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
一個被推上行政崗位的藝術家,該如何兼顧工作和藝術?藝術家劉雲用自己的實踐給出了答案。
劉雲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副會長,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省畫院院長等職。去年的“雲峰有約”巡展結束剛一年,他的新個展“靈山秀水”又要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此次展出60多幅的作品均為近兩年的新作。
這不是他的作品第一次亮相中國美術館。
劉雲 《月魂》 150X150cm 1986年
1986年11月,“湖南青年美術家集群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在這個奠定上世紀90年代以來湖南當代藝術的先鋒陣營的展覽上,油畫家劉雲的作品受到了吳冠中、周思聰、黃永玉等老前輩的盛贊,靜穆的畫面、憂郁的情緒、和那來自精神世界中的光華,為29歲的他赢得了“湖畔詩人”的美譽。轉眼三十年過去,劉雲的作品将再次走進中國美術館。如今的他,不僅完成了從油畫家到山水畫家的轉型,還經曆了長達四年的創作高峰期,帶來了他的新作“靈山秀水”系列,從當年的“靜穆之美”走到了如今水墨畫裡的“靈秀之境”。
“十年來,在跨越中西的繪畫實踐中,我努力找尋東西方文化比較與對話中的大象之形,春夏秋冬,四季耕耘,無日休閑,這幾乎成為我的一種信仰。”這段寫在《跨界-造鏡 劉雲藝術檔案》前言中的話,也是劉雲生活的真實寫照。雖然劉雲坦言自己創作速度不快,但他卻是整個畫院裡“産量”最高的畫家。
高産量的背後是辛勤的付出。劉大為曾經評價劉雲是一個十分敬業勤奮的畫家。據說,他早年畫的洞庭湖系列中許多作品都是背着兒子、手拿畫筆完成的。成為院長之後,他的創作時間更加有限。他以湖南省畫院前任院長鐘增亞為榜樣,練就了在工作和創作兩種狀态快速切換的本領,“五分鐘就能進入創作狀态”。不僅如此,他把除了工作以外的休息時間、節假日時間都用在創作上。
展覽海報
前期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展開。劉雲一邊忙着畫院的工作,一邊籌備個展,還抽出兩個小時在他的辦公室兼畫室接受雅昌藝術網的專訪。他走路帶風,從電梯口到辦公室,大步前行,邊走邊跟人交代事情,語速很快。劉雲說,這是行政工作狀态下的劉雲,而真實的劉雲要從他的作品中去找。曾經有個第一次見到劉雲的人跟他說:“看了你的作品,再看看你的人,你的作品就是你的人。”劉雲深以為傲。
劉雲自認是一個很感性、很傷感的人。他喜歡獨處,比起想要征服全世界的李白那些豪情萬丈的詩,他更喜歡李煜那些憂郁的詞。“我總想努力去揭示這個自然世界,一個現實而又不能再見到的世界。把我從自然中悟到的本質傾注在作品裡。那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人的靜穆精神,人與自然天然合一的純淨和諧世界。”不管是油畫還是中國畫,屬于劉雲那份獨有的氣質沒有改變。看劉雲畫作,不僅能感受到山水的那份靜穆,還能深刻體會到畫面傳達的那份獨有意境。
雅昌藝術網:展覽的主題“靈山秀水”很有意思,包涵哪些意義?
劉雲:這次展覽主題出自2008年為中國駐美大使館創作的那幅同名作品《靈山秀水•夢江南》。
《靈山秀水•夢江南》
我從2004年進入中國畫創作,除了剛開始嘗試過花鳥畫,山水一直是我的創作主題,先後創作了“詩意彩墨”系列、“夢繞家園”系列。2008年初,我接到外交部邀請,要為中國駐美大使館作一幅畫,後來才知道是中國美協推薦的。到北京之後,外交部負責接待的人拿來了中國駐美大使館的平面設計圖。實際上那時候這座大使館已經建好,由建築師貝律銘設計。貝律銘先生認為要放一些畫,而且是命題創作。當時給的時間很短,隻有兩個多月,奧運會開幕前中國駐美使館新辦公樓要開館。
我沒有考慮傳統山水畫,因為在我之前已經否定掉一個類似方案了。後來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從重彩方面着手。素材方面我不擔心。從童年開始的這麼多年來,從湖南到江蘇、浙江、安徽的很多地方我都去過,腦袋中已經儲存了很多這樣的素材和資料。創作時,多年儲存在大腦中的記憶有感而發,憑着這些記憶完成了作品的創作。最後作品出來以後,貝律銘先生也很滿意。
從那以後,我确定了山水這個領域将要探索、推進的主題。這個主題不是北方的山水,也不是單純的南方山水,而是在南方山水在我心目中的世界。南方山水生我、養我、育我,我對故鄉湖南有一種深深的眷念。這是我對于南方山水的一種夢想而構築出來的一個世界,也是我很向往的世界。但是,這種山水又不是虛幻的。也提出了‘青山綠水’。如果這個世界能實現,我們生活該有多幸福。
清風掠過·塞罕壩 124×236cm 紙本設色 2017
雅昌藝術網:您研究過北方山水,也會去國外寫生,不同山水的描繪,您的感受是否會有不同?從您呈現的創作來看,大多圍繞南方山水,這種選擇的初衷是什麼?
