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運算是數學學習的基礎,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幼兒啟蒙教育當中,加法的教育也是重中之重,但很少有家長了解,加法有四種類型,沒有經過系統的練習,孩子在生活中很難做到靈活的運用加減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有那四種呢?本文給大家分享一下。
加法教育
一、同類合并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加法運算類型,比如“桌子上有3個雞蛋,冰箱裡有5個雞蛋,總共有幾個雞蛋?”教孩子這類加法的時候,需要教會孩子量詞與單位,同類合并的加法,量詞或者單位是一緻的,常見的量詞有“個”、“隻”、“朵”、“冊”等等,常見的單位有“米”、“克”、“升”等,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與孩子對話的時候,量詞或者單位的使用一定要準确,避免出現為了便于孩子理解,量詞都用“個”的現象,否則一旦出現集合計數的時候,就會出錯,比如一盤葡萄和一個葡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二、異類合并
異類合并的加法運算也是經常見的,他們往往是不同的類别,比如“小鳥有3隻,小狗有3條,總共有多少個小動物?”,教導孩子這類加法的時候,要重點強調,我們統計的是數量總數,建議先教孩子集合的概念,而異類的合并相當于把兩個不同的集合合并在一起,把不同的量詞變成相同的量詞,也就是說找到他們的共同之處,比如小鳥和小狗都屬于動物。
三、基數增加
基數增加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加法運算,比如“家裡有5個雞蛋,又買回來了5個,現在又幾個雞蛋?”,這類的理解與同類合并類似,但加了一個動作過程,我們教孩子的時候,重點是讓孩子理解這個過程,并參照這個具象過程,通過想象,形成自己的抽象思維。
四、序數增加
教孩子這類加法之前,首先要讓孩子理解排序的思維,比如“小明從前往後數是第三名,小花在小明的第二個,小花從前往後數是第幾名?”,如果沒有隊列排序的思維,孩子是很難理解這道題目的具體意義的,我們應該先讓孩子理解隊列排序的問題,比如去公園買票排隊,比如在家裡和家人玩排隊遊戲,當孩子形成了隊列排序思維後,再讓孩子做序數增加的加法,孩子才更容易理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