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或許應該叫做“水球”比較合适,因為地球含水量太大了,海洋面積占了整個地球面積的大約70%。從太空來看,地球就是一個藍色的星球,因為海洋的面積實在太大了。
但是同在太陽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水資源遠遠不像地球那麼豐富。内太陽系的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的表面甚至沒有任何水資源。近幾年科學家在火星的極地冰蓋下發現了水資源的存在,但數量遠不及地球。
那麼,地球上如此多的水到底從哪兒來的呢?
一切需要回到45億年前,地球剛形成時的原始地球。
我們的地球并不是突然憑空就出現的,形成的過程也非常漫長,是由數量衆多的氣體塵埃,各種小天體不斷地碰撞融合而成的。
原始地球并沒有這麼大,頂多算是小行星,後來碰撞事件不斷上演,地球變得越來越大。
其實,在碰撞發生的過程中,當時的地球就已經有水了。因為水這種東西在宇宙外太空其實并不罕見,甚至是普遍存在的。太陽系剛形成時,很多彗星和小行星上都有水資源的存在,隻不過不是液态水,而是以冰晶的形式存在。
當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地球時,就帶來了豐富的水資源。如今的彗星和小行星上仍舊發現了冰晶的存在。
所以,原始地球上就已經有水了。不過在最初的幾億年時間裡,地球表面的溫度是非常高的,大部分水蒸發之後逃逸到太空中,能夠保留下來的就比較少了。
不過,由于太陽系形成初期非常混亂,各種彗星小行星接連轟炸地球,這個時期也被稱為“轟炸期”,帶來了大量的水資源,雖然蒸發掉了大部分,但保留下來的水資源仍舊相當可觀。
随着地球表面溫度逐漸降低,水蒸氣開始發揮作用,形成降雨降落到地面上,于是開始了循環作用,地表水資源的循環為後來的生命誕生奠定了基礎。
那麼數量衆多的小行星和彗星又來自哪裡呢?科學家們認為來自更遙遠的柯伊伯帶,奧爾特雲,那裡擁有大量的彗星和小行星,特别是彗星,上面含有大量的水,含水量可以達到彗星質量的一半以上。
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尤其是奧爾特雲,位于太陽系的外圍,就好像一個鍋蓋一樣包括着整個太陽系。
說點題外話,既然水資源在太陽系并不罕見,可以預見的是,水資源在整個宇宙也應該是比較常見的,這也符合水的物理特性。因為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兩個氫組成的,很容易就能形成化合物。
而水就是生命之源,地球上隻要有水(液态水)存在的地方,不管環境多麼惡劣,都有生命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天文學家在尋找外星人的過程中會先尋找水(液态水)。或許有其他不需要水的外星生命,但起碼我們知道水對于生命形成的重要性,用已知尋找未知,總比用未知尋找未知更靠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