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敬蘇州美專建校百年,“江南如畫滄浪遠眺——全國油畫名家寫生邀請展”近日亮相蘇州美術館。由中國油畫學會主辦的此次展覽,共展出全國油畫名家寫生作品48幅。
2015年“江南如畫——中國油畫作品展”永久落戶蘇州美術館,每兩年舉辦一次展覽,迄今已舉辦了四屆,曾榮獲文化部優秀展覽項目的殊榮,成為當代中國油畫展覽的一個重要品牌。不斷提升展覽的質量和水平,凸顯江南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已經成為這一品牌展覽的共識與追求。
周建捷《滄浪遠眺》
今年正值江南堪稱“中國現代藝術教育策源地”之一的著名美專——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迎來建校百年。其主要創始人顔文樑先生與友人于1919年發起的“蘇州美術畫賽會”,是中國早期全國性美術作品展覽和中國美術發展史上的一段佳話。該賽會所主張的“提倡畫術、互相策勵、僅資浏覽、不加評判”以及“海納百川、平等自由、鼓勵多元”的辦展原則,無不顯示出先輩們對藝術的虔誠與摯愛。以顔文樑先生為代表的、從滄浪亭畔走出的油畫家們,以嚴謹堅實的畫風踐行和傳播着寫實油畫的真谛,并在藝術實踐中,滿腔熱情地融入本土文化的精神與品格,其發展路徑和成就顯而易見,宛如清澈的滄浪之水,臨流使人意遠。
張祖英《紅雲下的朱家角》
為了推動“江南如畫——中國油畫作品展”學術研究的深度開展,蘇州美術館适時推出了“江南如畫 滄浪遠眺——全國油畫名家寫生邀請展”。展覽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由中國油畫學會邀請聞立鵬、許江、張祖英等21位全國油畫名家參展,展現當今活躍在油畫創作領域名家作品的風采,其中張祖英正是上海的油畫名家,此次帶來的作品《紅雲下的朱家角》亦頗具海派風情。二是由江蘇省油畫學會組織部分“江南如畫”展獲獎作者和省内油畫家,赴蘇州滄浪亭、耦園、拙政園現場寫生作畫,在尋覓蘇州美專足迹的同時,再度領悟江南如畫的文脈精神,并為展覽提供作品。
陳世甯《藕園俯瞰》
參展畫家南通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周建捷,展出了兩幅主題寫生作品《滄浪遠眺》。他表示,對蘇州美專有着特殊的情感,“我就讀的是蘇州工藝美校,校訓是由顔文樑先生手書,先生的事迹一直感召着我,此次創作帶着一種朝聖的情感。”
陳金柳《賞藤觀舫寫耦園》
“戶外的高溫一點不影響大家創作的熱情,大家都将自己藝術的思緒融入作品中,我就在這次寫生中創作了《運河文脈.古園新景十二》《賞藤觀舫寫耦園》等作品。”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陳金柳告訴文彙記者,在他的作品中,園林的各種元素被解構後重組,形成獨屬于他的“園林話語”,雖然與寫實繪畫大相徑庭,觀衆也能在其中感受到園林的光影之美。
丁一林《溪流》
“為了時刻保持‘下筆如有神’的狀态,四年來我和會員們堅持每周寫生一次,一畫就是一整天。”蘇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錢兆峰說,“這次寫生讓我在尋覓蘇州美專足迹的同時,再度領悟了‘江南如畫’的文脈精神。”
同樣參與本次現場寫生的吳小非是2021顔文樑藝術獎的獲得者,1994年出生于蘇州的他選擇的寫生場景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也是他兒時常去的滄浪亭。滄浪亭造園藝術與衆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于園外。園内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畫家以表現主義的手法記錄下一束光射在山石的瞬間。
吳小非《滄浪亭寫生》
“寫生是美術教育、造型訓練最主要得一種教學形式,也是畫家最需要和自然交流的一種形式。自然瞬時的變化都會影響藝術家的感覺,一陣清風、一聲鳥鳴都會對影響着藝術家畫面的用筆和賦彩,寫生的作品是鮮活的。顔文樑先生大部分作品都是寫生的。此次展覽也是對先輩們對藝術的虔誠與摯愛精神的緻敬。”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副主任,蘇州美術館副館長楊文濤說。
錢兆峰《入夏》
作者:範昕
編輯:許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