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鄒恒水,今年32歲,在部隊時因演習意外緻使聽力殘疾。2015年7月,鄒恒水返鄉,注冊成立了蘆溪縣吐霞村恒瑞家庭農場,将自己的全部積蓄投入到西瓜栽種的創業道路中。
萍鄉市蘆溪縣吐霞村恒瑞家庭農場負責人 鄒恒水
創業路艱難不氣餒不放棄
2016年,恒瑞家庭農場在流轉了土地、搭建了簡易大棚後,第一批西瓜苗成功栽種了下去。
鄒恒水心中暗喜,每天起早摸黑、幹勁十足。可是天不遂人願,當年5月,大棚内的西瓜苗一批批死去。
鄒恒水立刻到處找專家查找西瓜苗死亡的原因,農藝專家上門查看西瓜苗情況後,指出是病菌引起的,而且是較難攻克的細菌。
鄒恒水埋頭苦幹,認真嘗試多種殺菌藥劑配方,終于使大規模的西瓜病得到了好轉,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棚西瓜苗。
他認真的記錄着這第一次就遭遇的“戰鬥”,為日後積累了生産經驗,抓緊時間清理并補種了死亡的西瓜苗。到了收獲的七月,一個個碩大的西瓜躺在大棚裡對着鄒恒水笑,他摘下一個自己親手種出的西瓜嘗一口,滿嘴的甘甜,心裡更甜。
創業路越走越寬身上擔子越來越重
第一年,西瓜成功栽種并銷售一空後,鄒恒水覺得雖然效益不多,但是也應該對社會進行一些回報。“因為自己淋過雨,想為别人撐把傘”,他想來想去自己能做的不多,于是用車輛運送了600多公斤西瓜到宣風鎮敬老院,讓孤寡老人感受來自社會的一份關愛。
創業的路上荊棘重重,鄒恒水經曆過失敗、挫折,也曾起過放棄的念頭。但最終還是頑強的堅持了下來,經過幾年的努力,在西瓜栽種、瓜果種植等農業生産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農業的創業道路上披荊斬棘、越走越順,并小有成就。
2022年上半年,鄒恒水投資20多萬元,流轉租賃了250多畝農田,種植紫紅米水稻和果樹,投資100多萬元擴建水稻育秧中心。
恒瑞家庭農場一直保持着回報社會的良好習慣,雇傭了10多位殘疾人在農場從事管理生産工作,其中3人成為了脫貧建檔立卡戶。鄒恒水認為,隻要足夠努力,自己事業越來越好的同時,也能帶領着鄉親們共同富裕,生活越過越甜。
來源:中國江西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