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7 16:34:00

L8-21行書總結

我說過很多次,學習任何課目兩件事最重要,弄清楚基本概念,熟練基本技巧,簡稱「雙基」。今天行書總結,我就這從兩方面來講。

一 行書的基本概念

1.1行書的本質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1

這個課程一開始,初級課程第一課,我從三種體講起,這是郭紹虞先生提出的。漢字的「體」,可分為三種:一是文字的形體,簡稱字體,如篆字、隸字等,二是書寫的體式,簡稱書體,如章草、今草等,三是書法家之體,其實指藝術家的個人風格,如歐體、褚體、顔體、柳體等等。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2

那麼,行書屬于哪一種?

雖然行、草經常并稱,但草書有嚴密的草法,行書沒有,古人說: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草行,從這句話就知道,行書不是獨立的字體。行書課程以前,我們已經講過篆隸草三種書體,這三種即是書體,又是字體,各有自己的結構方式,所以有篆法、隸法和草法,行書沒有「行字」,也沒有「行法」。古人說所謂行書,是「正之小訛」,正書的小訛變,所以行書隻是一種書體,不是一種字體。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3

唐人韋續說「行書,正之小訛也」,張懷瓘說行書「非草非真」,這些隻是對行書形體的表面描述,不是定義。「正之小訛」究竟怎樣「訛」法?沒有本質上的論述。「正」指正體字,行書之初是用隸字,隸字要變成行書,就必須使用一種技法,這就是使轉,而使轉來之于草書。草書起于漢初,曆四百年到漢末已經相當成熟。用使轉這種技法,施之于隸字,就産生了行書。

簡言之,行書是用使轉去寫隸字,這就是行書的本質。

1.2行書和草書的區别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4

行書和草書都有隸字,都用使轉,這是它們的共同點,那為什麼寫出來的形體不一樣呢?這是因為草書「解散隸法」,施以草法,甚至結合篆法,所謂「粗書之」的結果,即改變了字體的基本結構,結果當然會引起辨識上的困難。而行書不「解散隸法」,有時省略一些部件,但不改變整個字的基本結構,所以容易識讀。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5

以「聽」字為例,《蘭亭序》寫法和隸書基本一緻,隻對左下角和右上角兩個部件做了小小改動,但草書「聽」就動了大手術,沒學過草法就認不出來了。這世界上愛好草書的人很多,肯定下功夫研究草法的沒幾個,所以在生活中,行書遠比草書用的多。

1.3關鍵人物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6

文字和書體的演進,雖說是逐步變化的,但民間寫法是無序的,發展到某個階段,就需要正字,整理出一個系統,然後加以推廣。隻要記住幾個正字的關鍵人物,一部文字發展史就了然在胸。這些文字整理者,有些有官方身份,有些是私人身份,但一種字體要全國推行,必須依靠政府的力量。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7

我在課程中講到了幾位行書發展史上的關鍵人物,行書之祖是劉德升,他以私人身份整理行押書,私人正字者,史籍中資料都很少,身世不明,我們隻知道鐘繇和胡昭曾到抱犢山拜劉德升為師。行書的推廣,一是因為鐘繇的身分,他後來成為曹魏顯宦,政壇元老,影響力很大,再加上荀勖任秘書監時,立書博士,「以鐘、胡為法」,中央政府承認并使用這種書體,于是行書廣泛流行,但這種政府推廣還停留在實用層面。那時,高層文人投入,從衛夫人到王羲之,行書登峰造極,進入了純藝術層面。行書從創立到成熟,最重要是劉德升和王羲之這兩人,而行書的推廣,鐘繇和荀勖起了重要作用。

1.4行書的古今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8

我在第六、第七兩課講到「行書的古今」。如果你讀一讀古籍中有關行書的論述,就會發現,講到鐘繇,總是強調他善于行押書,〔唐·韋續這樣說:「行書,正之小訛也,鐘繇謂之行押書」〕這句話的意思,提醒讀者注意,行書先後有兩個名稱。「行押書」和「行書」,是行書發展史上先後兩個階段,鐘繇那時稱為行押書,到王羲之時就去掉了「押」字,這兩個名稱代表兩個階段,這就是一古一今關系。

