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貴族與平民,沒有道德含義。
《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盡管也殘留着社會地位上的區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會地位的标準,而以“德行”作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區别。
雖然一些“君子”常被人譏笑為“僞君子”,但這并不影響君子這一詞的美好内涵,我們做人、教育影響别人,都應該朝着君子之德的方向努力;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在生活中更要近君子,遠小人。
那麼,君子和小人究竟如何區分呢?孔子告訴我們十條标準。下面和趣曆史小編一起去看看。
第一,看胸襟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釋義: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感悟:君子無論和什麼人交往都能以公正之心對待衆人,一視同仁,不拉幫結派;小人卻總是喜歡和自己相近的人結成小圈子,排斥異己,結黨營私。
第三,看标準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釋義:君子看重的是道義,而小人看重的卻是利益。
感悟:當遇到問題,或者面臨選擇,君子會首先以道義的标準去衡量,最後做出選擇;而小人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獲利,這是君子和小人思考問題或者做選擇的時候的最大區别。
第四,看是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釋義: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别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感悟:品德高尚的君子有仁愛之心,凡是别人的事情符合道義的,君子不僅樂見其成,更願意力所能及地幫助别人達成美好的目标,促成别人的進步、成功。但如果是不合道義的,違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君子一定不會成人之惡,為虎作伥。
第五,看言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釋義:君子能夠以道義包容不同的意見和想法,營造和諧的氛圍;小人習慣于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論,但卻心口不一。
感悟:君子能夠容忍不同的想法、意見,并且不會隐瞞自己的不同觀點,與人赤誠相見、肝膽相照。營營苟苟的小人卻不是這樣,他們或是隐瞞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想,陽奉陰違。表面上迎合别人,順從别人,但是卻心懷鬼胎,甚至想着算計别人。
第六,看氣質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釋義: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驕傲,小人驕傲而不泰然自若。
感悟: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教我們“主要看氣質”。君子莊重,心境平和,氣定神閑,沒有驕矜之感;小人傲慢、自大,帶有攻擊性,充斥着驕矜的氣息。
第七,看志向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釋義:這句話有多種解釋。一說君子日日長進向上,小人日日沉淪向下;一說君子徇天理,日益高明,小人徇人欲,日益污下。一說君子追求高層次的通達,小人追求低層次的通達;一說君子上達達于道,小人下達達于器。
感悟:古人說,志當存高遠。做人兩個方向,一個向上,所謂“上達”,一個向下,所謂“下達”。向上即是向善,不斷改正錯誤,追求道義;向下即是不知改過,不知修身養性,日見其頹廢。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向上走總是困難的,要付出很多努力;向下走很容易,但結果卻是毀掉了自己。
第八,看追求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釋義:君子所思考和憂慮的是德行,小人所思考和憂慮的是田宅祿位;君子所思考的是不能觸犯法律,小人所思考的卻是如何獲得利益。
感悟:君子安分守法,小人則唯利是圖,雖蹈刑辟而不顧。君子和小人所思考和憂慮的東西都不一樣,所采取的行動自然也就不一樣,最終的結果更是天壤之别。
第九,看人品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釋義:孔子說:“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感悟:出了問題、有了矛盾,君子有自我反省、自立自強的特質,君子總是先反省自己的做法,尋找自我的不足,從而改正缺點不斷進步。而小人則正好相反,從來不會檢讨自己,總是把錯誤和責任推給别人,對别人求全責備,自然不會有進步。
第十,看抉擇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釋義:君子走投無路時,仍然堅持原則;換了是小人,就胡作非為了。
感悟:能否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仍然堅持原則和底線,不僅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别,也是真君子和僞君子的區别。越是在最艱苦的環境中,越能看出一個人的本質。
免責聲明:以上内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