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老人都要給孫輩們派發紅包,給多給少都是心意,但姥姥和奶奶之間卻總是暗自較勁,給孩子的紅包數目也明顯不一樣,難不成外孫和孫子真有區别?
寶媽喬娜這次回娘家,姥姥偷偷塞給孩子一個大紅包,她不想收,但媽媽卻說,你趕緊收下,等到來拜年的時候,我再給孩子200,跟你哥的孩子一樣,可千萬别說漏嘴了。
喬娜隻能默默收下,回到家一看,紅包裡躺着一千塊錢,孩子已經六歲了,知道那是給她的壓歲錢,就鬧着要媽媽給她存起來。去婆婆家吃飯的時候,孩子不小心說漏嘴,說姥姥給了她一千塊紅包,婆婆的臉色就有點不好看了,因為她每年都給孫女200塊。
喬娜有心解釋一下,但轉念一想,奶奶每年都給孩子200塊,這都多少年沒變過了,倒是姥姥每年都給孩子漲紅包,孩子說漏嘴也是好事,讓婆婆好好想一想,别嘴上說疼孩子,卻遲遲行動不起來,親孫女又怎麼樣,還不如外孫吃香呢。
姥姥給孩子的紅包,為什麼比奶奶多?咋一看,這好像是一個僞命題,也較容易挑起奶奶們的不滿,誠然,不是所有的奶奶給的紅包都比姥姥少,甚至有些奶奶給得更多,但多數家庭中,姥姥給紅包确實更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奶奶先給,姥姥後給
過年了,孩子随着父母去爺爺奶奶家團聚,老人給紅包的順序就是爺爺奶奶先給,姥姥姥爺後給,這種情況下,姥姥姥爺提前知道對方給了多少紅包,再給紅包的時候,就會加一些,倒不是為了把對方比下去,而是讨個好彩頭,不想讓孩子失望,也是為了女婿着想,疼孩子就是疼大人,顯示着地位的不一般。
姥姥給紅包是為了女兒
傳統的家庭中,老人都會把最優質的資源傾向于兒子,給兒子買房買車,給女兒的也隻有一份嫁妝,但在平時的盡孝中,女兒細心體貼,為父母付出良多,父母心存感激,也會多疼一些孩子,用這種方法反饋給女兒,歸根結底,是不想女兒太吃虧,在瑣碎的事情上,讓女兒有平衡感,感受到父母的愛。
姥姥帶娃的原因
過去是奶奶帶娃,忙一年到頭了,小輩給長輩發紅包以示感謝,奶奶給孫子的紅包也就是讨個彩頭,其實沒有多少錢,因為老人也有考量,家裡的大頭都花在了兒子身上,還在乎給小孩子多少錢嗎?
但現在,姥姥帶娃越來越多,對孩子的感情加上對女兒的感情,可謂是親上加親,給的紅包自然也就更多了。
彰顯女兒的家庭地位
小孩子懂什麼呀,給他一百還是一千,也隻是一個概念而已,但對于父母就不一樣了,姥姥給的紅包多,首先說明疼愛孩子,女婿心裡美滋滋的,其次,也說明娘家人重視女兒,不重男輕女,試想,姥姥給的紅包比奶奶還要少,女兒大包小包往家裡拎的時候,老公是什麼滋味?
雖說如今女人要經濟獨立,疼父母跟另一半無關,但兩個人齊心協力孝順兩邊的父母,是不是更好?所以,姥姥給紅包,跟奶奶給紅包,意義又不一樣,裡面的門道可多着呢。
孫子和外孫到底一樣嗎?孫子和外孫當然不一樣,一個是兒子的孩子,一個是女兒的孩子,孫子是跟自己的姓,将來繼承的是自己的家族,女兒的孩子跟女婿一個姓,人家将來如何跟自己無關,唯一的聯系就是女兒。
但随着時代的發展,無論是外孫還是孫子,對老人的意義又有什麼變化呢?
彤彤是家裡的老大,跟弟弟相差了七八歲,女兒今年五歲了,弟弟還沒有結婚呢,每年給紅包的時候,姥姥都是比奶奶給得多,有一次彤彤就跟媽媽說,每次不用給孩子這麼多,他奶奶也不給這麼多呢。
可是媽媽卻說,趁着你弟弟沒結婚生孩子,我能多給就多給,以後有了孫子也就沒有辦法了,兩邊孩子隻能一樣多,到時候給多少就接多少,給少了也别有意見。
小麗是個二胎媽媽,每年婆婆給孩子紅包都是一人300,但給大姑姐家的孩子是500(大姑姐隻有一個孩子),婆婆怕小麗有意見,有一次單獨跟她說,你姐為家裡做了很大的貢獻,平時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樣也不少買,我這麼說也不是攀比你,但家裡的房子車子都是你和小強(小麗老公)的,所以給你姐家的孩子壓歲錢多一些,平時多疼他家孩子一些,你也别争,你姐是明面上沾光,背地裡吃虧,而你們正好相反。
其實,爺爺奶奶疼孫子不在于給紅包多少,但對于外孫就不一樣了,紅包多少也更有講究,所以從給紅包這個層面來說,外孫可能比孫子更沾光。
但這并不說明爺爺奶奶為孫子的付出就少,他們平時為兒子一家做出了更多的奉獻,一家人更實實在在。但對于女兒的疼愛可能也隻能體現在疼外孫這件事上,多給一些紅包也就可以理解了。
話又說回來,疼孫子也好,疼外孫也好,老人又能在他們身上獲得多少回報呢?隔輩親卻享受不到隔輩的孝順,靠的還是子女,所以我們不應該糾結這些,力所能及地盡到孝道,也不要去計較老人給了孩子多少紅包,一家人快快樂樂才是過年的真正含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