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電子信息類專業排行榜

電子信息類專業排行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1 20:17:10

——摘要:電子信息類專業涉及面很廣,就業市場廣闊,社會需求量大,薪酬待遇好,而且具有發展前景,也是各類專業報考中的熱門專業。

根據2020年3月3日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工學門類中的電子信息類現有18種專業:其中,2012年目錄中有: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水聲工程、電子封裝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醫學信息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信工程及管理、應用電子技術教育;2018年新增人工智能;2019年新增海洋信息工程。電子信息類專業近年來成為熱門專業和高薪職業,下面就部分專業進行解讀。

一、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是一個較寬口徑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号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該專業和計算機、通信工程都有交叉。

1.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 概率與統計 、大學物理、信号與系統、大學英語、專業英語、電路分析、電子技術基礎、C語言、高頻電子技術、電子測量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檢測技術、網絡與辦公自動化技術、多媒體技術、單片機技術、電子系統設計工藝、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數字信号處理(DSP)技術、模拟電路、數字電路、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ARM嵌入式系統、自動控制、傳感器原理與應用、電子電工實習以及電子工藝訓練等實驗課程。

2.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方向。畢業生可以從事雷達、導航、通信、制導和空間科學與應用及航天電子信息系統等各種電子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和管理工作,或報考本專業相關學科的碩士研究生。也可從事天線、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及其應用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和管理工作,或報考本專業相關學科的碩士研究生。部分畢業生到各類應用電子技術的企業從事引進、開發、運行、維修等工作;如從事: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新能源、 計算機軟件、 互聯網/電子商務、 通信/電信/網絡設備 、 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 計算機服務(系統、數據服務、維修)等行業。

3.院校推薦。根據全國第四輪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評估結果。以下數據來源于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共有95所開設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的大學排名情況。

序号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13 北京郵電大學 A

2 10614 電子科技大學 A

3 10003 清華大學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5 1070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

6 90002 國防科技大學 A

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A-

8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A-

10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11 10286 東南大學 A-

12 90005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A-

13 90006 解放軍理工大學 A-

14 10001 北京大學 B

15 10056 天津大學 B

16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B

17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B

18 10293 南京郵電大學 B

19 10335 浙江大學 B

20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B

21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22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B

23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B

24 10617 重慶郵電大學 B

2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B

26 90039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B

27 90045 空軍工程大學 B

28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B

29 10110 中北大學 B

30 10145 東北大學 B

31 10280 上海大學 B

32 10284 南京大學 B

33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B

34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B

35 10384 廈門大學 B

36 10422 山東大學 B

37 10486 武漢大學 B

38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B

39 10590 深圳大學 B

40 10610 四川大學 B

41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B

42 10151 大連海事大學 B-

43 10183 吉林大學 B-

44 10285 蘇州大學 B-

45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B-

46 10294 河海大學 B-

47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48 10558 中山大學 B-

49 10595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B-

50 10611 重慶大學 B-

51 11646 甯波大學 B-

52 11664 西安郵電大學 B-

53 90033 裝備學院 B-

54 90038 海軍工程大學 B-

55 10386 福州大學 C

56 10459 鄭州大學 C

57 10532 湖南大學 C

58 10589 海南大學 C

59 106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C

60 10673 雲南大學 C

61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C

62 10008 北京科技大學 C

63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C

64 10186 長春理工大學 C

65 10247 同濟大學 C

66 10269 華東師範大學 C

67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C

68 10304 南通大學 C

69 10055 南開大學 C

70 10058 天津工業大學 C

71 10059 中國民航大學 C

72 10212 黑龍江大學 C

73 10246 複旦大學 C

74 10254 上海海事大學 C

75 10336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C

76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C

77 10353 浙江工商大學 C

78 10403 南昌大學 C

79 10404 華東交通大學 C

80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C

81 10533 中南大學 C

82 10559 暨南大學 C

83 10060 天津理工大學 C-

84 10143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C-

85 10216 燕山大學 C-

86 10255 東華大學 C-

87 10424 山東科技大學 C-

88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C-

89 10697 西北大學 C-

9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C-

91 10704 西安科技大學 C-

92 10730 蘭州大學 C-

93 10732 蘭州交通大學 C-

94 11845 廣東工業大學 C-

95 90059 火箭軍工程大學 C-

二、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領域,特别是微電子與光電子電路、器件、集成電路的設計與制造技術領域培養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寬廣的知識面,能夠用系統的觀點分析、綜合和處理科學技術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要培養學生寬廣的知識,良好的學習能力,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微電子與集成電路的設計與制造技術領域較紮實的理論基礎,接受微電子實踐的基本訓練,使學生具備從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開發、調測和工程應用的基本能力。

