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當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裡來後,我看到這些父母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唉!神獸終于進幼兒園了。
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在家很難帶。在教育中,總是會出現各種問題。我們幼兒園裡有一個孩子叫陽陽,他5歲多了,語言表達能力很強。性格非常活潑,思維活躍。幼兒園的活動他總是很積極的參加。老師們都很喜歡陽陽。
不過, 他的媽媽卻說他在家一點都不聽話,總和她對着來。有時氣得都不願理他。一天,孩子因為一架他最喜歡的玩具飛機被一個鄰居家的孩子玩壞了,他哭了好久。孩子媽媽聽得煩了,就說了句:有什麼好哭的?玩壞了就算了,下次再買一個。可是,孩子卻賴在地上越哭聲音越大,許久都不起來。其實,說到底,還是溝通出了問題。
一、父母不懂溝通,會産生一些問題。
我能想象出,父母面對一個賴在地上的孩子是有多麼無助。不過,這件事情也是因為父母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而引起的。父母不懂溝通,會使孩子産生一種錯誤的信念,他們會認為父母根本就不懂我、不愛我。所以,孩子會有不良情緒,會用哭鬧等不良行為來表達他們的不滿。
父母與孩子的不良溝通模式還會影響親子關系。父母和孩子現在建立了怎樣的溝通模式,孩子在未來就會重複怎樣的關系模式。因此我們會看到,有一些成人與别人的溝通模式實際上就是在重複他以前的模式。
一般來說,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模式有以下幾種:
二、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模式。1.共振互動型。
這種類型的溝通模式是母親以孩子的感受為中心,與孩子共振,并給予積極的回應與關注。
比如:當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他對母親笑一下,母親也回應孩子以笑臉,這就是共振互動。孩子叫一句媽媽,媽媽也會回應孩子:“寶貝,媽媽在這裡。”這種溝通模式會讓孩子感到很安全。
2.以母親為中心型。
這種類型,孩子是要跟着母親的行為來做出反應的。孩子就好像是母親的玩具。
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媽媽親他的臉。當媽媽親過來時,有的孩子會把臉撇過去。然而,有的媽媽就要親一口。還責怪孩子:媽媽親一口都不行啊?母親要孩子完全符合她的需求才行。
隻有母親才可以是行為的發起者,孩子要按照母親的預期來回應。在心理學家李雪寫的《當我遇到一個人》中說到:如果嬰幼兒自己的感受長期被忽視,這就是“假自我”形成的基礎,孩子從而會主動壓抑自我,學會一套取悅母親的方法,與母親建立一種“沒有自我”的關系。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以适應社會,但卻無法融入社會。貌似完整的自我實際上隻是核心空虛的“假自我”,它可以是索取的、付出的、被人贊的、讨人厭的,但無論怎樣,都無法和人産生真正的關系。
3.無關反應型。
雖然有的父母在孩子與他們說話時,也有回應。但是,他們的反應與孩子所關注的内容完全不相關,這種反應被存在主義精神病學家萊因稱為“無關反應”。
比如:孩子在用水彩筆畫了很多他認為很漂亮的圖案後,叫媽媽過來欣賞一下。媽媽對着孩子大叫一句:哎呀!你的水彩筆可别再亂畫了,搞在衣服上就洗不掉了。孩子會認為你根本就沒有在聽他說話。
如果孩子經常得到父母的無關反應,就會産生虛無感,無法确認自己的存在,用萊因的話說就是“存在性焦慮”。我們通常稱為“被抛棄創傷”。人在心不在的媽媽也會讓孩子體驗到可怕的被抛棄感。
在這樣的孩子中,有一部分人會發展成令心理醫生都覺得棘手的邊緣型人格。
4.情感逆轉型
情感逆轉型的人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反人類情感。所謂“反人類情感”,就是與正常人的情感反應相悖。這樣的母親似乎專門和孩子的真實感受過不去,總忍不住要逆轉孩子的情感。
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當孩子對媽媽說:我想飛到天上去玩後,卻遭到了媽媽的挖苦:“你是在做夢吧?那是不可能的。”這會讓孩子在感情上很受傷。
當孩子說草莓冰淇淋很好吃時,媽媽卻說:“吃冰淇淋最容易拉肚子了。”
孩子本來是很快樂的,可是家長卻總是給孩子澆一盆冷水下來,讓孩子感受不到一點暖意。
長期如此,孩子的能量就會阻塞。能量長期阻塞會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生理疾病。隻有能量釋放了,才不會形成心理創傷。
三、父母如何與孩子建立正确的溝通模式。
1.不評判,隻确立感受。
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情,父母都不要對孩子進行評判。隻需要回應孩子,确立他們的感受即可。
孩子在玩的時候,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把玩具擺得歪歪扭扭的,會脫口而出:“你怎麼擺得亂七八糟?”“你應該這樣玩,把他們擺在一起。”這就是在評判孩子。
孩子本來玩得很開心的,一時間卻沒有了興趣。不評判孩子,就讓孩子自由的玩耍。在孩子高興的時候,對孩子說:我看到你玩得很開心!描述你觀察到的即可。
如果孩子在看繪本時,他們看到繪本中一個故事情節,會大叫到:媽媽!大灰狼要來了。媽媽要感受到孩子的這種焦急感,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說:“這是假的。”可以說:“是呀!大灰狼要來了,你是在為小動物們感到擔心對嗎?”通過孩子的回答,來确定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看到大灰狼吃掉了一隻小白兔時,孩子會感到很難過。父母也可以去确認他的感受:“媽媽看到你很傷心。很想哭,就哭一會吧!”
