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與金融機構?在“十四五”規劃中,不僅提出了擴大内需的戰略規劃,同時提出了綠色消費的發展目标而根據權威數據顯示,60%以上的消費是由35歲以下的年輕人創造的對于年輕人來說,該持有怎樣的消費觀?怎樣才算積極的消費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綠色金融與金融機構?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十四五”規劃中,不僅提出了擴大内需的戰略規劃,同時提出了綠色消費的發展目标。而根據權威數據顯示,60%以上的消費是由35歲以下的年輕人創造的。對于年輕人來說,該持有怎樣的消費觀?怎樣才算積極的消費觀?
近日,在21世紀經濟報道、興業消費金融聯合舉辦的“财商圓桌派”中,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負責線下銷售與渠道管理的秦文與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于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讨,并進一步讨論了消費金融公司在擴大内需、促進綠色消費中發揮的作用。
積極的消費觀下,适度為佳
秦文表示,消費作為生活的組成部分之一,需要注重環保問題,即可持續消費。同時,還應當适度消費,一切以需求為出發點,堅持量入為出,避免浪費。
為了生活更美好,在消費過程中可以适當加一些杠杆,但需要考慮個人的償還能力,以及對個人信用的影響,以期滿足可持續的消費。簡言之,不要過度消費與使用杠杆。
秦文提到,持牌金融機構在年輕人借款的過程中,也會對借款額度進行一些指導或控制,如開展投資者教育、設置借貸門檻或給予指導意見。也就是說,金融機構會對每一個借款人的征信情況,包括負債能力及償債能力進行評估,在額度上進行控制。
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區别
由于消費金融的概念較大,當前市場上從事消費金融相關業務的機構也較多,如銀行、信托、小貸公司等,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具體區别何在?秦文對此進行了解釋。
他表示,消費金融公司是由銀保監會批準設立的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大多都擁有金融許可證,像銀行、信托和消費金融公司,都可以從事消費領域相關的金融活動,但在具體活動與聚焦的客群上有所不同。
小貸公司和互聯網平台主要聚焦于服務三農與本地的小微企業、個體業主,即主要以扶持當地的經濟為主。銀行針對的客戶主要是資質較好、收入較穩定、有一定資産的。信托公司則主要服務于一些高淨值的高端客戶。
而消費金融公司主要服務于未能充分享受到銀行信貸服務的客戶,及銀行的長尾客戶。這類群體相對而言收入不太穩定,第三方數據也不是非常齊全。
消費金融公司的初心
曾剛對消費金融公司的發牌初心做了進一步的解釋:“消費金融牌照11年前第一次發牌,就是為了豐富金融機構的類型,為了促進居民消費的需求,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提升金融業的服務水平,創新金融産品。”
針對當初賦予消費金融公司的意義,秦文認為這11年的發展是不辱使命的。首先,消費金融公司打擊了民間借貸。其服務的客群大多無法充分享受銀行融資服務,消費金融機構的成立可以滿足這類群體的融資需求,其利息相較于民間借貸利息要更低,從而抑制了民間借貸行為,将高息産品踢出市場。
其次,秦文指出,針對的很多客群無法通過第三方數據來顯現真實的收入水平、消費行為的問題,消費金融公司一直主營線下。“我們公司的客戶經理,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大地,親核親訪,去客戶現場了解他的真實情況,然後彙集數據,用于審批中。”他指出,這種模式也為央行的征信數據庫填補了空白,豐富了相關的信息。
此外,針對這種低利息的經營模式是否在商業上可持續的問題,秦文認為,金融公司的成本主要包括資金成本、引流成本、運營成本、風險成本,為了實現較低利率,對風控能力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由于消費金融公司主營線下,雖然獲客是難點,但風控相對來講會比線上更容易把控,因此具有持續壓降的可能。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