1.主要課程: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基礎物理、物理電子、光電子、微電子學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相關的信息電子實驗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各種電子材料、工藝、零件及系統的設計、研究與開發的基本能力。專業課程有;電子線路、計算機語言、微型計算機原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理論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物理電子與電子學以及微電子學等方面的專業課程。

2.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學生畢業面向微電子、測控等相關領域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從事研究和科研教學等方面工作,在公司、企業從事專用集成電路設計、電子元器件研制、測控儀器軟硬件設計和電子企業的生産管理等工作。主要從事工藝工程師、硬件工程師、電子工程師等工作。随着社會需求會逐步擴大,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總體就業前景看好。

3.院校推薦。根據第四輪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結果,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52 所,本次參評49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06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後,按學校代碼排列),請大家參照排名填報志願。

第四輪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排名

序号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614 電子科技大學 A

2 1070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

3 10001 北京大學 A

4 10003 清華大學 A

5 10286 東南大學 A

6 10013 北京郵電大學 A-

7 10246 複旦大學 A-

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9 10284 南京大學 A-

10 10335 浙江大學 A-

11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A-

12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B

13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B

14 10056 天津大學 B

15 10183 吉林大學 B

16 10293 南京郵電大學 B

17 10336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B

18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19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B

20 90002 國防科技大學 B

21 90045 空軍工程大學 B

22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B

23 10055 南開大學 B

24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B

25 10269 華東師範大學 B

2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B

27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B

28 10384 廈門大學 B

29 10486 武漢大學 B

30 10558 中山大學 B

31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B

32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B-

33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B-

34 10357 安徽大學 B-

35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36 10386 福州大學 B-

37 10422 山東大學 B-

38 10532 湖南大學 B-

39 10611 重慶大學 B-

4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B-

4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B-

42 90006 解放軍理工大學 B-

43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C

44 10080 河北工業大學 C

45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C

46 10186 長春理工大學 C

47 10212 黑龍江大學 C

48 10216 燕山大學 C

49 10280 上海大學 C

50 10533 中南大學 C

51 10617 重慶郵電大學 C

52 10730 蘭州大學 C

53 90005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C

54 10058 天津工業大學 C

55 10060 天津理工大學 C

56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57 10512 湖北大學 C

58 10536 長沙理工大學 C

59 10595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C

60 10610 四川大學 C

61 10657 貴州大學 C

62 11664 西安郵電大學 C

63 90039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C

64 10009 北方工業大學 C-

65 10075 河北大學 C-

66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C-

67 10110 中北大學 C-

68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C-

69 10285 蘇州大學 C-

70 10356 中國計量大學 C-

71 10459 鄭州大學 C-

72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C-

73 10590 深圳大學 C-

74 10697 西北大學 C-

三、通信工程專業。通信工程專業(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是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下屬的本科專業。通信工程專業培養具備電子通信、信号與信息處理、計算機通信、應用電子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電子通信與信息系統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學習電子電路理論與技術、通信系統理論與技術、信号處理理論與技術、信息處理理論與技術、信息理論和通信網方面的基礎理論、組成原理和設計方法,接受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現代通信系統和網絡設計、開發、調測和工程應用的基本能力。

1.主幹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電路分析基礎、模拟電子線路、數字電子技術、通信電子線路、電磁場與電磁波、信号與系統、數字信号處理、通信原理、信息論與編碼、移動通信、光纖通信、微波技術與天線、廣播電視發送技術、廣播電視網絡技術、數字廣播電視技術等。

2.通信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工作。主要在通信、新能源、計算機軟件等行業工作,如: 通信/電信/網絡設備、 新能源、 計算機軟件、 通信/電信運營、增值服務、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 互聯網/電子商務、 計算機服務(系統、數據服務、維修) 等行業。