有時,孩子不需要父母一直呆在自己的旁邊。他們不希望被打擾,父母就安靜的陪伴着孩子就好。不一定要坐在孩子身邊,可以坐在客廳或自己的卧室裡。讓孩子知道,如果你需要我,我随時都會陪伴你。
印度哲學家克裡希那穆提曾經說過: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不評判、隻觀察,這也是《非暴力溝通》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2.不要試圖解決孩子的情緒。
父母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試圖解決對方的情緒。他們認為孩子不應該有負面的情緒。
比如孩子失去了心愛的小金魚,會哭着對媽媽說:“小金魚死了,我好想念小金魚。”這時候,父母會因為迫切地想安慰孩子,而馬上給孩子提出解決方案:“别難過了,以後媽媽再給你買。”這樣的回應隻會讓孩子更傷心,他會感到你并不在乎他現在難過的感受,也不理解他是有多麼愛小金魚。除非是孩子自己提出來想要再買些小金魚。
有時孩子說一些話并不是要父母來幫助他解決問題,而且想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因此,父母隻需要陪伴孩子,或者這樣回應孩子:
“是的,媽媽知道你很難過。”
“我也覺得小金魚很可憐。”
父母這樣說,孩子就能完整地體驗“失去”的感受,然後,心情會逐漸變得自然而平靜。
父母不要為了想保護孩子,而不讓他們去體驗一些不好的感受。孩子需要在生活中去體驗,有了體驗他才知道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痛苦?什麼是焦慮等等情緒。
當父母不去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還隻是做到陪伴時,孩子就學會了模仿。
我們在幼兒園會看到,有的孩子剛上幼兒園會哭很久,而有的孩子适應能力很好,不會哭。有一個不哭的孩子會走到那個正在哭的孩子身邊,把手上的玩具遞給她玩,并對她說:
“媽媽下班後就會來接你的。”
這個孩子沒有叫她不要哭,而是把玩具給她以表示自己對她友好的态度。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在這個孩子的家庭中,他的父母很可能用的就是這樣的溝通模式,而孩子已經學會了。
3.拒絕孩子并不會傷害孩子。
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有時會不忍拒絕孩子。他們認為一旦拒絕了孩子,孩子一定會感到很難受,就會受到傷害。其實孩子沒有這麼脆弱,如果從小就不懂如何拒絕孩子,那麼等孩子大了,父母又該如何拒絕孩子呢?
有很多家長向我反映:孩子在家裡愛玩手機,不讓他玩就會發脾氣,這是一個普遍現象。當孩子玩了20—30分鐘後,孩子就要休息一會了,不能長時間玩了。父母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在家庭中,父母要對孩子樹立規則,從小就要讓孩子有規則意識。并且在執行時要做到和善而堅定,這是正面管教中的核心理念。
父母要與孩子制定好玩的時間,如果到了時間,可以啟發孩子自己思考:
“寶貝,你玩手機的時間是怎樣的?”
“現在你應該做什麼呢?”
“是你關手機還是我關手機!”
如果孩子不答應,父母可以說:
“我很愛你,但是答案是不行。”
如果孩子不管,那父母就拿過來自己關掉。
父母在表示拒絕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哭鬧,但是父母不用太心疼孩子,而是要溫和而堅定地讓孩子看到,要遵守規則。
如果父母每次都這樣做的話,孩子以後就知道了,大家做好的約定就一定要遵守。慢慢的他就習慣了。
父母要避免這樣說孩子:
“你太讨厭了!”
“你不聽話我以後就不喜歡你了。”
這樣對語言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反而會傷害孩子。
不帶評判地拒絕,既尊重孩子又尊重自己,讓孩子在拒絕中感受到愛才是一種良好的溝通方式。
4.孩子間的沖突不會引發創傷,而父母的幹預卻會。
孩子們在一起玩,總是會産生沖突的。他們在一起會争搶玩具、意見會不一緻等等。當他們發生沖突時,他們的情緒能量會急劇上升,腎上腺素大量分泌,甚至會打起來、哭鬧。孩子的情緒能量會逐漸耗盡。
所以,有時孩子在一起打鬧并不是什麼壞事,隻要不是打得很嚴重。想想看,我們小時候誰沒打過架呀?那種從來沒有與人發生過矛盾的孩子其實對他的成長并不利。因為,等他長大後再發生矛盾,他都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我們發現,孩子經常在吵完後,第二天就不記得了,又玩到一起去了。這就是身體自動釋放創傷的過程。
但是,如果父母主動幹預的話,那就不一樣了。
因為人類擁有頭腦,會評判和幹預自然的能量流動,并形成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比如孩子A和孩子B打架,家長發現後及時,回到家罵孩子一遍。
孩子的情緒就被積壓在體内了,沒有釋放出來。這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也并沒有得到解決,隻是象按了暫停鍵一樣,因此,兩人再在一起相處時感情并不會很好。
結語:
父母與孩子愉快的溝通模式,容易赢得孩子的合作,而不是抵觸。不以父母為中心,而是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評判孩子、孩子才會願意與父母溝通。
我們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溝通問題。但有時不肯去面對,長期逃避。李雪告訴我:“去感受它。你會覺得痛死了,那就讓自己痛一次,看看會不會真的痛死你。”
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家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鼓勵咨詢師。緻力于家庭教育。感謝您的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