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統編版教案與反思?最新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與反思完整版(第一單元),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四年級上冊語文統編版教案與反思?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最新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與反思完整版(第一單元)
1 觀潮
[教學目标]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會寫“奇觀、農曆”等14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3.能說出課文描寫錢塘江大潮的順序。
4.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說出印象深刻的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美。【語文要素】
5.讀詩歌《浪淘沙》(其七),能從課文中找出與詩的内容相關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的描寫順序。
2.能邊讀邊想象畫面,想象江潮的聲音、樣子,從而感受錢塘江的壯美。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标]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确讀寫重點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3.能說出課文描寫錢塘江大潮的順序。(重點)
4.初步了解詩歌《浪淘沙》(其七)的意思。
一、激趣導入,釋題,
(一)閱讀單元導讀,明确單元主要教學目标
1.出示任務:默讀單元導讀的兩段話,借助背景圖,思考:這個單元學習的是關于什麼内容的課文?主要教學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來。
2.課件出示單元導讀,反饋指導。
3.師小結: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自然之美的課文,這些課文寫到自然的現象、景象,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不一樣的美。學習時,要一邊讀描寫的句段一邊在腦海中展開想象,把想象到的畫面描述出來;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品味這些描寫表現出的意境,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美。習作是“推薦一個好地方”,要把“好”,即推薦的理由寫清楚,讓同學有去遊玩的興趣。
(二)導入,釋題,明确課文主要教學目标
1.導語:那麼,我們就進入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的學習,看看課文向我們展現的是一個什麼自然景象,好嗎?(闆書課題,齊讀課題)
2.釋題。提問:題目“觀潮”是什麼意思?[“觀潮”是觀看潮水(或大潮)的意思]。根據題目,我們可以知道課文要表現的是哪種自然現象的美呢?[課文要表現的是潮水(或大潮)這種自然現象的美。]
3.明确主要教學目标。通過課題,我們知道課文寫的是作者觀看潮水的事情,那麼,作者觀看的是哪裡的潮水?向我們展現的是怎樣的潮水?表現了這潮水的什麼美呢?等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确通順了,了解了課文内容,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品讀有關的語句就能知道了。
二、指導預習,粗知課文大意
(一)指導預習
1.出示預習任務。
(1)讀課文,把會認讀的字詞圈畫出來,借助拼音,把生字詞讀準。
(2)思考以下問題:課文寫了誰觀潮?什麼時候,在哪裡觀潮?觀的是什麼潮?然後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的大意。
2.反饋指導:字詞。
(1)課件出示會認讀的生字詞(注音)。先通過個别指名檢查等方法,指導讀準生字讀音,再說說哪個生字容易讀錯,精準指導。預設:“昂”“鼎”“崩”。
(2)課件出示會寫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詞,複習認讀。
3.反饋指導:朗讀。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确、讀通順了。
4.反饋預習指導:粗知課文大意。(采用理解中讀,讀中理解的策略進行。)
預設:
問題1:課文寫了我們觀潮。
問題2:農曆八月十八這天,在海甯市鹽官鎮海塘大堤上觀潮。
問題3:觀的是錢塘江大潮。
課文大意:農曆八月十八這天,我們在海甯市鹽官鎮海塘大堤上觀錢塘江大潮。
5.師小結:同學們做得真好。接下來,我們要繼續學習,通過梳理課文,了解課文内容,看看“我們”觀看到的是怎樣的錢塘江大潮。
三、梳理課文,了解課文内容,揣摩寫錢塘江大潮的順序
(一)梳理課文,了解課文内容
1.出示任務: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裡到哪裡是具體寫“我們”觀潮的,做上記号。
2.反饋指導。
預設:從“農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到結尾是具體寫“我們”觀潮的。
3.導語:那麼,課文的第1自然段就是一個部分了。這個部分在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
出示任務:有感情地朗讀這個部分,想一想,“奇觀”是什麼意思?“天下奇觀”又是什麼意思?這個部分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預設:
奇觀:奇特的、難見到的事物或景象;天下奇觀:世界上奇特的、難見到的事物或景象。
作用:(1)總括了錢塘江大潮的特點;(2)點明“我們”所觀的潮是錢塘江大潮,同時說明吸引“我們”觀潮的原因。(闆書:天下奇觀)
5.導語:那麼,課文接着寫了哪些内容來說明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呢?
