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手機紅外拍攝

手機紅外拍攝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02:57:03

前段時間發布的一把新手機的新功能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在運用它相機的某款濾鏡的情況下,能夠拍出透視效果。各大數碼博主紛紛下場測評,發現它真的能看到遙控器、手柄等内部結構。許多人都留言表示對這項功能侵犯隐私的擔憂。于是,廠家出來回應,表示這項新功能隻是存在已久的紅外攝影,并表示将通過軟件升級禁用這項新功能。那麼,為什麼紅外攝影能達到透視的效果呢?

手機紅外拍攝(手機新功能引發的風波)1

17世紀中期,牛頓做了個光學實驗,他用三棱鏡把太陽的白色光分解成了七種顔色。于是,我們知道複色光是由許多單色光組成的。到了現代,我們知道牛頓光學實驗隻是可見光的部分,它們的波長大概在380-760納米之間。然而,在人類眼睛可見的範圍之外,波長更短的還有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等,波長更長的有紅外線、無線電波等。而我們所要讨論的紅外攝影利用的光就是紅外線。

手機紅外拍攝(手機新功能引發的風波)2

紅外線的特性

紅外線的波長在760納米到1毫米之間,如果細分的話,它又可以分成近紅外線、中紅外線、遠紅外線和極遠紅外線。任何物體都會發出熱輻射,根據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地球上的大多數物體都會發出紅外線輻射。溫度越高,它的波長也就越短。因此,我們的眼睛其實也都會接收到紅外線,隻是我們無法識别而已。所以,如果我們使用紅外線傳感器,把它接收到的紅外線轉化為人類能識别的可見光,那麼我們在夜晚黑暗的情況下看清楚物體的樣貌。這就是紅外攝影的成像原理。

手機紅外拍攝(手機新功能引發的風波)3

紅外線還和溫室效應有着極大的關系。當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之後,一部分能量會被地球所吸收,另一小部分被地球給反射回太空。根據美國宇航局的數據,地球的反照率大約為33%,也就是說地球隻吸收太陽光能量的67%。當然,地球也在向外輻射能量,它也會以紅外線的形式向太空輸出能量。當攝入的能量和輸出的能量相平衡時,地球的溫度就會趨于穩定。但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會吸收地球表面輻射的紅外線,導緻能量無法散出,攝入的能量大于輸出的能量,地球的溫度就急劇上升。

除了上述的特性之外,紅外線還有一項“透視”效果。從理論上來講,波長越短穿透力越強,而紅外線波長較長,穿透能力應該很差才對,為什麼還有透視能力?這就不得不提光的衍射:當光在行進的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的時候,它就會繞過障礙物繼續傳播。當障礙物的尺寸小于光的波長時,這一效果更好。由于紅外線的波長較長,所以它更容易發生衍射産生“透視”效果。

手機紅外拍攝(手機新功能引發的風波)4

紅外相機可以透視?

地球上的一切無時無刻的在輻射紅外線,那麼我們使用相機拍照的時候為什麼不能體現出紅外線的效果呢?為了使拍攝得到的影像更接近人眼的效果,廠家在相機的感光元件前安裝了一個紅外濾鏡,它可以過濾掉進入相機的紅外線。而紅外相機則正好相反,它必須要使更多的紅外線進入相機,并阻止盡可能多的可見光進入。

手機紅外拍攝(手機新功能引發的風波)5

那麼,隻要是紅外相機就一定能拍出透視效果嗎?答案是否定的。紅外相機成像的質量取決于它接收到紅外線的量。根據斯特潘-玻爾茲曼定律,物體輻射的能量密度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而人體的溫度相對來說是較低的,因此它輻射出的紅外線量很少。再加上能量随着距離的平方而減少,考慮到拍攝的距離,進入相機的紅外線可謂是少的可憐。因此,想要拍攝出透視效果,相機離物體的距離要靠的較近,網上的一些透視圖也是如此。

手機紅外拍攝(手機新功能引發的風波)6

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材料的問題。前面說過産生衍射較好的效果是障礙物比波長要小,因此合适的材料對透視效果很重要。紅外線對化纖類衣物的穿透效果較好,但是對其它材料來說就無此功能了。網上的一些透視圖除了這些面料的衣服之外,并沒有更多的案例來證明它的透視效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