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如何預防項目管理問題産生

如何預防項目管理問題産生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04 18:03: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如何預防項目管理問題産生(對抗疾病就是進行項目管理)1

住院期間,周韻嬌一直保持着學習的勁頭。

如何預防項目管理問題産生(對抗疾病就是進行項目管理)2

周韻嬌制作的一家醫院就醫流程的思維導圖。

如何預防項目管理問題産生(對抗疾病就是進行項目管理)3

周韻嬌在一次就醫前列出的注意事項和要提出的問題。 圖片均是由受訪者提供。

她有個外号叫“醫院打卡王”,因為一年大概要去醫院100次,住院16次。

她還有個網名叫“柱子哥”,去醫院都會拍Vlog,記錄就醫過程,分享就診流程。

這就是30歲出頭的周韻嬌,身材瘦削,神采奕奕;衣着亮麗,妝容精緻;走路帶風,談吐風趣。怎麼看怎麼是一位時尚健康女性的她,卻同時身負兩種重疾——淋巴瘤4期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

堅持規範化診療

最大程度延續生命

長期求醫問診的經曆,讓周韻嬌認識到規範化診療的重要性。

“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我一直在醫院看病,同時挂血液科和風濕免疫科的号。一個号要在門診坐5個小時,尤其是風濕免疫科,動不動要排隊五六個小時。”周韻嬌說,在門診每次都有五六十人排隊,她喜歡和人交流,于是就接觸到了很多患者。

其中有位阿姨,給周韻嬌留下很深的印象。醫生問阿姨過往幾年治療怎麼樣,阿姨說我喝了藥酒感覺很好。醫生問,你喝的什麼藥酒?她也說不清,隻是說喝了藥酒就感覺關節不疼了。

“狼瘡是喝藥酒就能解決關節不疼的疾病嗎?”周韻嬌說,“她的身體損傷很嚴重了,可她的治療本子上空空蕩蕩的,過去幾年沒有什麼診療記錄和檢查報告。這就是非規範化診療造成的不好的結果。”

此外,在醫院和其他患者聊天也會發現,有的人患紅斑狼瘡幾年之後,通過治療緩解了,接下來卻不跟進治療了,也不去随訪,不去定期驗血,結果緻病情反複。

“為什麼說規範化診療重要呢?因為隻有規範化治療,才能讓疾病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生命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延續,自律和堅持是患者最大的努力。”周韻嬌說,“看病這件事上,我自己就挺老實的。”

做好心理預期

長期面對頑疾

确診前,周韻嬌在一家私募基金當投資經理,毫無醫學教育背景。自從2018年10月同時确診了淋巴瘤和紅斑狼瘡後,她認真對待自己的病,加強學習。

如今,說起自己的治療經曆來,周韻嬌用語很是專業——

“2018年、2019年6次Rchop(一種用于b細胞淋巴瘤比較常用的聯合治療方案),期間頸部淋巴結在治療周期間有反複增大症狀,中期評估VGPR(指很好的部分緩解),結療評估CR(所有目标病竈消失)且骨髓緩解。”

“去年3月,經大劑量環磷酰胺化療後進行幹細胞采集和凍存。”

“美羅華維持治療3次期間複發進展。從2019年4月起,每月全身淺表B超評估。”

……

“我能漂漂亮亮地、健康地站在這裡,純粹歸功于規範化診療以及無數好醫生的幫助。”周韻嬌說,“我知道,要通過規範化診療來維持好的生活質量,來自我管理,為治愈希望的出現而等待。”

“我的免疫系統崩潰了,淋巴細胞的生長和功能都出現了問題,免疫系統自己迷茫了,導緻我的淋巴瘤分型是不可治愈,最大的特點是會複發。”她說,“狼瘡的特點也是複發,所以,我做好了心理預期,我的餘生都要對抗這件事情,都要接受不可控的風險。”

對此,周韻嬌很坦然:“既然我一定要長期面對這兩種頑疾,不妨就把對抗疾病這件事情當作一個長期的項目管理。”

養成9個習慣

高效配合醫生

周韻嬌怎麼管控自己的疾病呢?答案是自律——“自律是投入産出比最高的事情”。借此,她養成了日常疾病管理的9個習慣。

第一個習慣——日常記錄特異性指标。“很少有患者能及時準确高效地回答醫生的問題,往往從兜裡掏出一沓報告現找。”周韻嬌說,“我所有的檢查,哪怕去社區醫院驗血常規都要記下來,看病的時候讓醫生一目了然,他就可以把檢索信息的時間節省下來跟我溝通病情。”

第二個習慣——記錄每次門診核心診療意見。周韻嬌說:“我從看病第一天起,就把每個醫生告訴我的每個信息點都梳理出來,就可以在長時間跨度裡,看到什麼醫生針對我的什麼情況給出了什麼建議、他對這個事情是怎麼看的、他需要我怎麼做。我去跟進自己的疾病管理進程,就像管一個項目一樣,實時盯着。”