出示任務:默讀課文具體寫“我們”觀潮的部分,想一想,這個部分的内容具體寫了哪三個主要意思,用“‖”把它劃分為三個部分,并概括出它們的主要意思。
6.反饋指導。(采用讀中彙報、彙報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部分1:第2自然段。大意:農曆八月十八一早,我們來到海塘大堤觀潮。那時江面很平靜。(闆書:江面平靜)
部分2:第3、4自然段。大意:午後一點左右,兩丈多高的潮頭随着山崩地裂的聲響飛奔而來。(闆書:兩丈多高山崩地裂)
部分3:第5自然段。大意:潮頭過後,江水漲了兩丈來高。(闆書:兩丈來高)
(二)揣摩寫錢塘江大潮的順序
1.導語:那麼,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呢?
2.出示任務:借助闆書,同桌讨論: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預設:課文先寫“潮來前”,接着寫“潮來時”,最後寫“潮去後”,課文是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四、了解《浪淘沙》意思
(一)自學質疑
1.導語:錢塘江大潮天下之奇觀,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浪淘沙》(其七),就用了28個字的一首七絕,描繪了錢塘江大潮潮漲潮落的壯美景象。我們一起來學學。
出示任務:借助拼音朗讀詩歌《浪淘沙》(其七);結合生活體驗和課文,想一想每個詩句的意思,有不理解的詞語在下面做個記号,然後向同學或老師提問解決。
2.反饋指導。
(1)檢查朗讀,以通順、流利為标準評價指導。
(2)質疑。先彙報同桌互助解決的詞語,再提出還沒能解決的詞語。
預設:
吼地:驚天吼地;觸:撞擊;須臾:一會兒,很快的意思;海門:江海彙合之處。
(二)說說詩句意思
1.出示任務:朗讀《浪淘沙》(其七),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反饋指導。(農曆八月的錢塘江潮水湧來,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數丈高的浪頭拍向岸邊的山石,又反彈回來。片刻之間,潮水便向大海退去,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卻留了下來,就像雪堆一樣潔白無瑕。)
3.師小結:我們讀懂詩句的意思,也就了解了詩的内容。那麼,我們的課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與詩的内容相關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标]
1.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說出印象深刻的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美。(重點)
2.讀詩歌《浪淘沙》(其七),能從課文中找出與詩的内容相關的句子。(難點)
一、複習導入
1.課件出示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指名認讀,齊讀。
2.提問:[出示《浪淘沙》(其七)]誰能說說每個詩句的意思呢。
二、找出與詩的内容相關的句子,熟讀成誦,想象說話,交流感悟
(一)找出與詩的内容相關的句子
1.出示任務:[課件出示《浪淘沙》(其七)]朗讀課文,然後找出與詩的内容相關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與詩第一、二句内容相關的句子: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隻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第4自然段全部句子;第5自然段全部句子。
(二)熟讀成誦,想象說話
1.出示任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3~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象,看看這三個自然段給我們描繪了關于錢塘江大潮的幾個畫面,各是什麼畫面,分别是哪些句子描繪的?(個體學習,四人小組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1)這三個自然段給我們描繪了關于錢塘江大潮的四個畫面。
(2)這四個畫面分别是:
①潮頭将來的畫面;句子:午後一點左右,……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出現了一條白線。(指導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②潮頭湧來的畫面;句子:第4自然段的内容。(指導感情朗讀。)
③潮頭過後餘波湧來的畫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1句的内容。(指導感情朗讀。)
④潮水完全過後的畫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2、3句的内容。(指導感情朗讀。)
3.出示任務:在這四個畫面裡,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個畫面?用自己的話和課文的句子說說你想象到的這個畫面。注意内容符合原意,語句通順連貫。
4.反饋指導。指名兩三個學生說,用以上兩個标準以及有沒有用上自己的話評議;評議後個體根據評議再練說,再反饋指導。
(三)交流感悟。
1.出示任務: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想一想: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了什麼樣深刻的印象?這個自然段寫了錢塘江大潮的什麼給你留下了這樣深刻的印象?嘗試用有關的句子說一說。(個體操作,四人小組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深刻印象:氣勢宏偉非凡,景象雄偉壯麗;寫了錢塘江大潮潮頭的樣子和潮水山崩地裂的聲音;樣子的句子:再近些,……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聲音的句子:那聲音如同……震得顫動起來。
3.出示任務: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想一想,你是從哪些詞語中讀出氣勢宏偉非凡、景象雄偉壯麗的,用實心圓點标記出來。(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4.反饋指導。
詞語:“橫貫江面”的“橫貫”;“白浪翻滾”的“翻滾”;“一堵兩丈多高的水牆”的“兩丈多高”(提示:一丈約等于3.33米);“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5.出示任務:同桌互相檢查背誦第4自然段。教師再進行反饋指導。
三、了解錢塘江大潮的成因
1.出示任務:默讀“資料袋”,結合“資料袋”的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錢塘江大潮形成氣勢宏偉非凡、景象雄偉壯麗的原因。(個體操作。)
2.反饋指導:(出示“資料袋”,學生讀插圖說話)能把“資料袋”的意思說清楚便可。
四、寫字教學