劉雲:我從來沒有刻意地去畫什麼,我隻是畫着内心的記憶。我的童年在父母老家呆過幾年,小學期間,每到放假就返回老家。老家的一切從小就儲存在了我的記憶庫裡。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對這些事物的理解也在産生變化。其實南方的這種煙岚之氣什麼時候都有,我隻是把它進行了提升,使它變得更神秘一些。
父親過世時,叮囑我将他送回嶽陽老家,家鄉那邊有個習俗——所有的鄉親要在村口等待逝者回鄉。下車的時候,随我一起送父親回鄉的還有一些美術界的朋友,到達那裡正是天蒙蒙亮的時候,家鄉的山水景緻呈現在眼前,當時在場的朋友們大呼,“這不就是你筆下的畫嗎?”
如果一個藝術家的作品不能令自己感動的話,是沒有辦法感動别人的。隻有對自然、對描述的東西,與自己的心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達到一個很好的結合點的時候,傳遞的東西才有可能達到這種神韻,作品所傳遞的情感境界才可能感人。
清岚曉月 120×118cm×3 紙本設色 2017
雅昌藝術網:有人曾經說,在您的創作中,能看到實景的影子,但是卻是實景的升華。您經常出去寫生嗎?您怎麼看待寫生?
劉雲:每次出去采風或寫生,我不會像有些畫家那樣在一個地方待着就不動了。我走得多,看得多,而且在面對眼前景物時思考得比較多。我屬于那種在當時可能不一定有沖動,但在好多年以後可能就會有沖動的畫家。比如,我現在畫的山水畫,大多是在我童年、少年時儲存的記憶。我不知道古人是不是像現在這樣面對面擺架子和水桶,拿着毛筆一坐下來畫幾天。但是,我想,董其昌畫畫定時邁着方步,看着景,把自己忘都忘不掉的東西畫在心裡,記在頭腦裡。我覺得,這就是中國畫和油畫的區别。
雅昌藝術網:邵大箴老師在給您的一篇評論文章裡曾經探讨過國畫和油畫的共通之處。對此,您有哪些親身體驗?
劉雲:對于我個人來說,油畫和國畫不一定要分得那麼清楚。任何藝術門類都是相通的,關鍵是看藝術家怎麼介入和接通。
在80年代畫油畫時,我借鑒了很多中國畫的東西。這是不自覺的,是一種文化烙印。在北京湖南青年集群展期間,意大利駐中國大使館的文化參贊請了我們幾個人去喝咖啡,他說他到過很多國家,看過很多的美術作品,但“劉雲的作品一看就知道是中國畫家畫的。因為在他的畫裡面有傳統中國哲學所闡釋的那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狀态,有一種特殊的是東方美。”其實,在創作作品的時候,我并沒有想到要在畫裡面傳遞哲學的信息,傳遞東方的色彩等等。我隻是想傳遞我最真切的内心感受,完全是一種自覺。
春水樹弄影 之八 96×60cm 紙本設色 2017
到了畫中國畫的時候,我畫的也不是常見的中國畫。我很注意光影的處理。傳統的山水畫都不太注重光影的處理。但是,我個人覺得畫面上需要更多元素,而這些元素是過去沒有的,現在同行也沒有去做的,我想實踐它。我認為這些新元素可以是我作品的畫面增加人們思考的另一個層面,也增加畫面的氣氛或者另外一種符号,對我的畫面诠釋是有幫助的。
再來,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嘗試另外一種藝術方式對自己是很有幫助的。現在很多藝術家出去寫生都在畫水彩。現在我出去寫生有時候會畫一點油畫,和以前相比,筆觸和肌理就有些不一樣了,畫面的寫意性就凸顯出來了。曾經也有人說,我畫的不是中國畫。我聽了反而很高興,國畫界以前也不承認黃永玉。但凡是在藝術上有大成就的人,都是西畫出身,都是在中西調和做得很出色的人。
春水樹弄影 之九 94×62cm 紙本設色 2017
雅昌藝術網:您在上個世紀80年代便被譽為“湖畔詩人”,在油畫中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甯靜相融的境界,而今的中國畫也是一派靜谧的境界。您的這種風格是如何形成,并一直保持下來?
