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爆火爆笑的綜藝《青春環遊記》,今年又開播了,最新一期的節目,賈玲、楊迪等嘉賓去到了沈陽,作為沈陽人嘉賓之一汪蘇泷更是在社交平台上推薦了自己的家鄉和家鄉美食沈陽雞架,還有楊洋、範丞丞的沈陽粉絲也紛紛“隔空”喊話,推薦他們一定要去吃雞架。可見雞架在沈陽人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在美食紀錄片《宵夜江湖》中,将沈陽定義為“雞架消耗量最大的城市”,沈陽人每年要消耗掉全國一半的雞架,這種兩塊錢成本的食材,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俗話說“最香莫過骨邊肉”,就雞架本身來說,靠近骨頭或是骨頭縫裡的肉,連同一些筋膜,嚼起來比整塊的肉更有肉香味,雞架上的肉相比雞胸肉和雞腿肉的脂肪也更高,所以沈陽人愛它也是有道理的。而關于雞架與沈陽人是如何結緣的衆說紛纭,有的說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企業改制很多工人失業下崗,當時養雞業發達,雞架作為最便宜的雞肉邊角料廣受喜愛,兩塊錢就能買上好幾個。後來即使生活條件好了,沈陽人也沒有舍棄這種獨特的美味,雞架也被吃出了多種花樣,那麼就盤點一下沈陽人到底是如何吃雞架的。
水煮雞架是雞架最簡單的烹饪方法,僅僅是簡單的煮,沈陽人就能吃得十分“得勁兒”。要說起這煮雞架,就不能不提到飯店老四季,一份雞架、一份抻面就能滿足老沈陽人的胃。剛出鍋的整個雞架,将其拆開放在盛有香菜和榨菜的盤上,淋上香醋和一大勺辣椒,抓勻直接上手啃食,酸辣“點燃”味蕾,雞肉的原汁原味緊跟其後,雞架啃完一碗抻面也就着下肚,隻剩下舒服和滿足了。
熏雞架的烹饪步驟相比水煮就複雜得多了,先将雞架進行鹵制,鹵過的雞架再放入旺火中進行熏烤,比煮制的雞架多了幾分煙火味。熏好的雞架還要靠拌,糖、醋、辣椒、香蔥、香蔥、花生等抓拌後,就是東北人最好的酸甜口,入嘴後酸甜味散去,熏鹵的鹹香味才是這熏雞架的靈魂,買上一份帶回家都足夠吃上半個多小時。
多次上過美食紀錄片的烤雞架,可以稱得上沈陽燒烤得“靈魂”,焦炭、鐵架放上新鮮的生雞架,高溫的炭火,催發出雞架内的所有油脂,油脂包裹着雞架剩餘的嫩肉,烤至變色,撒上一把白糖和各種燒烤料,外焦裡嫩,骨子裡都透出了香氣,蜜汁般的味道滋潤了忙碌一天而疲憊的心。
沈陽的炸雞架分為兩種,一種整隻腌好的雞骨架直接下鍋,另一種雞架被分解成小塊,腌好串上竹簽,也叫QQ雞架。雞架被放入翻滾的油鍋,油的香氣浸入雞架,肉汁被緊鎖在雞架裡。炸好的雞架再噴上一遍醋,神奇的是絲毫吃不出醋的酸味,入口隻有香甜和雞架的焦香酥脆,學生時代放學後連啃幾串QQ雞架都不過瘾。
炒雞架則分為糖炒和辣炒。沈陽人的辣炒雞架,不吃辣的人也不必直接略掉,畢竟東北的辣不像四川、湖南、江西那麼“來勢洶洶”,東北的辣可以忽略掉,完全是來襯托甜香的。糖炒雞架更是暴露了東北人是如此偏愛酸甜這種口味,雞架倒入鍋中大火爆炒,翻炒中就給雞架完美裹上了一層濃郁的醬汁,色澤也許不太靓麗,但甜辣鹹香一味不差,來上一份米飯就是東北人的那句“嘎嘎香!"。
雞架被放入帶有雞油的兩塊漆黑的鐵闆内,滋啦滋啦的響聲,是高溫和雞架的“搏鬥”,鐵闆的溫度直接将雞架煎烤到位,剛做好的雞架冒着縷縷熱氣,撒上孜然、辣椒粉,來上一口滿是肉的焦香甚至連骨頭都已經酥了,雞架多餘的油脂也被煎出,相比炸制的還少了些許油膩。
沈陽人吃雞架的方法也不止以上幾種,還有烀雞架、醬雞架、雞架粉等等烹饪方式及搭配。要說哪家的雞架做得最好,那一千個沈陽人心中可能有一千家雞架店,可能最愛的那一口就在自家樓下,不論好壞喜歡就行。關于沈陽人和雞架的那些事,就像是林更新說的:“雞架的靈魂不在于它有多少肉,在于嗦勒。”一份雞架配上一瓶老雪,沈陽人愛的就是這口兒。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