(一)字形教學
1.課件出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觀察字形,思考容易與學過的哪個字混淆,同桌說一說。
3.反饋指導。指名說并闆書,然後讀一讀,如“潮”與“朝”,“據”與“劇”,“堤”與“提”。
4.指名說說哪個字容易寫錯,會錯在哪裡。
點撥:“滾”,右邊的“衣”字中間是個“公”字,但第二筆是點;“頓”,第四筆是豎提。
(二)寫字指導
1.觀察并說說字的各部件的位置,筆畫的變形、退讓、延伸等。
2.各寫一個,反饋評議。按評議對照修改,然後每個字再寫兩個。
[教學闆書]
1 觀潮
一、天下奇觀
二、江面平靜(潮來前)
三、兩丈多高(潮來時)
山崩地裂的聲音
四、兩丈來高樣子:橫貫翻滾(潮去後)
出現白線
飛奔而來
風号浪吼
[教學反思]
《觀潮》一文是本冊書中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我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單元導語,明确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标。緊接着,我以指導學生預習的方式,了解課文大意,揣摩寫錢塘江大潮的順序。順應新部編教材的編排,我以課後習題中的古詩《浪淘沙》(其七)為切入點,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與詩的内容相關的句子,想象說話,落實本課“通過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語文要素,順利完成了語文要素與人文主題的雙線教學要求,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學生地理知識儲備不足,在結合“資料袋”說錢塘江大潮的成因時,隻有少數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原因。
2 走月亮
[教學目标]
1.會認“鵝、卵”等8個生字,會寫“淘、牽”等15個生字,會寫“柔和、鵝卵石”等14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3.能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畫面。積累優美生動的句子。【語文要素】
4.能仿照課文第6自然段,寫自己經曆過的月下的某個情景。
[教學重難點]
能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畫面,積累優美生動的句子。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标]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會寫14個詞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内容。
一、激趣導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圖片)請同學們描述一下這幅畫。從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麼?
預設:明亮的月光下,周圍是那樣靜谧、美麗。在小路上,小姑娘牽着媽媽的手,走在月光下。她們看起來是那樣幸福而美好。
2.題解:走月亮是我國南方的一種風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闆書:走月亮)
二、交流預習,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一)學生自讀課文,圈出生字,認讀生字。
教師指導學生識字,重點指導辨析易混字和易讀錯的字。
(課件出示我會寫的字)重點指導:“卵”讀“luǎn”,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裡面的兩個點;“填”是左右結構,右邊是“真”,裡面有三橫,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葡”和“萄”這兩個字都是上下結構,下半部分的筆畫較多,書寫時要注意。
(二)指導學生讀生詞,注意糾正字音。
(課件出示詞語)教師重點指導下列讀音和字形。讀音:鵝卵石(luǎn);字形:辨析“招待”的“待”與“侍候”的“侍”。
(三)課件出示自讀提示,學生自主朗讀課文。
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1.“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看到了哪些景象?
2.課文是用哪一句話将這些内容串起來的?用橫線畫出來。
3.根據以上兩個問題,試着将課文分成四個部分,并試着概括每部分大意。
(1)學生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默讀課文,在文中畫出相關内容,解決課件出示的問題。教師巡視并适當引導:文中表示地點的詞語有哪些?在文中反複出現的句子是哪一句?
(3)指名學生分享結論,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師生總結:“我”和阿媽走過了“村莊”“溪邊”“村道”“田埂上”。
師:文章通過“我和阿媽走月亮”這句話将這些内容串起來。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看大家分得是否正确。
課件出示:
第一部分(1~3):寫“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4~5):寫“我”和阿媽在溪邊走月亮。
第三部分(6~7):寫“我”和阿媽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寫走月亮時“我”的感受。
第二課時
[課時目标]
1.能邊讀邊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畫面,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的畫面。積累優美生動的句子。(重點)
2.能仿照課文第6自然段,寫自己經曆過的月下的某個情景。(難點)
一、談話導入,整體感知
1.同學們,你在月光下散過步嗎?有沒有什麼有趣的發現?這節課,我們跟作者吳然一起走月亮。靜靜地走,走得再慢一些。
2.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文章幾次寫到了走月亮,動筆把相關句子畫下來。
3.生交流,師出示: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多麼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1)了解“反複”的表達方法。
(2)讀讀這4句話,你有什麼發現?(内容相同,标點不同。)依據以往的學習經驗,結合每一句在課文中所處的位置,你能試着猜一猜作者會寫些什麼嗎?(第一處是對和阿媽走月亮的期待;二、三處省略号是省略了和阿媽走過的地方;第四處是和阿媽走月亮的幸福與快樂。)
(3)交流。引導學生發現:中間兩句省略了“我”和阿媽走過的其他地方(相機闆書:溪岸、石拱橋、果園、莊稼地、菜地);結尾是對全文的總結;開頭是作者對走月亮的期待。
二、期待“走月亮”
1.自讀課文第1~3自然段,你從哪裡感受到這份期待?
