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相信很多女生應該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永遠覺得護膚品不夠用,然後就會一直在囤貨,特别是遇到打折有活動的時候,一下子買了很多,可是很多産品都到了保質期了,才發現還在箱子底下呢,所以最近很多小夥伴找到我,問我過了保質期的護膚品,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
保質期和開瓶保質期的區别
這裡有兩個經常容易被混淆的概念:保質期vs.開瓶保質期。
1.保質期(Expiration Date):
是指化妝品在規定的儲存條件下可保持質量的期限。在此期限内,化妝品的各種數據應符合産品标準(spec)和标簽中所規定的品質。
配方師們在做産品研發時會對最終要上市的配方做很嚴格的穩定性測試,就是為了确保在保質期内的各項指标都在spec之内。
☉ 化妝品保質期有多長?
多數護膚品的保質期在3年左右。如果是無水配方(比如很多口紅和眼影),一般來說保質期更長一些,國外某些品牌甚至可以達到5年。還是要根據具體産品配方具體分析。
有些品牌會标注生産日期同時标注保質期,有的則隻标注限期使用日期,在看的時候需要仔細。
☉ 包裝盒丢了怎麼看保質期?
不小心把外包裝扔了找不到保質期信息了也不用慌,一般産品内包裝上有特殊的生産批号,可以推算出生産日期。
對于這些特殊“密碼”的解讀,每個大集團都有自己的特定規則,這裡就不跟糖精們細說了(說太多容易混淆),直接丢最簡單的方法:
☉ 用可以查詢批号的app來查看。
☉ 如果懶得安裝app,直接拿出微信找到“搜一搜”,輸入“化妝品批号查詢”,跳出來的小程序可以按照護膚品牌分類查詢出生産日期保質期,很方便,可以作為參考。
2.開蓋保質期(Period After Opening):
是指産品首次開蓋使用之後還可以繼續使用的時間段。這裡所謂的開蓋是一個泛指的概念,無論是裝在罐子裡的膏霜或者真空泵裡的乳液、精華的滴管,隻要産品從這個包裝中被挖出、泵出或者滴出,接觸到過空氣就算是開蓋了。
一般開蓋保質期會在包裝背面以如下圖标來表示,一個打開的蓋子和相應的數字代表幾個月,是不是很生動形象。
多數的國際品牌包裝上都可以找到這個标識,國内目前沒有明确法規要求強制标注開蓋保質期,但是可以看得出越來越多的品牌已經開始在包裝上标注開蓋保質期了。
⚠️ 由于開蓋使用之後大大增加了與空氣和細菌的接觸可能,所以開蓋保質期一般比保質期要短很多。
現在你可以随便拿起手邊正在用、或者還沒開封的産品,來對照着剛才講的兩個概念檢查下。如果有的産品已經過期了或者過了開蓋保質期怎麼辦?别慌,接着往下看。
過期的護膚品怎麼辦
1.過保質期一段時間但是沒有開蓋使用過的護膚品
☉ 方法一:正常使用,盡快用完
如果開瓶後,确認沒有出現分層或者嚴重異味等穩定性問題,一般是可以繼續使用的,但是一定要盡快。這一類産品的安全風險相對較小,不太會出現微生物污染的風險。
☉ 方法二:“降級”當做身體護理用
如果還是不放心,那麼可以把面部的護膚品用來塗手、腳、手肘、膝蓋等部位,這些部位本身不容易過敏或者角質較厚,同時容易粗糙或暗沉,如果能被平時都舍不得用的面部美白精華強化護理一下應該會效果驚人(不信你就試試)。
另外,洗面奶也可以用來做沐浴露,反正配方都是差不多,而且是洗去型産品,風險更小。
2.還在保質期内,但是過了開蓋保質期
☉怎麼判定:這個其實比較難判斷,因為多數時候我們不太能準确記得某一款産品具體是什麼時間開始使用的,或者有的産品沒有明确标注開蓋保質期。
一般如果你一直持續在使用同一款産品是不太會有這個風險的,但是如果某一天你在梳妝台的角落忽然發現:啊!原來我還有這款産品啊!這就危險了。
☉如何解決:首先,按照包裝的形态評估一下使用風險:
真空泵類包裝:相對污染風險小,因為内部真空可以隔絕空氣并且不會直接與手接觸。
需要用手直接蘸取類的包裝(敞口罐裝産品):污染的風險較大,如果哪次用完還沒蓋嚴,那就更危險了,所以建議平時使用時用幹淨的刮勺來取産品。
滴管類精華:平時也盡量不要讓滴管頭碰到外界物品減少污染風險。
再次确認,這些有風險包裝産品是否已經出現類似分層、結塊、出油、異味等形狀改變的情況,如果有,趕緊扔掉!如果沒有,視這個産品有多貴你有多舍不得,參照第一條來處理。
3.過了保質期也開蓋使用過了
☉如何解決:建議最好不要繼續用了,你不知道它在這開蓋的2-3年間經曆過什麼,潮濕、高溫、暴曬都有可能,這些大概率已經變質了的産品很容易給皮膚帶來過敏等潛在爛臉風險,并且由于性狀很可能已經改變了,該有的功效也無法達到,還是不要讓你身體的任何一個部分來承擔這個風險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