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幼兒幾何啟蒙思路圖解

幼兒幾何啟蒙思路圖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4 04:08:56

本文首發于公衆号:暖星社區

暖星社區面向孤獨症(即自閉症)群體的綜合平台——彙集各地孤獨症康複機構信息,孤獨症知識,資深康複師信息及相關學習資源。讓孤獨症群體生活得更好~


過了這個暑假,又一波星娃将踏上小學融合的道路。

每到開學季,家長們熱火朝天讨論的無外乎是孩子上學這件事,最讓家長焦慮的莫過于我們的孩子能否夠适應小學的生活,最讓家長糾結的是需不需要請陪讀老師.....

有這樣一個媽媽,在孩子确診之時,就定下了融合目标,分成五個進步階梯,經過三年多的幹預,如今娃已經小學四年級,泯然衆人矣~

作為一個老家長,她想跟大家說幾句掏心窩的話。

文丨懵懂少年

還記得那年那天孩子在北京六院由賈美香教授确診為典型孤獨症,我走出六院的大門,看看天空一如既往的藍,于我卻如晴天霹靂。

幼兒幾何啟蒙思路圖解(這位媽媽總結了融合)1

為了全身心投身幹預,我們從幼兒園退學,開始全天的幹預。辦退園手續那一刻心情無比複雜,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回歸正常環境?!

帶着這個執念,我辭了職,專職陪孩子機構訓練。機構是專業的,孩子每幾個月就有個小小的階段進步。4歲時确診,到6周歲時,已經能夠半天獨立融合了。為了能有充足的準備,我們延緩一年上小學,這一年我們的重心在幼小銜接,事實證明,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回想孩子學齡前的幹預過程,雖一路跌跌撞撞,但讓孩子能夠正常上小學這個目标一直鞭策我,讓我圍繞這個目标給孩子整合資源,制定幹預計劃

三年準備,五步走

孩子4歲确診後進入機構,做PEP-3的評估,整體能力相當于13個月齡。當時國内還沒有普及VB-MAPP等評估,但回過頭來看,那時的PEP評估的分值,我認為是比較準确的:

◎當時沒有社交眼神,眼神對視基本無。

◎表達需求時,全靠“拉着大人的手”。

◎語言局限于他的超級強化物,比如他喜歡吃的“魚”,“肉”,“蝦”,“好多魚”,“玩沙子”,當然還有“媽媽”。

◎超級刻闆:走固定路線,吃固定食物。否則,大哭大鬧,直到大人妥協為止。

◎孩子沒有任何安坐能力和規則意識。小組課等集體課,坐下瞬間就跑,站着瞬間就飛。

◎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能夠獨立小便,大便還不能自理。

可以說,典型孤獨症無疑了。

幼兒幾何啟蒙思路圖解(這位媽媽總結了融合)2

我們家孩子從4歲确診後,到7周歲上小學(延緩上學1年),我們學齡前幹預 融合,曆時3年半左右。大緻分了5步走,每走一步都是向上攀登的階梯。我盤點了這三年多的經曆,做了下面這個階梯圖,給大家參考。

幼兒幾何啟蒙思路圖解(這位媽媽總結了融合)3

第1階梯:全天機構密集性幹預訓練

4歲-4歲半左右,持續時間半年左右。

老母親全程陪伴,這個階段主要着重機構集體課和個訓課的自然情景泛化。

這個階段娃從初始懵懵懂懂的狀态,到基本可以80%的參與到集體課程中,開始在集體環境下模仿老師,能夠在課上聽懂簡單的集體指令,如:一起做律動,一起做手指謠等。

這個階段他還存在一些問題:個體認知能力,集體環境下安坐、安站能力。音樂響起,“乖乖”跟随老師做動作,音樂停,立即放飛。

第2階梯:全天密集性幹預訓練 周末融合

4歲半-5歲半左右,持續了一年左右。

這個階段,周一到周五仍然繼續全天機構訓練,包括個訓課和集體課。

增加的周末幼兒園融合課程,是在有支持的環境下和NT小朋友一起上課,由特教老師上課 輔助。

周末幼兒園課程内容偏向于特教課程,例如:音樂律動,遊戲等,很多采用了孩子在機構上過的課程,基本在機構都是精熟的項目。如,“大風吹”這個遊戲,孩子在機構已經基本能夠獨立遊戲,在幼兒園進行泛化。

在幼兒園泛化的時候,還是需要輔助的。NT孩子說“吹什麼”的時候,不按套路出牌,有些時候我娃理解能力不夠,是接不住的,需要老師的輔助。但,這也就是融合的好處。可以說這個過程孩子提高的還是比較快的。

由于是第一次嘗試融合,一定要選擇有支持的融合課程。

可以說,這個階段是整個幹預階段,進步最大的時期:機構提高孩子個體和集體能力;周末融合自然情景下泛化機構集體課、遊戲課内容,并及時将機構内容泛化。

這個時期,娃做了第一次VB評估,裡程碑評估97分,障礙評估40分。我娃最大的問題仍然是集體環境下的問題行為,主要是故意行為、理解社會規則問題,如喜歡無緣故抱小朋友,刻闆問題行為也還是比較突出。

