很多強迫症患者對森田療法都很熟悉,有些人甚至對此方法了解的非常透徹,和别人講起來也是頭頭是道。但是依然飽受強迫症的困擾,就像一位患者說的那樣:“當強迫思維來的時候,它就像個巨大的漩渦,把我吸進去,出不來,根本沒辦法做到順其自然”。
為什麼很多人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
森田療法中的順其自然,是指順應事物本來的樣子,不去對抗它,不要試圖去消滅它。讓它自然呈現,是什麼就是什麼,保持它本來的樣子。它可以是客觀上的痛苦,例如身體的疼痛。也可以是主觀上的情緒感受,例如害怕,恐懼等。隻要不去管它,它自然會消失。一切的情緒和感受也都是無常的,是不受認知控制的。正如禅宗裡的一句話所說:"鐘鳴乎,槌鳴乎,鐘槌之間鳴也。"意思是說,假如我們的軀體是鐘,外界的刺激是槌,那精神活動既不是鐘,也不是槌,而是槌鐘撞擊的聲響,時刻處在不斷的變化中。
但是對于大部分強迫症患者來說,總想妄圖任何客觀情況,都能如自己所願。一見到痛苦就想趕緊躲避,就想鏟除它。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定力的話,根本無法做到正視痛苦,觀察痛苦。面對痛苦會一次又一次的投降。因此又被強迫思維控制住了,所以導緻順其自然做起來就非常困難。
因此,森田療法能起到有效作用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能夠忍受痛苦。
如果我們能忍受住痛苦的來襲,忍受住痛苦從出現到消失的這樣一個過程,我們就基本做到了森田療法所說的“順其自然”。但是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沒有足夠定力,還沒來得及等到痛苦消失,就放棄了。我了解,這個過程太煎熬,太痛苦了。
那我們不妨換個姿勢忍受痛苦。
我們知道,在産生強迫性思考與焦慮情緒的同時,你也有呼吸、行走等其他生理現象,身邊也有空氣流動等自然現象。我們可以把注意力錨定在這些外部事物上,這是一個可操作的具體的應對的方法。當我們把有意注意力放在這些具體的事物上時,就阻斷了無意識的思維模式,自然就不會被原來的強迫思維推着走了。有意注意就是保持覺知,對于強迫症患者來說,保持覺知就是最好的應對痛苦的方法。
李老師《戰勝強迫症》一書中的亦止法。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亦是如此”這句話,對當下進行描述、标記的方式,保持覺知(正念),使我們的心安住當下,做到順其自然,從而消除強迫、焦慮、緊張等症狀。沒有了執著、糾纏,就不會有各種妄想(胡思亂想),沒有妄想,就不會再有強迫。任何方法,隻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的體悟。如果我們能吃這份練習的“苦”,就不會再受強迫的苦。
另外一個保持覺知的方法就是正念訓練。正念是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現在和自己,即有意識地覺察、活在當下且不做判斷。正念的“正”,與正邪好壞之義無關,是指當下、此刻。而“念”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态,修習者将思想固定在某個對象上,專注的觀察它,就稱為念。
練習正念時,就是要像你第一次接觸這個世界一樣,重新理解它,并且能夠維持對當下的關注,像回歸孩童時期一樣。将内心從過去和未來的壓力中解放出來,回到當下時刻。
可以嘗試這樣去做:把我們身體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都打開,去感覺身體和事物碰觸時的感受。慢慢我們就越來越能讓自己安住在當下,不被思維或者情緒所控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