鐘繇《薦季直表》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9

行押書原本用于簽名,逐漸發展為寫信,又稱相聞書。鐘繇《薦季直表》是流傳至今比較可靠的作品,其中有一些字是行書寫法,也許這就是當時的行押書。這些字深受隸書影響,體型扁方,點畫厚重,梁武帝謂之「古肥」,風格是比較質樸的。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10

把《蘭亭序》中的字和《薦季直表》做一對比,王羲之字形方正,而鐘繇體勢扁方,王羲之使轉明顯,所以動感強烈,而鐘繇着重經營點畫,側重點不一樣。正因為鐘繇隐藏使轉的痕迹,所以後來創立了真書。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11

牽絲在行草中對最終效果還是相當重要的,點畫通過組織,成為筆勢,彼此呼應,牽絲就反映出這種呼應關系,使我們看到筆鋒的道路。牽絲是虛筆,不能特意去寫,特意寫就會寫實了。鐘繇下筆厚重,沒有牽絲,王羲之用筆有輕有重,搖腕的幅度大過鐘繇,來回之間極細的牽絲自然生成,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鐘繇「異」字,最後取大字形戈法化勢,王羲之也寫過這種取勢,集王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12

《聖教序》中有,《蘭亭序》中有另一種取勢,更為巧妙。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13

筆勢是使轉的結果,同一個字王羲之經常有不同取勢,反映出他掌握使轉的娴熟程度,給後人總結筆勢系統提供了大量素材。更重要的是,鐘繇所書,點畫間隔基本相同,我們知道,這是平畫寬結,篆隸的特色。王羲之改用斜畫緊結,收緊中宮,斜而複正。從平畫寬結到斜畫緊結,是書法技法的重大轉折,從而使行書從鐘繇的「古質」,轉變為王羲之的「今妍」,所以說王羲之從隸書寫法化出一種全新體勢,影響非常深遠。

鐘繇、王羲之文字根柢建基于隸字,他們屬于隸字向正楷字轉變時代的人物。後來正楷字确立,人們的文字根柢也轉變了,行書變成正楷字的小訛變,寫出來跟王羲之不一樣。以「畢」字為例,王羲之寫法照漢隸結構,清代趙之謙、吳昌碩是照正楷字結構,多一橫。這一來行書有古今之分,多了一層意思,依照隸書結構寫行書,跟依照正楷字寫行書,也是古今關系,這一點各位學習時要注意。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14

學習書法的朋友要知道一點,現在已經沒有可能創造一種字體,也極少可能創造一種書體,王羲之也沒有。魏晉之後,書法家是創立一種書風,借以表達自己的情性。王羲之的貢獻在于他用高超的技法,創造了真行草之美,靠這種文字之美,表達出高雅的人性之美。正如潘伯鷹先生所說:「我深覺王羲之不僅是一個精通隸書的大家,其更為偉大的成就,則在能以隸法來正确地、巧妙地、變化地移入楷行草書之中,成為新的體勢,傳為不朽的典範。」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15

我們今天的方向,也隻能是在「書法家之體」上努力,我講「行書的古今」,就是想說明行書風格的多樣性。從鐘繇行押書平畫寬結,寫出「古質」的風格,到王羲之斜畫緊結,轉變為「今妍」。小王以「媚趣」,在曆史上也曾風靡一時,唐宋至今人們以正楷字為根柢,行書又是一變。這四種都可以學,關鍵是你喜歡哪一種,你的審美接近哪一種,就買那種字帖,好好臨習,但就技法而言,王羲之無疑是最好的。

二 行書的基本技法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16

真行草的技法,各位很熟悉了,就是三個:第一用筆,第二識勢,第三裹束。今天總結,我把要注意的重點給各位提一下。

2.1用筆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17

行書用筆有兩點一般人不注意:第一,隸書點畫向行書、真書轉化時,當然不會一蹴而就,中間有個過渡階段,這就是行押書階段。托名衛夫人的《筆陣圖》和托名王羲之的《題<筆陣圖>後》,提到了一些點畫的寫法,不同于隸書,但還沒有達到「永」字八法那樣的完備程度,策、啄、趯這三筆還沒有獨立出來,大多數趯還用鈎。

如果你想學鐘繇的行押書,那就要有點隸書基礎,多臨《乙瑛碑》、《禮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18

器碑》、《曹全碑》有莫大好處。不要用永字「八法」的點畫去寫行押書,寫出來就會失去「古質」的味道,而接近王羲之的行書了。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19

