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看什麼展?荔枝文藝課課代表給你推薦一個好去處:南京圖書館國學館“走進佛典——南圖館藏佛經珍品展”。
話不多說,先跟着課代表的鏡頭去看看吧↓
9月3日至9月8日,南京圖書館從館藏的二百多部佛經善本中精挑細選了十二部彙集成展,讓人們看到古籍中鮮活的文字。
為什麼會辦這場展:因為“曬書”是老祖宗留下的傳統呀!
曬書,又稱“曝書”,是中國由來已久的一項文化傳統。傳說農曆七月七日,天門洞開,陽光強烈,是龍王爺“曬鱗日”,人們多在這一天暴曬衣物、書籍等,以防黴變蟲蛀。
《新說西遊記繪像》(清光緒石印本):唐僧取經歸來路上,不慎将經書落入水中,撈起後暴曬,才得以保存。
《世說新語》中關于曬書的轶事
時至今日,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古籍的保存已不再是困擾,因此,“曬書”的内涵似乎更接近“展示”。
為了把經典“曬”出來!今年夏天,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發起首屆“中華傳統曬書大會”,以“曬書”之名展示國寶和傳統技藝,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傳統,形成了一場全國性的曬書盛宴。南京圖書館則從館藏佛典出發,精選善本,“曬”出了佛典珍品。
對佛典知與不知,你都能收獲頗豐
内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課代表負責任地說,本展覽的展品能滿足所有人的求知欲。
對于佛經“十級學者”而言,在這裡能欣賞到:
1.十部中國佛教中影響最大、受衆最廣的佛經經典(《心經》、《金剛經》、《壇經》、《楞嚴經》、《維摩诘經》、《法華經》、《金光明經》等);
2.同一部佛經不同版本的古籍善本。小小劇透下,《心經》的明嘉靖邸榮刻本和明宣德泥金寫本會同時出現,展現刻本與寫本截然不同的魅力。
對于課代表這樣不甚了解佛經的門外漢而言,能學到的就更多了:
1.經典佛經入門速成;
2.領略數百年前高超的書畫技藝、裝幀技術;
3.get曆史“冷知識”。
面對這些古籍善本時,我們可以怎麼看?
為了讓更多小夥伴能看懂這個展,課代表先行為大家做個導覽,把展覽重點亮點全都圈圈圈圈出來↓
第一步:看版本
本次展覽展出的佛經相當精美,版本豐富各異,既有遼泥金寫本、明宣德泥金寫本在内的兩部寫本,還包括朱墨套印本、版畫、活字本等多種技術的刻本。
什麼是寫本呢?廣義的來講,所有手寫的紙本文獻都可稱作寫本。但現在一般把印刷術發明以前的手寫本、名家抄本及佛教經文手抄本稱為寫本。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卷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明宣德七年(1423)寫本
這幅看着品相不凡的佛經誕生于明宣德七年,不要以為它是複制版或者修複版哦,你所見到的它就是它本來的樣子。
由于使用了金汁(碎金箔和動物骨膠混合制成的特制墨水)和瓷青紙(桑皮制成的紙,常用作抄寫佛經),曆經近600年的歲月磨洗,它依舊燦然若新。
當然,能“容顔永駐”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據史料記載,萬曆年間一兩銀子隻能買十張瓷青紙,而當時普通的紙張一兩八錢就可以買2000張,所以也隻有宮廷禦制的經書才能這麼任性。
在本次展覽中,還有一部《心經》,是明嘉靖刻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邸榮刻本
什麼是刻本呢?刻本也叫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書本。
這部《心經》刻本很特别,它是明嘉靖年間司禮監下屬的一個經廠(印刷廠)印制的,負責人是邸榮。司禮監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與宮内事務的“十二監”之一,裡頭都是宦官,所以這部《心經》的印制完全是由太監負責的,這在中國印刷史上絕無僅有。據了解,宦官當道的明朝,司禮監權力巨大,甚至可以幫助皇帝批閱奏章。但也因為太監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他們負責刻印的書本裡也會出現不少錯誤。
在本次展覽中,還有佛家經典中常見的版畫: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十卷》,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姑蘇徐侍溪經坊刻本
佛教版畫到了明代達到了高峰,與鹹通九年發掘于敦煌的《金剛經》上的版畫相比(現知世界上最早的刻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物)相比,這個已經非常精美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鹹通九年
第二步:看文字
書法藝術是本次展覽的一大看點。在這裡,你能同時看到楷書、隸書、篆書、西夏文等多種字體和文字,一次過足瘾。
最令課代表驚歎的是這本32體《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倪錦刻本
《金剛經》正文有32段,這部刻本便彙集了32種小篆字體,一段用一種篆體完成了這部經書,譬如玉筋篆、懸針篆、鼎篆等等。先用楷書寫一遍正文,再用隸書介紹一下所用篆書的字體,最後再用該篆體寫一遍。
篆體有很多種,流傳至今,許多字體在民間已經消亡,但是在這本經書上依然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
另一部兼具文物和藝術價值的是這部西夏文刻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元活字本(西夏文)
西夏文是記錄西夏黨項族語言的文字。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稱帝前的大慶元年(1036)命大臣野利仁榮創制的。一共五千餘字,形體方整,筆畫繁冗,稱為蕃書或蕃文。結構仿漢字,用點、橫、豎、撇、捺、拐、拐鈎等組字,斜筆較多,沒有豎鈎。單純字較少,合成字占絕大多數。
課代表看完驚呼:好複雜的文字啊!這本經書的收藏者曾經對照字典譯制了一頁,可能也是因為過于複雜繁瑣而作罷了吧(玩笑)。
第三步:看裝幀
裝幀是一部書稿在印刷之前,對書的形态、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進行的藝術和工藝設計。在沒有機械的古代,書本的裝幀也很有看頭。
卷軸裝:指将印頁按規格裱接後,使兩端粘接于圓木或其他棒材軸上,卷成束的裝幀方式,始于帛書,隋唐紙書盛行時應用于紙書。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遼重熙四年(1035)(北宋景祐二年)泥金寫本
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是南京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它就使用了卷軸裝。
據了解,這部佛經全部展開有8.39米長,但是因為身子骨比較脆弱,每展出一次裂縫就會變寬一點,所以每次展覽隻能展覽一小半,也很少展出,機會難得。
經折裝:将長幅書頁進行折疊,折為書本大小,前後粘以書面,這種裝幀形式是從卷軸裝演變而來的。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卷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明宣德七年(1423)寫本
線裝:書籍裝訂的方法之一。其明顯特征是裝訂的書線露在書外。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卷》,明刻本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十卷》,明淩毓枬刻朱墨套印本
提醒大家:線裝是明朝中期才出現的,如果你在表現明朝以前故事的電視劇中看到了線裝,那就違反史實咯。
課代表的導覽到這裡就結束啦!歡迎大家周末走進南京圖書館,走近佛典,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讓書寫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