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起球大家都不陌生,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衣服穿了一段時間起毛起球的經曆。
衣服為什麼會
起毛球?
可換色
衣服在穿用的過程中,不斷受到摩擦,使織物表面的纖維端被牽、帶、鈎、拉拔出,并在織物表面形成毛羽的現象稱為起毛。随毛羽逐漸被抽拔伸出,一般超過5mm以上時,再承受摩擦,這些纖維端會互相鈎接、纏繞形成不規則球狀的現象稱為起球。
織物随着使用中繼續摩擦,纖維球逐漸緊密,并使連在織物上的纖維受到不同方向的反複折曲、疲勞以至斷裂,纖維球便從織物表面脫落,但此後折斷頭端的纖維毛羽還會在使用中繼續被抽拔伸出并再次形成纖維球。
一般來說,毛纖維和化學纖維容易起球,特别是粗梳的毛織物或仿毛類的粗梳織物以及羊絨織物等。從紗線和組織結構角度來看,紗線撚度小、毛羽較多,織物結構疏松、有較長浮線的斜紋、緞紋織物容易起球。
純棉不起球?
非也!
純棉也會起球!因為任何表面有毛的面料,經過使用、摩擦之後,多少會有點起球,隻不過純棉起球起得不那麼明顯。
化纖織物比棉織物容易起球是因為化纖的纖維強度大于棉的,化纖面料起球之後毛球不容易脫落,長時間會頑固地粘在面料表面。而全棉面料上的毛球在洗滌和摩擦中逐漸脫落,所以才讓人形成了“純棉不會起球”的認識。
當然純棉也可以分為很多等級,纖維長度不一,纖維長的棉纖維端頭數比較少,纖維與纖維鍊接的端頭遠就不容易形成毛球。
此外,從加工形态上看,一般纖維的撚度大,纖維與纖維之間的抱合力大,面料結構就比較緊密、平整,則不容易起毛球。反之,比如混紡類的面料起球現象就比較嚴重,錦綸、滌綸、丙綸等尤為嚴重,主要就是因為混紡織物,纖維與纖維之間的撚度不一,面料表面容易産生毛絨。
檢測人怎樣測試
起球?
為保證成衣的穿着安全性及舒适型,一塊布料,在它被做成衣服之前,會接受各種測試,其中就包括起球性能測試。
衣物起球的測試方法标準有:
GB/T 4802.1—2008《圓軌迹法》
GB/T 4802.2—2008《改型馬丁代爾法》
GB/ T 4802.3—2008《起球箱法》
GB/T 4802.4—2009《随機翻滾法》。
雖然都是測試織物的起球程度,但是以上不同的方法适用的服裝面料不同,儀器的工作原理也不相同。不管是采用哪種方法,測試出的起球性能均以等級的形式表示,一般分為1~5級,級數越大,表示衣服越不容易起球。一般标準中規定指标≥3級為合格品。
GB/T 4802.1—2008 《圓軌迹法》的原理是試樣在規定壓力下與尼龍刷和織物磨料或僅與織物磨料按規定次數摩擦,使試樣表面起毛起球。
該方法測試速度較快,可以模拟織物鈎拉後摩擦起毛起球的情況。适用于服用機織物和衛衣、T恤等針織物。
圖1 圓軌迹法起毛起球儀和測試過程
以GB/T 4802.1—2008《圓軌迹法》測試織物的起毛起球為例,圖2為一個化學短纖維織物試樣起球 1~5級的照片。
圖2 試樣起球等級示例
GB/T 4802.2—2008《改型馬丁代爾法》的原理是在規定壓力下,圓形試樣繞着與試樣平面垂直的中心軸自由轉動,以李莎茹圖形的軌迹與相同織物或羊毛織物磨料進行摩擦,适用于床品類檢測。
圖3 馬丁代爾起毛起球測試儀
GB/T 4802.3—2008《起球箱法》的原理是:試樣安裝在聚氨酯管上,在具有恒定轉速、襯有軟木的木箱内任意翻轉。經過規定的翻轉次數後,對起毛和(或)起球性能進行視覺描述評定。适用于毛衣類紡織品的檢測。
圖4 起球箱法起毛起球測試儀和試樣放置情況
GB/T 4802.4—2009《随機翻滾法》的原理是采用随機翻滾式起球箱使織物在鋪有軟木襯墊,并填有少量灰色短棉的圓筒狀試驗艙中随意翻滾摩擦。國内服裝産品标準還沒有引用該方法。
圖5 随機翻滾法起毛起球測試儀
測試注意事項:樣品非成衣送檢時,需要标注使用時的正面,以免造成測試面錯誤。對精梳、粗梳等有不同參數要求的要注意參數的選擇。
避免起球
有妙招
衣服會起球是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内在因素跟面料的材質及織物結構有關,外在因素就是人們在穿着衣物時候的外力作用。所以,在内在因素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減少摩擦等外力作用來減少或避免衣服起球的發生。
對于一些容易起球的衣物,如羊毛衫、羊絨衫,穿着時盡量避免摩擦,特别是與硬質物品的摩擦,如與背包摩擦;
同時防止與尖銳物體鈎拉;
洗滌時可以加一些衣物柔順劑,羊絨衫和羊毛衫可以使用專用的洗衣液,裡面含有一些抗起球的助劑。
(文中設備圖片及部分素材由中紡标檢驗認證有限公司提供)
(本文摘編自《中國纖檢》2016年5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