2.交流: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
(1)兩個“升起來了”,從中感受到期待、興奮之情。練讀。
(2)配圖簡介:洱海附近是作者吳然的家鄉,它在美麗的雲南,不遠處即是巍峨的點蒼山。瞧,它的形狀像耳朵,因此當地人給它取名叫“洱海”。
3.交流: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
(1)“那樣明亮,那樣柔和”,作者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2)課文是怎麼具體寫“明亮”“柔和”的?
①照亮了點蒼山、大青樹、大道和小路。
②能不能這樣寫?出示“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也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生讨論交流)
預設:不能。作者是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介紹的;這句話與課文第3自然段緊密銜接;課文“也照亮了,照亮了……”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欣喜。(師相機指導朗讀)
③生活中你覺得什麼能照亮東西?(手電筒、太陽、燈塔……)那月光和這些光有什麼區别?(更柔和,更浪漫。)
4.就在這樣的靜谧美好之中,“我”和阿媽走月亮——多麼開心,多麼令人期待!(生配樂朗讀)
三、體驗“走月亮”
(一)學習第4、5自然段
1.師範讀,生閉上眼睛靜靜聽,邊聽邊想:你頭腦中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帶給你什麼感受?
2.交流:細細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1)說說想象的畫面。
(2)明明是“聞到香味”“映着月光”,怎麼是“流着”“流着”?
花瓣落到了水裡,水就有香味了。細細的溪水潺潺地流淌,山草、野花的清香也就随着溪水流動,空氣中飄散着芬芳。波光粼粼,月影閃閃,這景象真是美麗又奇妙。
3.這條細細的小溪裡有花香,有月光,還有什麼?(交流:灰白色的鵝卵石……都抱着一個月亮!)
(1)有幾個小水塘就有幾個月亮,每個小水塘都抱着一個月亮。多麼神奇!
(2)“抱着”還能換成什麼?讀一讀,比一比。(“映着”“捧着”“藏着”……“抱着”有溫暖、溫馨的感覺,讓人想到了媽媽的懷抱。)
4.是啊,作者也想到了自己的阿媽——引讀“哦,阿媽……”,你有和媽媽在一起特别快樂的事嗎?
5.師生進行模拟情境對話。
6.小溪留下了“我”和阿媽多少快樂的回憶。(生配樂讀第4自然段,試背誦)
(二)學習第6、7自然段
1.過渡: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我”和阿媽又來到了村道。細讀第6自然段,你想到了怎樣的景,又從中品味出怎樣的情?選擇印象最深刻的和同桌交流。
2.想象畫面,談“所見”。引導學生關注新鮮的詞句,如“潑剌”“很滿意地響着”“鍍亮的銀毯”“一塘新谷”。調動各種感官(看、聽、聞)來感受秋夜蟲鳴魚躍、果園甜香四溢、莊稼大豐收的景象。
3.體會情感,說“所想”。
(1)“我”在地裡做些什麼?(出示:春天,我們看油菜開花。我在田地裡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飛啊飛……)
(2)想象:“我”還會在地裡做些什麼?又有哪些有趣的經曆?練習說話。(出示)秋天,我們……;冬天,我們……
(3)作者的回憶裡除了阿媽,還有什麼?阿爸經常不在家,陪伴“我”長大的是阿媽,“我”和阿媽走月亮,走出了月光下的美景。還走出了月光下“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愛。
4.配樂讀第6、7自然段。齊讀第6、7自然段,說說省略号省略掉的是什麼。(“我”和阿媽走過的其他地方,“我”和阿媽相伴的美好經曆……)
四、回味“走月亮”
1.齊讀第8自然段,交流體會。補充:這篇課文是作者長大以後回憶他的阿媽時寫的,當時他已經十幾年沒有回過家鄉,十幾年沒有見過他的阿媽。當他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他心裡在想什麼呢?