這裡找出幾個字,各位可以分析鐘繇和王羲之的點畫,點畫反映出用筆方法,了然在胸,寫出來自然相似。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20

第二,我在《蘭亭序》用字分析中講了解摘法,使用毛筆必然會遇到調鋒問題,好毛筆比較聽話,差毛筆經常不聽使喚。王羲之寫《蘭亭序》用了一枝掉毛的舊筆,使我們看見這位大師怎樣解決用筆的困境。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21

《蘭亭序》中還經常使用兩次來回,兩圈收筆,這其實也屬于解摘法,一次沒有做好,不到位,那就再做一次,但要做得很自然,靜靜地把筆心調節過來,不要到硯台上去掭筆。

2.2識勢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22

書法說起來可以千變萬化,其實分析這些字形,不外乎就是二級課程所介紹的那些筆勢所構成,熟悉筆勢,足以解決真行草的所有問題。運用筆勢,要注意基本筆勢和化勢,如飛帶勢是兩撇一捺,但具體運用時,有夕字形、歹字形和子字形之不同,要看具體情況而定,不能墨守成規。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23

舉例來說,《蘭亭序》「趣」字左邊是「走」,先寫十字勢,十字下面是歹字形飛帶勢。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24

那一課我出了個思考題,《陰符經》的「起」怎樣分筆勢?有些同學對左邊「走」舉棋不定。你同樣可以把「土」的第二橫拆出來給下面用,這樣,整個「起」字就隻有三個筆勢。中間這個是「之」字形,衮筆勢,同《蘭亭序》這個「之」,畫出中線是一樣的。

王羲之《蘭亭序》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25

每個筆勢都有定義,衮筆勢以「之」字形為标準,這是《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所定義。《蘭亭序》有二十個「之」字,滾動寫法有一半,其餘加了明節點,使之成為折線,那是小圈改變大圈,拿掉明節點還會恢複原樣。衮筆勢上面是雞頭勢,下面加一捺或者一橫,雞頭勢的第一點,可能是九号位的側點,也可能是六号位的橫點,拉長就是橫筆。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26

行書「來」字,一種寫法如王羲之《平安帖》,取三橫奮筆勢、小字形顧盼勢。王羲之還有一種寫法,中間用了兩點,怎麼辦?如果你寫熟了《蘭亭序》那二十個「之」字,一橫兩點是雞頭勢,下面加一橫就是「之」字形,則這個「來」是衮筆勢,加顧盼勢。

簡言之,熟悉基本筆勢,了解可能的化勢,對筆勢的運用非常重要。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27

《蘭亭序》中一些簡單的字,本身就是一個筆勢,從文字學角度說,就是常用部件。寫熟這些筆勢,可以有很多變化。

2.3裹束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28

所謂「斜畫緊結」,「緊結」就是講結字。結字的「緊」,指有一部份要緊密,但有「緊」必有「松」,一部分收緊,其他部分就要放開,形成對比,自然就好看了。如《蘭亭序》「羣」字,上面的「尹」重心在中線之左,下面的「口」和「羊」在中線之右,褚遂良臨本疏密均勻,布局均在中線,王羲之高明多了。王珣的「羣」,輸在點畫,筆勢也交代不清,可惜。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29

趙孟頫臨「蘭」字,雖說取勢照王羲之,但草字頭寫大了,裹束起來不成比例。一個字有時差之一線,效果頓異,臨習《蘭亭序》,可以拿曆代書家臨本對比,檢讨各人得失,容易進步。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30

《蘭亭序》也有些字未能盡如人意,我說過,王羲之其他作品中有更好的安排。各位從《蘭亭序》入門,多看其他墨迹本,積以時日,必然對「王法」斜畫緊結有深入的體會。

黃簡講書法草書篇第四十三課(八級課程行書篇21-行書總結)31

锺繇行押書「平畫寬結」,顔真卿也用來寫行書,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隻是點畫沒那麼多隸意。九級課程會講顔體,懂得了真書顔體,也就會理解行書顔體。謝謝各位聽我的課。

本節要點:

  • 行書總結:
  • 行書的基本概念。
  • 行書的基本技法。

複習思考:

  • 下一堂課就要開始講真書了,做一些準備工作:
  • 你覺得行書和真書有什麽區别?
  • 楷書就是真書嗎?
  • 試試把「求學問道」這四個字,分别用平畫寬結和斜畫緊結寫出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