劉雲:作品代表的是藝術家真正的内心世界。這跟人的性格有關,有先天性。工作狀态中,我是個風風火火的人,但我的内心是個很安靜的人。念大學那段時間每逢放假回家,到了中午,我媽都會把家裡的小孩支走。到現在,我還是喜歡獨處。藝術表現形式改變了,表現方法改變了,材料改變了,但我的審美沒有改變。
我的畫面是二維平面構成,我認為二維平面構成是中國藝術最具特點的一種藝術形式。原來我創作的油畫就是講究二維,講究平面構圖。到現在的山水畫創作,實際上在我的藝術創作過程中是一脈相承的。我的油畫創作就一直是采用二維構成的平面,還有我中國畫的靜穆之美,這裡面是一脈相承的。
雅昌藝術網: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這樣一個展覽,有什麼意義?
劉雲:可能很多人會覺得,藝術創作到了一定階段和年齡段,去到北京做個展覽是對自己的一個總結。但對我來講,這是剛開始。前輩齊白石五十多歲去北京,六十多歲開始衰年變法。所以,這個展覽是我進入北京的第一站,也是我的南方山水到這個平台展示的開始。舉辦這個個展的原因也很簡單。這兩年,我在“靈山秀水”這個主題創作是最好的時期,而近兩年這批作品,很多朋友都沒有看過。我想在北京這個以北方山水為主體的環境中做個彙報,讓大家看看不同形态的山水。以後,我會有更多的個展,在适合的時期推出來。
湘水樹弄影 之二 96×60cm 紙本設色 2017
雅昌藝術網:您的行政工作也非常繁忙。但是您還保持了高産量的藝術創作,近幾年經常舉辦個展。您如何調劑自己的時間?
劉雲:我們畫院老院長鐘增亞的狀态曾讓我很吃驚,放下筆走入會場就可以主持會場,開會完走入畫室就可以畫畫,還可以邊跟人說話邊畫畫。老院長當時跟我說,我們搞專業的人推到行政崗位後要盡快找到自己的方式。我很慶幸,來到畫院後很快找到了,學會了在工作中快速“換頻道”。開完會回到辦公室,如果沒什麼事情,可以在五分鐘之内馬上進入創作狀态。
行政工作雖然很繁雜,但是,再忙也可以留出畫畫的時間。以前做專職藝術家時,有時間就去喝茶、聊天了。現在反而覺得時間珍貴,除了工作,我把其他的時間都放在了創作上。基本上所有的節假日和周末都用來畫畫,去年大年初三就進了畫室,今年的十一也是在畫室度過的。這次展出的很多作品都是利用中午在畫院畫室完成的。早上九點上班後開始處理工作,中午就是主要的創作時間。這段時間,畫院很安靜,也沒有人來找我辦事。為了保證白天的工作,晚上基本上不會熬夜,12點以前睡覺。
行政工作和藝術創作中難免有沖突,但是可以去調整。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在這個平台可以獲得其他人沒有的機會,可以參加很多很重要的藝術活動,可以接觸到來自全國很好的藝術家,給我很多啟發。再來,在工作中難免會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對我來說,最好的轉化就是創作。如果一個藝術家每天埋頭創作,肯定也有不能再往前推進的狀況。到了畫不動的時候,我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所以,近兩年是我工作最忙的時候,同樣也是我創作的噴發期。
松枝搖曳碧水痕 97×60cm 紙本設色 2017
雅昌藝術網:此次展覽後,您在藝術創作方面有哪些新計劃?
劉雲:關注我的人就會很清楚的看到,我此次展出的作品與去年在關山月美術館展出的就完全不一樣。有人把我歸納為青綠山水,也有人說我是新青綠。我不太在意。我不希望自己現在被定型。先不要說重複古人,我要盡量做到不重複自己。
我發現很多大的藝術家都不怕質疑“你沒有創新,沒有發展”。那麼,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一百年、兩百年以後,那個時代的人回過頭來看我們這個時代的畫家,他們就會思考“我們的先賢在幹嘛啊?”民族文化的發展是一代一代人把自己民族的文化精髓不斷地傳承和延續。在延續的過程中,人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改造傳統文化的東西,哪怕是颠覆傳統的東西,實際上也是在繼承。
雅昌藝術網:謝謝劉院長!
(部分内容來自劉雲《談藝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