2.是的,充滿了對家鄉、對阿媽的思念、懷念,所以文中反複出現了“我和阿媽走月亮”。(再次出示4句話,生深情朗讀。)
[教學闆書]
2走月亮
“我”和阿媽
月盤明亮 月光柔和
想到: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
聞到:果子的甜香
看到:山樹草花星星閃爍
美好景色 濃濃親情
景美——情濃
(調動感官走月亮)四次“我”和阿媽走月亮
[教學反思]
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美麗的畫,而這篇《走月亮》怎麼讀都像是一首詩,我講詩的時候通常都是以一個大問題貫穿課堂:“從語言描繪的情境中,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這一問題的提出,不僅将學生的思維拉進了課文,也拉進了他們的生活。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課文描寫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如畫美景,而此時學生透過文字看到的就是一幅動态的,有聲音,有香氣的畫面,學生帶着頭腦中的畫面,将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覺地潛入到作品所描繪的情景中,這時的讀才是用心讀書,用真情實感讀書,這才是真正的“美文美讀”。因為學生的生活是各種各樣的,學生的回答也是缤紛多彩,表明學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五彩缤紛的。
3* 現代詩二首
[教學目标]
1.會認6個生字,積累本課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能說出詩中描繪的景物和畫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閑。【語文要素】
[教學重難點]
通過擴詞法,學習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詩歌表達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教學課時]1課時
一、學習《秋晚的江上》
(一)腦力風暴,走進詩歌
在黑闆上呈現“( )的江上”和“江上的( )”,請學生進行自由聯想,提出各自的想法并描述一幅畫面。
(二)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畫面美
學生自由朗讀,呈現問題:找出詩中的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分别用不同的标記畫出來,嘗試用自己的話描繪詩歌裡的景色。
(三)展開想象,品析詩歌語言美
1.在第一節中找出最傳神的兩個詞(倦,馱)。試着用“馱”造句,你在生活中“馱”過最重的東西是什麼?為什麼不用“背”“帶”?想象一下飛鳥馱着斜陽的畫面,詩人眼前呈現的是怎樣的景觀呢?這是一種什麼修辭手法?
2.找出第二節中的兩個動詞(翻,掉)。想象一下,飛鳥一翻翅膀,把斜陽掉在江上,詩人眼前是怎樣的景觀?你認為詩人筆下的飛鳥更活潑,還是你見到的飛鳥更活潑?為什麼?查字典理解“妝”和“紅顔”,這是什麼修辭?為什麼蘆葦“妝成紅顔”隻是“一瞬的”?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3.自由朗讀,分享本詩歌的語言運用特點。(對景物的細節描寫,大膽想象,運用修辭)
(四)誦讀詩歌,領悟詩歌意境美
教師放背景音樂《漁舟唱晚》,學生閉上眼睛邊想象畫面,邊朗誦詩歌,用自己的話描繪詩歌的意境。詩人在詩歌裡傳達了怎樣的情感?你怎樣感受到的?
(五)了解小詩體會
對比《秋晚的江上》與《暮江吟》。
(六)嘗試去認真觀察你身邊秋天的景物,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景物以及你的感受,文章體裁不限,字數不限。
二、學習《花牛歌》
(一)讀課題,想象畫面
闆書課題,引導交流: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現代詩——《花牛歌》,齊讀詩題。說一說:讀了詩題,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用序号标出詩歌的小節。
2.小組合作學習。
(1)大聲朗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讀生字卡片,并用生字組詞。
(3)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3.學生分節朗讀,在師生點評中指導學生讀準“眠、霸占、滴溜溜、偷渡”的字音,讀好“壓扁了一穗剪秋羅”“太陽偷渡了西山的青峰”這兩個句子。
(三)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教學第1節
(1)出示課文插圖,提問:這幅插圖畫的是哪一小節内容?
(2)學生自由讀第1節,找一找這裡寫了哪些景物?
(3)指導想象:花牛的顔色、樣子、動作等;草地和剪秋羅的顔色、樣子等;花牛、剪秋羅可能會說些什麼?
學生邊說,教師邊寫出關鍵詞,如(黑白相間)的花牛、(軟綿綿)的草地、(美麗)的剪秋羅等。
(4)指導學生憑借想象說出第1節所描寫的畫面,說說這是一頭怎樣的花牛。
(5)帶着想象和感受朗讀第1節。
(6)總結想象的方法:抓關鍵詞,從顔色、樣子、動作、語言等方面展開想象,能讓畫面更生動。
2.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第2、3、4節
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節,運用上面學的想象方法開展學習。
小組學習步驟:
(1)大聲朗讀詩歌,圈出這節詩寫了哪些景物?
(2)逐句想象畫面内容,再連起來說一說。
(3)你覺得這是一頭怎樣的花牛?