3.院校推薦。根據全國第四輪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評估結果。以下數據來源于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共有95所開設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的大學,通信工程排名情況與電子信息工程相同。

四、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理工兼容、互補的專業,主要研究半導體器件物理、功能電子材料、固體電子器件,超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的設計與制造技術、微機械電子系統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技術等;要求學生具有紮實的數學、物理基礎知識和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掌握各種固體電子器件和集成電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新型微電子器件和集成電路分析、設計、制造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該專業良好的實驗技能;了解微電子技術領域的發展動态和前沿理論與技術;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善于自學,不斷更新知識;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能借助工具書閱讀該專業外文資料。

1.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及實驗、電路分析基礎及實驗、模拟電路及實驗、數學物理方法、C 語言、數字電路及實驗、信号與系統及實驗、半導體物理及實驗、固體電子學、微電子器件、微電子集成電路、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電子設計自動化、集成電路CAD、微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和集成電路工藝實習等。

2.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方向。畢業生去向是報考微電子學、固體電子學、通信、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研究生,到集成電路制造廠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以及通信和計算機等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從事開發和研究工作。

3.院校推薦。根據全國第四輪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結果,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與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評估結果相同。可以參照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結果填報志願。

五、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以理工融合為特色,依托學科為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将來在光電信息處理、光電子學、電子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産品設計和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

1.主幹課程:電路原理、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通信原理、信号與系統、數字信号處理、微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軟件技術基礎、物理光學、應用光學、信息光學、光電信息工程、信息處理基礎、光電檢測技術、近代光學量測技術、傳感器原理、激光技術、光纖通信、光電子學、數字圖像處理等。

2.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從事電子、電機、品質控制、市場推廣、程序編寫及教育等行業工作。畢業生亦可進一步在科學或工程學等範疇深造,獲取更高的學位。光電信息技術是由光學、光電子、微電子等技術結合而成的多學科綜合技術,涉及光信息的輻射、傳輸、探測以及光電信息的轉換、存儲、處理與顯示等衆多的内容。光電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各行各業。近年來,随着光電信息技術産業的迅速發展,對從業人員和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因而對光電信息技術 基本知識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3.院校推薦。根據全國第四輪光學工程學科評估結果,共有57所開設光學工程學科的大學排名情況,比較好的學校有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大家可以參照下面排名填報志願。

全國第四輪光學工程學科評估結果

(以下數據來源于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序号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335 浙江大學 A

2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A

3 10056 天津大學 A

4 90002 國防科技大學 A

5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A-

6 10186 長春理工大學 A-

7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8 10614 電子科技大學 A-

9 10003 清華大學 B

10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B

11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B

12 10055 南開大學 B

13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B

14 10285 蘇州大學 B

1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B

16 10293 南京郵電大學 B

17 10590 深圳大學 B

18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B

19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B

20 10246 複旦大學 B

21 10284 南京大學 B

22 10286 東南大學 B

23 10610 四川大學 B

24 1070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B

25 10013 北京郵電大學 B-

26 10075 河北大學 B-

27 10356 中國計量大學 B-

28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B-

29 10422 山東大學 B-

30 10558 中山大學 B-

31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B-

32 10702 西安工業大學 B-

33 10108 山西大學 C

34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C

35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C

36 10216 燕山大學 C

37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38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C

39 10559 暨南大學 C

40 10611 重慶大學 C

41 10295 江南大學 C

42 10299 江蘇大學 C

43 10320 江蘇師範大學 C

44 10384 廈門大學 C

45 10385 華僑大學 C

46 10406 南昌航空大學 C

47 10486 武漢大學 C

48 90006 解放軍理工大學 C

49 10060 天津理工大學 C-

50 10152 大連工業大學 C-

51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C-

52 10332 蘇州科技大學 C-

53 10357 安徽大學 C-

54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C-

55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C-

56 10681 雲南師範大學 C-

57 10697 西北大學 C-

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培養具備微電子材料與工藝技術、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磁兼容技術、系統封裝設計以及多芯片組件設計等多方面的知識,能夠在集成電路設計、微電子器件與集成系統領域從事研發、設計、制造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集成電路生産企業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集成電路工具的研發、電路系統開發等工作,也可從事相關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1.主要工程。 本專業設置的主要基礎課包括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離散數學、大學物理、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集成電路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

