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号鐘隐、蓮峰居士,今江蘇徐州人,南唐最後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其詞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别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今天複習個人收錄李煜詞作的最後一首——《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原文如下: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首詞的大意是:樹林間本是繁花似錦,隻是那些春天的花朵,已經開始凋謝。花開花落,才有幾時,實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本來就嬌弱無力,又怎麼能經得起寒風凄雨晝夜摧殘呢?飄落遍地的美好的紅花,被雨水浸泡過,像是美人雙頰上的胭脂在和着淚水流淌。花兒和憐花人相互留戀,令人心醉。經此一别,什麼時候才能再度相會呢?自然是人生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無盡頭。
據記載,這首詞大約是李煜被俘留居汴京二年多所作。階下囚的生活,給他帶來極大的痛苦,天天以眼淚洗面。即便如此,還是在一年後被下藥毒死,結束了四十一歲的生命。
南唐後主李煜這首《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它将人生失意的無限怅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表面上是傷春詠别,實質上是抒寫“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深切悲慨。這種悲慨不僅是抒寫一己的失意情懷,而且是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彙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歎。
總的來看,李煜這首篇幅較短的小令,明白如話,自然易曉,不加粉飾,不加雕琢,隻憑一腔悲憤之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其筆天然流麗,信手拈來,依然是字句凝練,恰如其分,字字珠玑,每個字都給全詞增色不少,每個字都有不可替代的功效和作用,疊加在一起,就形成一首凄清但不失優美的曠世佳作,不愧為“千古詞帝”的不朽之作。
詞中最能引起人們心靈共鳴的,就是那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從古到今,不管權利地位如何,不管是那個階層的民衆,人生從來就不存在圓滿,人生最不缺的就是憾事太多,時時處處都有一些遺憾或者缺憾的存在,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所以,面對遺憾,面對缺憾,要麼被動地去認可,要麼主動地去适應,說到底還是要做好自我心态的調整。
2021年11月28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