第三個習慣——日常記錄血象變化情況和波動規律。“如果單說血象好或血象差,這個概念太抽象了,我覺得要具象,每次抽了血,把指标記錄下來去了解自己。”周韻嬌說,“比如第幾次化療的第幾天、驗血的核心指标是怎麼樣的、有什麼身體反應,用具體數字回複醫生問我血象好不好的問題,節省醫生看報告以及思考的時間。”

第四個習慣——把所有影像資料、随訪的檢查表格化。“醫生一天要看很多門診,沒有辦法知道一個患者兩個月以前B超報告怎麼樣或兩年前病竈有多大。”周韻嬌把每次的檢查結果記錄下來,關注每個病竈,哪怕每個月隻有兩毫米的變化也不放過,“把這些基礎信息給到醫生,由他去判斷。”

第五個習慣——對病程做時間軸管理,梳理核心事件。“2018年到現在,我多次換醫院、換治療方案。每次去門診,該怎麼高效地跟醫生講我有什麼治療經曆呢?”周韻嬌做了兩個東西,一個是病程時間軸的思維導圖,記錄每個階段做了哪些治療;一個是治療過程中每個階段發生的核心事件。“專家門診20分鐘裡,可能有10分鐘都是病人跟醫生描述哪兒難受,以及醫生翻查其他醫生的門診記錄,效率低下,不利于醫生通盤看到一個病人所有的情況。”她說。

第六個習慣——提前準備就醫溝通事項。“哪怕再普通的門診,哪怕隻是開個藥,我也會做一個小小的檢查表,我要保證每次門診效率都是高的,一次性幹完所有想幹的事情。”周韻嬌說。

第七個習慣——帶着具體問題去看醫生,尋求有指向性的回答。“很多病人隻是泛泛地跟醫生說這裡難受,這對醫生來說是個需要拆解的問題,所以有些問題我會先做拆解,提出ABCD4個選項,請醫生判斷哪個選項比較好,這樣醫生能夠立即回答你的問題,大大降低決策成本。”周韻嬌說,“盡量讓醫生回答是和否,不能讓人家主觀論述500字。”

第八個習慣——标準化病例陳述,珍惜專家問診/義診/會診機會。“我經常需要血液科和風濕免疫科會診,怎麼能讓會診的醫生第一時間了解自己的情況呢?就把自己的情況整理成PPT,基本情況是什麼,經過什麼樣的治療等。”周韻嬌說,這會大大節省跟醫生的溝通成本。

第九個習慣——規範病例/報告存檔、梳理就醫流程,方便家人照顧/代問診。周韻嬌把看病過程中涉及的所有問題都做成思維導圖,加以流程化,這樣,在自己不方便行動、家人代跑的時候,就能降低醫生的決策成本,減少輾轉、周折和浪費。

開公号做公益

給世界留下些東西

“抗癌、抗‘狼’,不隻是為了作為‘病人’活着,而是為了依然擁有璀璨人生。”周韻嬌對抗疾病的積極心态不是第一天就建立起來的。

發病時周韻嬌才28歲,正準備懷孕生小孩,确診後的心理落差非常大。“我生病之前頭發留了10年,生病之後掉光了兩次,身上開了好多刀,沒有以前漂亮了。”愛美的周韻嬌說,“但是我覺得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來接受人生的變化和失去。”

周韻嬌開設了公衆号“一隻柱柱柱柱子哥”。“狼瘡病人很關注的問題比如可不可以生孩子、往後餘生怎麼帶着疾病的身體去愛漂亮、要不要跟愛人分手……類似這樣的主題,我寫了60多篇文章,覆蓋了就醫攻略、人文關懷、衰老體察等方面。”周韻嬌說,“以就醫攻略為例,我寫小城市病人怎麼到大城市看病,怎麼在醫院一天幹完所有事,怎麼吃住,怎麼省錢等等”。

能夠通過這種形式幫助到别人,讓周韻嬌切切實實感到自己能給這個世界留下些有價值的東西,畢竟,“我的腫瘤全身多發,連捐獻遺體都不合适”。

同時,周韻嬌在各種場合緻力于推動醫患互信。在她看來,很多病人的問題是不夠信任醫生,不夠相信現代醫學,不夠相信醫院,“忽略遠期的風險,更在意近期的舒适”。

因此,隻要身體狀況允許,她就不停地參加活動做科普做公益,對抗疾病的污名化,加入了相關基金會和患者組織,跟病友守望相助,還寫了本關于抗癌的書。

周韻嬌非常喜歡百合花。“我和許許多多的大病病友一樣,在颠簸的人生路途上經曆了多舛的命運,但是不能輕易放棄每一朵花綻放的機會,我就是靠這種不放棄的心态走到了今天。”她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