(4)帶着想象和感受朗讀。
全班分享,重點指導第2節“眠”“霸占”,第3節“滴溜溜”,第4節“偷渡”的想象。
小結:多麼自由、悠閑的小花牛啊,指導學生講述整首詩的畫面。
(四)拓展仿寫
1.淘氣的花牛在草地裡還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發揮你的想象,仿寫1~2節。
2.展示學生作品。
(五)課後延伸
《花牛歌》是一首诙諧有趣的兒童詩,課後學生還可以讀一讀兒童詩《秘密》《蟲和鳥》,在詩歌花園中采撷最美的花朵。
[教學闆書]
3*現代詩二首
秋晚的江上 倦鳥歸巢 夕陽西下
抖落斜陽 葦妝紅顔 景色迷人
畫面美麗
花牛歌
坐 眠 走
做夢 花牛行動圖
[教學反思]
新課标指出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本課所學的兩首詩都極具畫面感,《秋晚的江上》作為小學語文教材中少數現代詩歌中的一篇,我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誦讀、想象以及品悟詩歌,來幫助學生了解此類文體的品析和鑒賞,品味其中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進而去發現美、創造美。
今天這節課,我感到很欣慰。通過誦讀,感悟,講解,分析,學生對兒童詩想象奇、意境美、情感真的特點的體驗在讀中得到了升華。
4* 繁星
[教學目标]
1.認識“昧、墜”等3個生字,理解積累“密密麻麻、星群密布”等4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滿天繁星的美好。【語文要素】
3.仿照課文句式,寫下自己的觀察和想象。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滿天繁星的美好。仿照課文句式,寫下自己的觀察和想象。
[教學課時]1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出示星空圖片)看到這璀璨的星空,你想到了什麼?(生自由發言)巴金先生也曾多次看見這滿天繁星,于是寫下了經典散文——“繁星”。(闆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詞正音
1.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小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自讀課文,師巡視。)
(2)(指名讀課文,相機正音)請三位同學分别讀一讀三個自然段。
2.讀詞正音:
(1)(課件出示: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搖搖欲墜)指名認讀詞語。
①(将“昧”字标紅)看這個字,讀mèi,是由一個“日”加一個“未”組成,你能猜猜它是什麼意思嗎?(出示:金文=“未,沒有” “日,光亮”)
②在字典裡,“昧”有四種意思:①糊塗、不明白;②隐藏;③昏暗;④冒犯、冒昧。在這個成語裡,你覺得選擇哪個意思最合适?你怎麼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明确“半明半昧”詞義:形容有時明亮,有時昏暗。)
(一)齊讀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對繁星的“愛”
1.(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全班齊讀)讀到這些句子,你好像看到了什麼畫面?
2.(标紅“我愛……我也愛……我最愛”)你能用這個句式介紹一個你喜歡的地方嗎?先說給同桌聽一聽。(同桌互說,全班分享。)
3.指導朗讀,讀出文中“我”對繁星的愛。(全班再次齊讀第1自然段)
(二)小組共學第3自然段,深入感受對繁星的“愛”
1.第1自然段是巴金寫在家鄉庭院裡看到的繁星。課文中還寫到他在哪裡看到的繁星呢?(家鄉庭院——南京住所後門——海上。)
過渡:這幾個地方的繁星,寫得最詳細的是哪一處呢?那我們就乘上船,跟随巴金一起去欣賞海上的繁星吧!
2.小組合作,共學第3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一讀共學提示。
(出示共學提示:①找:找到描寫“繁星”的句子。②想:讀到這句話,想到了怎樣的畫面?③讀:帶着感受再讀句子。)
(小組合作,選擇代表上台交流分享。教師相機點撥。)
3.通過理解關鍵詞“半明半昧”“搖搖欲墜”,想象繁星的畫面。
(出示:“深藍色的天空裡,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真是搖搖欲墜呢!”)
