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私域的落地牽扯到方方面面,随着各大品牌都開始着重進行私域布局,企業更加需要在組織層面推動執行。本篇文章裡,作者從電商組織、線下零售組織兩個角度,對私域落地一事進行了解讀,一起來看一下吧。
為什麼說私域是一把手工程?
私域的部署落地,需要組織内各個部門協同。
比如:品牌、市場、渠道、電商、用戶、供應鍊、導購等等。
私域與用戶的轉化、交易行為緊密關聯,牽扯到錢,那麼勢必會與組織内各個部門的利益挂鈎。
同時又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在落地的時候必然會打破原有組織的平衡。
因此,就需要一把手,或集團最高層leader來親自推動私域的部署落地。
這也要求私域操盤手是個端水大師。權衡用戶利益,更要權衡公司内各個組織的利益。
特别是那些掌握着用戶、直接面對用戶、管理用戶的部門。
本文分兩部來講:電商組織、線下零售組織。
一、電商的組織問題電商企業的組織問題,往往出現在用戶歸屬權上。
做電商的,認為用戶從電商平台來,那麼用戶歸屬權自然屬于電商部門。
用戶在電商平台下單,通過包裹卡、AI電話導入私域後,用戶就變成私域部門的了。之前的複購、成交行為會在電商平台上産生,導入私域後,發生在私域,就變得與其無關。
又或者是私域部門的利益。站在品牌視角來看,在大促、搶平台資源位的時候,把私域用戶反哺到公域電商平台下單,能撬動自然流量,讓官方傾斜更多資源,但這也會牽扯到用戶成交利益分配的問題。
因此,就需要一把手去推動落地:
二、線下零售的組織問題
- 提認知,提升團隊對私域的戰略認知;
- 定績效,重新給團隊定目标,調整績效;
- 買工具,采買外部工具、定開,追蹤數據。
相比于電商,線下零售業态的組織來得更加複雜。
總部、加盟商、大區、門店、銷售……每一個組織節點的利益,都要被充分考慮。
1. 定基調
在推動私域落地前,總部團隊首先得明确一個認知:總部是做服務的,是給加盟商、大區、門店、銷售等組織節點賦能,幫助他們更好做出業績,賺更多錢。
2. 策略共創
大區,特别是門店、銷售,他們是私域落地的終端,直接接觸用戶。
策略從運營視角看起來再好,一線銷售不願意配合執行就是失敗的。好策略,能落地。
因此,總部的私域團隊在制定策略時,不能每天坐在辦公室内,要下沉到一線具體的業務中去。
- 當一周銷售,感受銷售每天的工作業務流程、工作環境、每天接觸的客戶;
- 跟銷售溝通,了解銷售對用戶歸屬權、對業績、對企微、對私域的看法。
當足夠了解一線銷售工作、想法後,約上不同大區的負責人,聽聽他們從一線管理者的視角對私域的看法、相關的建議,與他們共創私域策略。
3. 總部試點MVP流程,立标杆
當跟各個大區共創,出了一版1.0的方案後,在推動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難啃的骨頭。
有些大區會覺得私域并不符合他們目前業務的實際情況,那麼推進動作可先緩一緩。
總部發起招募,講明最先布局私域的利弊,選擇配合度高、意向度高、容易落地的大區或門店優先試點落地。跑通MVP,樹立标杆。
在此階段,總部高管、負責人要親自下場,與試點大區高度打配合,手把手帶着大區做。
以天/周/月的維度複盤,一旦發現策略中存在的問題,遇到的卡點,不适配點,就要快速調整策略,叠代優化。
當試點大區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後,要實時向全體員工公布,必要時,可由高管、CEO發表感言,給予激勵。
其他大區看到試點大區有了正向反饋後,總部樹立的标杆效果就起來了,布局私域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很多。
4. 給動力
無利不起早,在落地前,需要先跟大區負責人、一線銷售講清楚私域對他們的價值,以及能夠獲得利益。
跟不同崗位溝通,強調的重點也不同,要有針對性。
跟大區負責人開共識會,重點強調私域這件事對品牌的長期價值,特别是總部高層對此非常重視,會傾斜資源。
跟一線銷售,強調私域不僅能提升業務流程上的效率,帶來業績提升,在落地時還能有項目獎勵。
1)提升業務效率
- 用戶畫像更清晰,能更清楚了解用戶需求。
- 用戶轉化更高效。總部會給每個銷售都建一個群,隻需要把自己的用戶拉到對應的群内,總部會幫着運營,其中産生的業績都歸屬該銷售。
- 作負擔更輕。總部将一系列繁瑣、重複性、創造性的工作,比如朋友圈、話術、快捷回複等内容素材都制作好,一線銷售隻需要做好一件事—回歸有溫度的服務。
2)項目激勵
① 直接給錢
以天、周、月為維度,銷售、門店加人滿N人,總部給到N元。
② 排行榜激勵
以周、月為維度,銷售、門店加人數量排名前3的,額外獲得高認知實物(手機)、金錢激勵。
③ 榮譽激勵
對于在私域落地表現優秀的員工,給予他們榮譽稱号,并在全體員工前進行表揚。
也可邀請這些優秀員工,給其他夥伴分享他們布局私域的經驗與踩過的坑,加強榮譽感。
5. 給賦能
行動=動力-阻力。總部賦能一線,能加快一線落地私域的效率。
1)培訓
總部搭建培訓體系,分為錄播課、直播、社群。
① 錄播課
根據業務場景,搭建從入門到精通整套私域課程體系,讓一線銷售自學。比如,私域認知、企微操作、人設、朋友圈、社群等等。
總部也可定期觀察後台的學習數據,給予對應的激勵與懲罰。
② 直播
在私域推進的過程中,一線銷售遇到的問題、卡點,總部高管或私域負責人可開直播,針對性解決。
也可邀請外部的知名講師來給一線銷售進行直播講座。
③ 社群
社群重在交流,一線銷售遇到的問題可在群内提問,總部的人會實時解答。
2)中台
總部作為中台,定期輸出朋友圈、話術、私聊、快捷回複、社群等内容,通過任務下發至一線銷售,減輕創作工作壓力。
總部定期舉辦直播,幫助一線銷售轉化。邀請自己的用戶進入到直播間,通過關系綁定,用戶在直播間下單後,提點仍然歸屬于對應的銷售。
同理,對應的還有總部舉辦的秒殺群、團購會等等。
三、組織私域落地的坑在私域落地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2個坑。
1. 用戶擁有權
對于高客單、線索單價高的品類來說,讓銷售用企微添加用戶,他們會有天然的排斥感。
用戶加到個微,離職後個微帶走,到下一家公司還可以去賣其他同類産品。用戶擁有權屬于自己。
但如果加到了企微,離職後就無法帶走了。用戶擁有權屬于公司。
再加上企微會話存檔,總部能查看跟用戶的聊天溝通記錄。
因此,會排斥用企微,或者通過其他手段讓用戶加了企微後,再加他個人微信,雙方在個人微信上溝通。
對于這點,目前的唯一解,是通過強硬的規則去對銷售進行約束。
2. 權力下放
私域的策略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區,有不同地區的情況所在。
因此,總部不必要求策略全國統一,強硬規定一定要按照總部的來。這會适得其反。
要根據當地市場、人力、用戶等實際情況,針對性制定策略。适當調整,無傷大雅。
#專欄作家#
陳三十,番茄運營,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隻分享可落地的私域運營幹貨。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