2.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到國内外各通信、雷達、電子對抗等電子系統設計單位和微電子産品的單位從事微電子系統的研發設計。中國集成電路産業處于飛速上升期,不僅缺乏技術型人才,而且對領軍人才的渴求更高。國家集成電路産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加強人才培養,着力發展芯片設計業,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産業發展推進綱要》進一步指出,要着力發展集成電路設計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另外,中國集成電路産業核心技術缺失、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但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專業人才儲備數量少,中高級人才缺口很大

3.院校推薦。開設有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以下是大學生必備網為大家整理的開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的大學名單彙總,總共約28所學校,排名不分先後,供大家填報志願時參考。

序号 院校名稱

1 天津大學

2 大連理工大學

3 哈爾濱理工大學

4 南通大學

5 合肥工業大學

6 華僑大學

7 山東大學

8 濟南大學

9 深圳大學

10 電子科技大學

11 西安理工大學

12 西安郵電大學

13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14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15 天津理工大學

16 黑龍江大學

17 蘇州大學

18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19 廈門大學

20 福州大學

21 青島科技大學

22 華中科技大學

23 重慶大學

24 重慶郵電大學

25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6 廣東工業大學

27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28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七、醫學信息工程。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計算機技術及信息科學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能在醫學信息系統及集成、數字醫療及其他信息技術領域從事研究、設計、應用、開發和管理的理工醫結合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需具備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有關的較為寬廣的理論知識,受到醫學信息系統相關的工程能力的訓練,能在醫學信息工程、數字醫療及相關領域從事研究、設計、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

1.主要工程:計算機科學、醫藥學、電路、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信号與系統、數字信号處理、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微機原理及應用、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技術、生理解剖、醫學信息、醫學傳感檢測、醫學儀器、醫學信号及圖像、生物系統及建模、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控制系統等 。

2.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就業方向和前景。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到醫療衛生部門、醫療器械設計與生産部門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各類信息系統和計算機軟件系統的應用、設計、開發、維護和評測等工作;也可在醫藥研究機構、醫藥高等院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主要面向電子信息和醫學信息類的科研院所、醫藥衛生單位、生物醫學電子信息企業等,從事科研、開發、應用設計制造及設備管理和銷售等方面工作。

中國有十四億人,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随着時代發展,醫藥系統信息化更是大趨勢,目前的中小醫院這點還十分不完善,系統很落後,改造系統正需要這樣的人才。

3.院校推薦。全國共有9所開設了醫學信息工程專業的大學參與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排名第二的是廣州中醫藥大學,排名第三的是浙江中醫藥大學,以下是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大學排名列表,考生可以參照下面排名填報志願:

大學排名 學校名稱

1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2 廣州中醫藥大學

3 浙江中醫藥大學

4 遼甯中醫藥大學

5 四川大學

6 甘肅中醫學院

7 成都中醫藥大學

8 南京大學

9 湖北中醫藥大學

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一個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軟硬件技術相結合、寬口徑、主要面向未來信息産業人才市場的專業,要求學生具備過硬的理論知識,熟練地掌握電路設計軟件和電子器件的使用,具備較強的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和實際技術能力,以及将理論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的能力;該專業旨在培養該領域内從事電子與通信領域相應的新産品、新技術的研究,電子系統、信息系統等的設計、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1.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課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原理、電子線路、數字電路、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基礎等。

2.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繼續攻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專業研究生和軟件工程碩士。學生畢業後可以到國内外衆多軟件企業、國家機關以及各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部門、教育部門等單位從事軟件工程領域的技術開發、教學、科研,從事各種電子産品與設備的裝配、調試、檢測、應用、維修技術工作,還可以到一些企事業單位一些機電設備、通信設備及計算機控制等設備的安全運行及維護管理工作。

3.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比較不錯的大學推薦。下列排名不分先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山東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上海大學、蘭州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重慶理工大學、四川大學等。

