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是變溫動物,為水陸兩栖,用肺呼吸,所以在養鼈池的周圍或中心要有足夠面積的陸地沙灘,以便它進行陸上活動。甲魚的生活習性可歸納為“三喜三怕”,即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喜潔怕髒。
甲魚越冬死亡的原因
1.營養不良,體質虛弱
在秋季時出殼的甲魚稚鼈經過短時間的飼養後,體内沒有充分的營養,就要進入到越冬期,在這時它們的體質虛弱、抗寒力和抗病力都較弱,極易導緻它們的死亡,不僅僅是稚鼈體質虛弱在越冬後死亡,雌鼈也會如此,在越冬前1-2月,雌鼈産下好一批卵,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和營養,所以體質極為虛弱,但是緊接而來的溫度下降,往往還沒有恢複過來就進入到越冬期,容易導緻死亡。
2.受傷,受凍
甲魚如果在越冬前或越冬時身體受到傷害或凍害,往往在越冬後就會漂浮在水面或沉于水底腐爛,即使在越冬時沒有死亡,在越冬後也會極快的死亡。
甲魚越冬死亡的原因與預防措施
3.管理不當,水質較差
在每年的6-8月,是甲魚繁殖旺季,也是攝食量大的時段,有些養殖戶為了加大繁殖力度,往往會重視稚鼈的孵化和飼養,而忽視了親鼈的培育,導緻親鼈在越冬後死亡,在越冬前沒有加強水質管理,而越冬時又沒有及時換水,會導緻水中的有害物質越來越多。
甲魚的挑選
1、看主要看甲魚的各個部位。凡外形完整,無傷無病,肌肉肥厚,腹甲有光澤,背胛肋骨模糊,裙厚而上翹,四腿粗而有勁,動作敏捷的為優等甲魚;反之,為劣等甲魚。
2、抓用手抓住甲魚的反腿掖窩處,如活動迅速、四腳亂蹬、兇猛有力的為優等甲魚;如活動不靈活、四腳微動甚至不動的為劣等甲魚。
3、查主要檢查甲魚頸部有無鈎、針。有鈎、針的甲魚,不能久養和長途運輸。檢查的方法:可用一硬竹筷刺激甲魚頭部,讓它咬住,再一手拉筷子,以拉長它的頸部,另一手在頸部細摸。
4、試把甲魚仰翻過來平放在地,如能很快翻轉過來,且逃跑迅速、行動靈活的為優等甲魚;如翻轉緩慢、行動遲鈍的為劣等甲魚。
5、怎麼鑒别甲魚的好壞呢?背光呈青色的清水甲魚比背殼呈黃色的黃沙甲魚好;甲魚尾部超出背殼的為雄性,反之為雌性,雄性比雌性的好。一般750克左右的雄性清水甲魚為上乘。被蚊子叮咬過的甲魚質量最不好。
觀察岸邊迹象
甲魚是兩栖爬行動物,雖然生活在水中,但是也會怕到岸上活動。一般有甲魚的河裡面,岸邊多少都會有甲魚爬行過的痕迹,所以說隻要我們能夠細心觀察岸邊,有沒有甲魚爬過的痕迹,便可以判斷出是否有甲魚的出沒。
甲魚對周圍環境的聲響反應靈敏,隻要周圍稍有動靜,甲魚即可迅速潛入水底淤泥中,所以養鼈場或養鼈池的環境一定要保持安靜。甲魚如果經常受到驚吓,對其生長繁殖都是很不利的。
在自然環境中,甲魚喜歡栖息于水質清潔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風平浪靜的白天常趴在向陽的岸邊曬太陽(俗稱曬背),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體表的緻病菌,促進受傷體表的愈合,并通過曬背提高體溫,促進食物消化。甲魚非常膽小,對周圍環境中的聲響和物體的移動很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潛入水底。甲魚生性兇猛好鬥,群體間侍強淩弱現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時會殘食同類。生長期間主要以肺呼吸,當水溫低于15℃時,甲魚就潛入池底淤泥開始冬眠,靠喉嚨部的鰓狀組織等輔助呼吸進行呼吸。
縮短冬眠時間
當水溫降至20℃時,甲魚會沉于水底,蟄伏于泥沙中,進入冬眠,次年4月,水溫高于15℃時,逐漸恢複活力。
故進入秋季時,要加緊投喂飼料,讓甲魚吃飽吃好,促其體内蓄積更多的營養物質,特别是幼甲、要投喂營養豐富的精料,讓其增肥保膘。要将尚未出售的甲魚,分規格集中暫養,在池底增加沙層。要經常檢查越冬他的水溫、水質、水位、溶氧量及積雪情況,如果冰封水面,還要破冰增氧。嚴防人畜進池驚擾,傷害越冬甲魚,要利用有利條件,增溫抗寒,有溫泉的地方,可以引溫泉水越冬池,附近廠礦的無毒餘熱水,也可充分利用,沒有這些條件的地方,要以灌深水保溫,搭蓋塑料棚增溫,翌年4月左右,水溫上升至15度後,甲魚開始恢複活動,此時要投喂少量精料和魚蝦、畜禽内髒等鮮活餌料,促使體質更快恢複,當水溫增至20℃,可轉塘正常飼養。2齡甲魚養成300克左右的甲魚,一般需5年,50克重的幼甲,如果按上述方法操作,年可增重50%—70%,200克以上的成甲魚,年可增重70%—100%,增溫養殖,可将甲魚生長速度加快1倍—2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