師:讀到這句話,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學生分享)是啊,繁星明暗交疊,搖搖欲墜。誰能把你想象到的畫面讀出來?(指名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
4.品味比喻,體會修辭手法的妙用。
(出示:“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師:讀到這句話,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作者把星星比喻成什麼?(學生分享)想象一下,這一顆一顆星星在你周圍飛舞,就像螢火蟲一般。誰能把你想象到的畫面再讀一讀?(生讀比喻句)
5.“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來,我們一起躺在船艙裡,去看看這“半明半昧”“搖搖欲墜”的繁星。(配樂,全班朗讀。)
(三)鍊接童詩,豐富想象,表達對繁星的愛
導語:在這句話裡,巴金覺得星星像——“螢火蟲”。其實,每個人看星星,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想法。
1.(出示兩首兒童詩:顧城《星月的由來》、林煥彰《夜晚的天空》)這兩首詩中星星是什麼呢?(樹枝戳的微小窟窿、貓咪的眼睛。)
2.讓學生用詩化的語言寫出自己看到的繁星和想象到的畫面,随課練筆。發揮你的想象,你覺得天上的星星是什麼?你也寫幾句話或幾句詩。(學生彙報分享)
(四)了解背景,升華對“繁星的愛”
1.這繁星,讓我們浮想聯翩,巴金繼續寫到——(引讀:“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2.(出示背景,補充介紹:此文寫于1927年,巴金23歲時獨自一人赴法留學途中。在寫給弟弟的信中,他這樣說道:“我雖然知道我們的心不會被那無邊的海洋所隔斷,但是現在我的心确實是寂寞得很!冷得很!”)師:現在你再讀他在海上對繁星的感受,又有什麼新的理解呢?(出示第1自然段,引導朗讀。)
四、延學拓展,鞏固提升
這節課我們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去感受自然之美、繁星之美。巴金還寫過這樣一篇文章(出示《海上日出》全文),也适合用這樣的方法去閱讀。課後同學們可以繼續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自己讀一讀《海上日出》。
[教學闆書]
4* 繁星
時間 地點 景象
從前—家鄉—密密麻麻
三年前—南京—星群密布
如今—海上—半明半昧
熱愛自由 追求光明
[教學反思]
本次授課結束後,我總結了一下本課中如何逐漸體現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首先,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象畫面,分享自己看到的星空及星空下的遐想,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喚起學生已有經驗,激發閱讀興趣,為理解文本内容、促進情感共鳴奠定基礎。其次,在品讀課文環節引導學生用“我愛……我也愛……我最愛”介紹喜歡的地方,為習作中的“向同學推薦一個好地方”提前鋪墊。最後,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抓住關鍵句進行閱讀實踐,提升學生的表達力和審美力。
口語交際 我們與環境
[教學目标]
1.初步了解環境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2.學會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
3.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并判斷别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有關。
[教學重難點]
1.學會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
2.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并判斷别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有關。
[教學課時]1課時
一、理解題目,激發表達欲望
1.(出示教材口語交際内容)同學們,請看,這就是本次口語交際的學習内容,請大家自己試着默讀,看一看,發生了一件什麼事?(生讀要求)
預設:第三幅圖上濃煙滾滾,把空氣都污染了。
2.看到這情景,你想到了什麼?(白色垃圾、污水排放、呼吸道疾病、亂砍濫伐。)
3.評說四幅畫。你們覺得這四幅畫面,反映出什麼?你能接受嗎?為什麼?
師小結:看來,我們都無法接受自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我們必須保護環境。
二、理解“環境”,明确訓練重點
(一)理解“環境”。
1.“環境”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環境”是什麼意思?大家猜猜。(指名猜猜)
2.我們來看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課件出示“環境”的釋義:周圍的地方;周圍的情況和條件)大家說說,構成環境的要素有哪些?(水、空氣、土壤、陽光、森林……)
(二)聯想“環境”。
1.我們生活在環境中,要注意什麼呢?
預設1:要注意保護環境。從前面的圖中,我認為人類要改善環境,才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預設2:我認為,無論是水、空氣,還是森林、土壤,都是我們生存的條件,是地球媽媽的一部分,如果我們人類要想生活得健康幸福,就應當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
師點評:是啊,這叫作展開聯想,站在人類命運的高度思考問題,讓我們看看教材中的提示。關于我們與環境,有兩點需要注意。
2.課件出示:判斷别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相關;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生齊讀)。
師小結:原來,環境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就是圍繞話題發表看法,我們在口語交際中,首先是傾聽别人的發言,判斷是否與話題相關;其次是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
三、遷移生活,實例提升表達
(一)第一個例子
1.教材中提供了兩個例子要我們嘗試練習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我們來看第一個。(課件出示:如果開車時停候時間長,我們可以提醒爸爸媽媽将汽車熄火。這樣可以減少尾氣排放,也可以節省燃料。)
預設:我知道現在霧霾天越來越頻繁了,是因為空氣質量越來越差,PM2.5增加,導緻人們呼吸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因此患呼吸道疾病的人也越來越多。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盡量綠色出行,減少尾氣的排放,那就會讓地球上的空氣質量慢慢變好。
2.師小結:大家說得很有道理,真正做到了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
(二)第二個例子
1.我們再嘗試練習教材中的第二個例子。(課件出示:最後離開教室的同學要記得關燈,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開“無人燈”。)請大家圍繞這個例子,發表自己的看法。
預設:電也是需要消耗資源的,節約電也就是節約發電所需要的能源。
2.兩個例子,大家都能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在生活中,你們發表自己的觀點是否都是如此呢?你覺得圍繞話題發表看法對不對?
