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就正式入伏啦!!!而夏天,熱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特别長也異常地熱。那何為三伏天呢?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又潮濕且悶熱的日子。現在我們過夏天基本不再光靠自然風了,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空調傍身,那麼古人呢,在沒有空調這樣的設備下,他們是如何惬意度過夏日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2.立夏 趙友直 〔宋代〕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莺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閑看槐蔭滿亭台。
3.夏日集裴錄事北亭避暑 皎然 〔唐代〕前林夏雨歇,為我生涼風。
一室煩暑外,衆山清景中。
忘歸親野水,适性許雲鴻。
蕭散都曹吏,還将靜者同。
4.喜晴 範成大 〔宋代〕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清晨出郭更登台,不見餘春隻麼回。桑葉露枝蠶向老,菜花成莢蝶猶來。
晴絲千尺挽韶光,百舌無聲燕子忙。永日屋頭槐影暗,微風扇裡麥花香。
6.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宋代〕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7.小池 楊萬裡 〔宋代〕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8.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裡 〔宋代〕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0.立夏 陸遊 〔宋代〕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槐柳陰初密,簾栊暑尚微。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11.夏意 蘇舜欽 〔宋代〕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莺時一聲。
12.暑旱苦熱 王令 〔宋代〕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着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14.夏花明 韋應物 〔唐代〕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風适自亂,照水複成妍。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15.即事二首·其一 汪藻 〔宋代〕燕子将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
16.北塘避暑 韓琦 〔宋代〕盡室林塘滌暑煩,曠然如不在塵寰。誰人敢議清風價,無樂能過百日閑。水鳥得魚長自足,嶺雲含雨隻空還。酒闌何物醒魂夢,萬柄蓮香一枕山。
輕衣軟履步江沙,樹暗前村定幾家。水滿乳凫翻藕葉,風疏飛燕拂桐花。渡頭正見橫漁艇,林外時聞響緯車。最是黃梅時節近,雨餘歸路有鳴蛙。
18.詠廿四氣詩·立夏四月節 元稹 〔唐代〕欲知春與夏,仲呂啟朱明。蚯蚓誰教出,王菰自合生。簾蠶呈繭樣,林鳥哺雛聲。漸覺雲峰好,徐徐帶雨行。
19.夏詞 智生 〔清代〕炎威天氣日偏長,汗濕輕羅倚畫窗。蜂蝶不知春已去,又銜花瓣到蘭房
20.幽居初夏 陸遊 〔宋代〕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鹭,草深無處不鳴蛙。箨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歎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瓯茶。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22.《采蓮曲》 王昌齡 〔唐〕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24.三衢道中 曾幾〔宋代〕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鹂四五聲。
關注我,我是良友常伴娃,一個愛分享孩子學習成長幹貨的寶媽[[玫瑰]。
願在陪伴孩子成長的日子中也能自我修行,共同勉勵[玫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