幼兒幾何啟蒙思路圖解(這位媽媽總結了融合)4

第3階梯:半日融合 半日訓練

5歲半-6歲半左右,融合時間增加到了半日,曆時一年。

除了周五融合是有特教老師支持輔助的,其餘時間都是孩子獨立完成。同時,保留必要的半日機構訓練時間,讓的孩子核心問題得到有效的提高。

機構訓練也增加了幼小銜接的相關内容:上課做好、有問題舉手、按時上廁所、相關學業……

孩子最大的進步是同伴參照能力,開始能夠在自己沒有聽清楚老師的問題時,能夠觀察同伴的行為,進而知道自己該幹什麼。這個能力為日後獨立小學融合奠定了基礎。

這個時期,能明顯感覺到孩子不亂跑,懂事了。于是做了第2次VB評估:裡程碑評估110多分,提高了一些;障礙評估20分,障礙分降低的比率較高。

第4階梯:學前班獨立融合

6歲半-7歲半左右,曆時一年左右。

我當時的考慮是:由于孩子已經在幼兒園和機構能夠做到獨立完成,雖然社交和語言能力還不是特别自然和順暢。還是抱着試試的心态,給孩子一個機會在自然情景鍛煉的機會。

如果孩子不能獨立,及時進入輔助或者繼續加入機構的課程。如果能夠獨立,那麼孩子小學獨立也就基本穩了。

第5階梯:小學獨立融合

7歲半以後至今。

孩子上小學後的集體常規和跟随沒有什麼問題,認知和學業方面僅僅能夠達到及格水平線。

後來二年級遇到疫情,學校停課,在家上網課。老母親親自抓孩子學業,三年級開學後考試,數學提高到70多分,偶爾單元測能得100分。

自此,學業上收獲了自信,穩步提升中。

幼兒幾何啟蒙思路圖解(這位媽媽總結了融合)5

這一路,最重要的我們要知道自己的階段目标——獨立上學,能融合,而不是混。要實現這個目标,日常的幹預訓練是起點,基本能力要打紮實。

其次,機構集體課是融入幼兒園和小學的過渡課程。如果說個訓課是提升孩子單個的能力,那麼集體課就是提升孩子整合技能的能力。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二者最好都能上,互相補充,增加孩子泛化,獲得成功體驗,提高自信心。

最後,學到的能力要回到融合環境和自然情境中去鍛煉和印證,幹預訓練和融合教育共同推進,形成閉環。在我看來,機構訓練的目的是回歸社會,融合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适應環境。

幼兒幾何啟蒙思路圖解(這位媽媽總結了融合)6

自己提升,再求接納

作為譜系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在學校能被接納。雖說孩子上小學是法律賦予的權利,受義務教育法的保護,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咱們孩子上學。可上學質量以及孩子能不能上的好就是咱們家長應該考慮的了。

讓孩子盡可能多地具備上學的能力,是學齡前最值得做的準備。

假如我們是NT家長,我們可以接受并接納ASD孩子的前提是否也是 ASD孩子不影響我的孩子正常上課?

如果這個特需娃比較乖,雖然反應有點慢學東西也比較慢,這都沒關系。但是假如這個特需娃,上課到處亂跑,教室裡脫褲子,行為問題多多,可能就不被其他孩子,老師,學校和家長接受。

所以,想讓環境包容和接納我們,還是得從自身出發,提高自己的能力,盡量減少給他人的麻煩和影響。

幼兒幾何啟蒙思路圖解(這位媽媽總結了融合)7

圖源:pixabay

上小學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小學對孩子的獨立能力、規則能力要求比幼兒園高,為了更好融合,在上學前需要針對相應的能力進行重點幹預訓練。

01、集體常規

安坐能力:這是最基本的,非常重要。到了小學,一節課40分鐘,如果坐不住,影響還蠻大的。

上課聽講能力:孩子在1對多的集體環境下,進行學業學習的能力。

注意力:對于老師的集體指令和單獨指令,能夠給予恰當的反應。和同學有共同注意力。

同伴參照能力:同伴做什麼,我就做什麼的能力。老師剛剛說的話,走神了,沒聽見,沒關系,看看同伴幹啥呢?哦,翻書到第11頁,那我也趕緊翻。

一日常規:能夠知道并且遵循一日常規或者課程表的安排,跟随老師做相應的内容。

功能性社交及語言:“你好”,“再見”,“謝謝”,等等。不強求跟同伴的友誼,但求禮貌功能的交流。

上課舉手:發言時要舉手,想上廁所等需要舉手征求老師的同意。

課間準備:把上一節課的物品收好,下一節課的物品拿出來。

幼兒幾何啟蒙思路圖解(這位媽媽總結了融合)8

圖源:pixabay

體育課、活動課、排隊、做操:能夠跟随老師指令完成相應的任務。這部分由于是動态的,稍微有些難度,需要在機構重視此類集體課的訓練。

生活自理能力:孩子都是自家的寶貝,但是到了學校或者幼兒園,就需要自己喝水,吃飯,收拾書包。最最重要的是大小便需要能夠自理。

02、問題行為

嚴重幹擾課程秩序的行為:離開座位、大喊大叫、哭鬧、上桌子、上窗台、打人、摸人、抱人、随地大小便,當衆脫褲子等等。

幼兒幾何啟蒙思路圖解(這位媽媽總結了融合)9

能獨立上小學對于譜系家長來說絕對是個裡程碑,但不代表上學後就萬事大吉了,萬裡長征才剛開始而已。

上學這件事就如高考一樣,并非生活的全部,所以“上學”也不是融合的全部。

因此,不能獨立上小學,或者需要陪讀,或者上特校,也不代表學前幹預失敗。每個孩子的基礎能力不同,幹預後的效果會有差異,不應為此感到懊惱和沮喪。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