預設:我想,隻有圍繞話題發表看法,才能觀點明确,表達有重點,才能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有效率,促進相互理解。
四、角色轉換,拓寬交際視野
(一)父母如何看待“我們與環境”
1.有時候站在不同的立場,聽到的觀點就會不一樣。類似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同學們的父母是怎麼看待的呢?我們就來聽聽他們圍繞話題發表的看法。
(課件出示:播放三位家長分别就空氣污染、河流污染、森林破壞三個話題發表看法的短視頻。)聽了家長的觀點,你們有何收獲?
預設:現在清澈的河流越來越少了,河流污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用水,如果我們現在不注意保護水資源,那麼我們人類看到的最後一滴水,将會是人類的眼淚。
(二)專家如何看待“我們與環境”
我們來聽聽專家的看法吧!作為專業的環境監測和監管部門,他們是怎樣看待和解決環境問題的呢?(課件出示:播放環保局專家圍繞環境話題發表看法和家鄉環境舊貌換新顔,發生巨變的視頻)怎麼樣,不同的立場,就體現不同的認識問題的角度吧?環保專家的看法,讓你們收獲了什麼?
預設:聽了這位伯伯的話,我現在明白了,原來我們國家已經高度重視環境問題,做出了這麼多的重要舉措。在水資源、森林資源、土壤資源等方面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來解決環境問題,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三)繪本中的“我們與環境”
我給大家介紹一部繪本——《小房子》,其中就有“我們與環境”的故事。想聽嗎?(課件出示:播放《小房子》插圖)
師:維吉尼亞·李·伯頓的《小房子》講的是小房子每天站在山岡上看風景,除了日月星辰和四季的變化,小房子還看到鄉村的景物随着挖馬路、開商店、蓋高樓、通地鐵……而一點一點地改變。小房子是幸運的,它經曆了一切之後,還能找回失去的快樂,但留下了一個懸念,誰能保證它永遠不會被現代文明吞噬呢?這本繪本至今依舊給予人類深深的思考。
五、創新做法,彰顯教學價值
1.讨論保護環境的做法。
師:從父母、專家、繪本中,我們汲取了知識,受到了啟發,讓我們現在來集思廣益,挑戰創新,想出可以保護環境的簡單易行的做法或者建議。(小組讨論,想出3條可以保護環境的簡單易行的做法,填寫在“保護環境錦囊妙計”表格中,時間3分鐘)
師:在這個任務中,老師給三個提示。提示一:圍繞話題想出保護環境的做法;提示二:方法具體實在、簡單易行,能方便實施;提示三:先在小組内讨論商量後,再填入錦囊妙計表中。
生1:(我們小組彙報一下,我們圍繞改善空氣質量這個主題,想到的錦囊妙計有“盡量以步代車或騎自行車”“多種植綠色植物擴,大綠地改善面積”“盡量使用無污染能源,比如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生2:(我們小組圍繞保護水資源進行了探讨,想到的錦囊妙計有“家中使用節水龍頭,細水長流避免浪費”“淘米、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沖馬桶”“養成随手關閉水龍頭的好習慣”。)
2.創新宣傳保護環境的渠道。
師:看來,我們與環境真的密不可分,大家都充分認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那麼剛才我們集思廣益得出的“保護環境小建議”,大家認為可以如何宣傳才能讓更多的人了解、知道呢?(在學校、小區等的公告欄裡進行宣傳;發朋友圈号召親友)
師:(課件出示:山、海、雨、花……美麗怡人的景色)觀山、看海、聽雨、賞花……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讓人們心曠神怡,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隻要我們每個人都真心呵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不破壞環境,那麼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幸福、美好!(播放音樂《天使》)
[教學反思]
口語交際的核心在于“交際”,實質性目的在于訓練某種情境下的理解與溝通.在現實課堂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一小部分學生能言善辯、滔滔不絕,實際上就全體學生的言語發展來看,育人效果不理想,言語發展不平衡。學會口語交際,就要讓全體學生有大量實踐練習的機會。因此,我在這個教學環節中設計借助小組内集體交流探讨,讓學生思維的智慧火花得以碰撞,創新出可操作性更強的保護環境的做法,既調動了學生表達的積極性,同時也讓一部分能力薄弱的學生有機會有興趣參與話題的交流對話。在師生對話、組内對話、小組展示、集體交流等方式中擴大訓練的參與面,反複強化訓練,不斷提升能力,增強實踐效果。學生集思廣益,想出了更為豐富多樣的宣傳渠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