九、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專業。以培養掌握人工智能理論與工程技術的專門人才為目标,學習機器學習的理論和方法、深度學習框架、工具與實踐平台、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語音處理與識别技術、視覺智能處理技術、國際人工智能專業領域最前沿的理論方法,培養人工智能專業技能和素養,構建解決科研和實際工程問題的專業思維、專業方法和專業嗅覺。

1.主幹課程。⑴認知與神經科學課程群: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基礎、人類的記憶與學習、語言與思維、計算神經工程。⑵人工智能倫理課程群:《人工智能、社會與人文》、《人工智能哲學基礎與倫理》。⑶科學和工程課程群: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腦科學、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信息科學等相關學科的實驗科學家和理論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尋找人工智能的突破點,同時必須要以嚴謹的态度進行科學研究,讓人工智能學科走在正确、健康的發展道路上。⑷先進機器人學課程群:《先進機器人控制》、《認知機器人》、《機器人規劃與學習》、《仿生機器人》。⑸人工智能平台與工具課程群:《群體智能與自主系統》《無人駕駛技術與系統實現》《遊戲設計與開發》《計算機圖形學》《虛拟現實與增強現實》……。⑹人工智能核心課程群:《人工智能的現代方法I》《問題表達與求解》、《人工智能的現代方法II》《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

2.開設院校推薦。2018年4月,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引領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并研究設立人工智能專業,進一步完善中國高校人工智能學科體系。2020年3月3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在新增備案本科專業名單中,“人工智能”專業新增最多。目前有180所高校都新增了“人工智能”專業。此外,“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醫學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等智能領域相關專業,也同樣是高校的新增備案和新增審批本科專業名單中的熱門。

北京: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建築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

天津:天津大學 、南開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

河北:河北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師範大學等。

江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常州大學南京工程學院等。

山西:中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師範大學等。

遼甯: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沈陽建築大學、沈陽大學、大連交通大學等。

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齊齊哈爾大學等。

吉林:吉林大學、長春師範大學、長春大學等。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 同濟大學、複旦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

浙江:浙江大學、浙江财經大學、溫州大學、浙江科技學院等。

福建: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州大學、福州師範大學等。

山東:山東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财經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

湖北: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湖北師範大學、武漢工程大學等。

四川: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财經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

重慶: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交通大學等。

陝西: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

甘肅:蘭州大學等。

安徽:安徽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安徽工程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安徽财經大學等。

江西:南昌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理工大學、東華理工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

河南: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中原工學院、河南師範大學等。

湖南: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工程學院、湖南工業大學、南華大學等。

廣東: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

貴州: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等。

3. 發展前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迅猛,中國政府也高度重視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産業規模将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産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能項目中,中國占據51%,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儲備,中國卻隻有5%左右,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超過500萬。雖然中國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但總體上缺乏人工智能的基礎教學能力,高校在獨自培養具有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上有所欠缺。

十、海洋信息工程。海洋信息工程專業是2019年教育部批準新開設的專業。海洋信息工程專業是利用聲、光、電、磁等信息載體,實現對海、在海、為海觀測、探測和監測的新興工科專業,主要探索與研究海洋信息源機理和物理場規律、科學先進的認知途徑、前沿深入的信息挖掘處理與應用方法以及在此基礎上研制相關的海洋信息傳感器、計量裝置和處理與決策系統。

該專業着重培養适應現代化建設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優良的思想品質、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具備海洋物理與信息感知、海洋傳感器與海洋信息獲取、海洋探測技術與系統和海洋信息傳輸與處理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能在海洋科學研究、海洋信息技術開發應用、海洋信息系統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複合型技術人才。

哈爾濱工程大學是中國高校首個開設海洋信息工程專業,為滿足海洋信息學科群對後繼新興工科專業人才的需求;哈爾濱工程大學在船、海、核領域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學科優勢,是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哈爾濱工程大學積極響應落實海洋強國戰略,重點規劃建設主要學科群之一——海洋信息學科群。

  随着中國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一大批企業、科研院所和單位進軍海洋相關研究領域,中國對海洋信息工程領域科技人才需求大幅增長。     

電子信息類專業排行榜(電子信息類專業解讀)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