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節,收到了一些端午節安康的祝福,收到之餘我就在想,端午節的安康對于我們意味着什麼?這個節日的由來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對人們産生的影響,正是有了這些疑問,才有了以下的一些與端午節安康相關的思考和認識。
一種普遍性地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春秋戰國的時候,秦伐楚,在楚國滅亡之際,身為楚國人的屈原,為了表達自己對秦國人的不滿,憤然投進汨羅江。當地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米飯投入江中,還有人們在江中搜尋,在這些基礎上,演化出來了包粽子、賽龍舟。
當然,還有其他的民間傳說,有從白蛇的傳說演化出來的喝雄黃酒的習俗,還有挂艾草香包、挂菖草的習俗。在這些風俗中,不是為了紀念某些人的行為,就是為了驅邪避暑的風俗習慣,從這些行為和風俗中,無不顯示出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眷顧。
随着時間的推移,對于節日的感觸仿佛越來越淡,那些節日中的喜愉,好像都成了記憶中的回憶。之所以會這樣,很大程度上是對節日儀式感的生疏,那些繁雜的儀式,對于今天很多的年輕人來說都覺得陌生,在這樣的狀态下,對節日的歡愉之情自然少了很多。
即便如此,在一些地方,仍然保持了節日中的儀式,在新聞的鏡頭中,依然可以感受到節日的喜慶氛圍。從某個層面上來說,對節日儀式感的生疏,使得人們有一種節不節的無所謂,反正不管什麼時候,想吃什麼都可以買到。
或許随着人們對節日認識的改變,節日的氛圍也會發生改變,在改變的同時,也是對生活認識的改變。個人以為,無論再怎麼改變,這一天的到來,都意味着這個節日的來到,任何一個對端午節有記憶的人,都會在這一天有所觸動。
另一個角度來看,每一個人都會有一些自己的端午節記憶,在那些歡喜、悲傷之中,總是會有某個人生重要的事物讓人難以釋懷,在這些難以釋懷之中,不知道蘊含了多少人對平凡生活中的深情。雖然家中的粽子都是從商店買來的,在打開粽葉的時候,頭腦中會閃現出以前剝粽葉的情景。
即使現在的粽子品類衆多,在内心中還是覺得用以前那些老粽葉包的糯米煮出來的味道更香。正是那些一次又一次的端午節安康中的記憶,把人們的情感之錨固定在了某一個人或地方,這應該就是人們賦予端午安康背後的意義。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