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黑暗時代”,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世紀;而曆史上還存在一段被稱作“黑暗時代”的歲月,那就是位于前1000年前後、約300-400年時間的古希臘時期。所謂“黑暗”,其一是指其遺留史料甚少,幾近于無,其二則是當時古希臘不存在任何大型政權,舉目皆是四處分散的小規模勢力,一片混亂。
而在小型政權各自割據這一點上,無論是中世紀還是古代的黑暗時代,做得都差不太多:中世紀的歐洲在名義上雖有神聖羅馬帝國,但其力量已不複往昔羅馬帝國之盛,而大小封建諸侯們都擁有各自的天地。而正是這種相當令人費解的混沌狀态,才使得其與“黑暗時代”一詞緊密相連。
有趣的是,在群雄割據的局面中,各地的新星也緩緩升起,古代所謂的“黑暗時代”由此又被稱作“英雄時代”,但同樣混亂不堪的中世紀就不曾有過這種待遇。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黑暗時代”之中世紀本身所面對的“環境”問題所緻。
中世紀的時間跨度自西羅馬帝國滅亡起至10世紀為止,其中4世紀—5世紀時世界進入了大規模的低溫化進程,成了民族大移動的一大契機,并且這場低溫還往後又持續了五百年。在溫室栽培技術出現之前,環境氣溫隻要降低兩三度,就會給農作物帶來不可挽回的深重影響。該影響程度之深刻,曾引發了各地的饑荒以及人口急劇減少的現象。
有一種産量測量标準常被采用:種下一粒麥子,最終能夠收獲幾粒麥子?而根據當時的記錄,收獲最少的時候一粒麥種僅能收獲5粒麥子;而古代的蘇美爾文明雖已達到了70粒的傲人成績,但同樣也經受過中世紀前期低下的農業生産率的影響,否則遠不止這個數值。
另外從羅馬帝國時代後期開始,内陸地區的開拓使得海洋航行的使用次數銳減。隻要物資與材料能夠運抵當地,居住在内陸地區并無任何不便但如果這些資源必須從遠方調配運送,耗費的成本則将會呈指數級上升。根據測算,相比起利用船舶進行海路運輸,陸路運輸所要耗費的成本是其25倍有餘。陸路運輸高昂的成本之下,人們隻願意在居住的區域儲備當地所需的基本物資,與偏遠地帶的交易也日益減少。這種生活條件維持一代還好,但如果不斷持續下去,以往得心應手的諸多技術如造船與駕駛技術,都會在時間流逝中不斷遺失。氣溫低下緻使作物的産量減少,同樣減少的還有人口數量困在内陸地區的人們過着日複一日的單調生活,技術水平以及以往的商業航線等等都随着時間飄散在空中……中世紀的黑暗時代正是在這種持久的惡性循環中陷入萬劫不複之地的。
由于文明的落後在中世紀興起了一股“獵殺女巫”的風潮。大量的年輕貌美的女子被當做“女巫”被殘忍的殺害,也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口的出生率,破壞了生産力的發展,社會文明甚至出現極大的退步。
歐洲真正從“黑暗時代”中抽出身來,是在1000年左右即所謂的“大開墾時代”,其起因也似乎在冥冥中注定了:氣溫開始逐漸回暖,另外,“三圃農作制”等新型農耕技術的引入也大幅提升了農作物産量,所謂“三圃農作制”,是一種将耕地分為“春耕用地”“秋耕用地”以及“休耕地”三部分并不斷輪換的農作制度。這能夠使土地長期保持最佳狀态,産量也能得到保證。其中,休耕地也并非完全放置不管,人們往往會在休耕地上放牧各類家畜,其糞便等排洩物有助于土地恢複肥力。再者,新型農具如鋤頭與牛羊驅動的轭犁等也得到了改良,伴随着氣溫的不斷上升,農業生産能力開始快速回血。興起于12世紀後的文藝複興運動若沒有先前的農業水平提升作為基礎,是絕不可能實現的。
毋庸置疑,由于遭受氣候變化的影響,中世紀前期的人口數量低迷與文化發展停滞等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實情,中世紀最開端的這500年被稱作“黑暗時代”也并不冤枉。然而到了11世紀,氣溫回升與農業技術水平的進步奠定了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基礎,并在曆史上留下了文藝複興這一不可磨滅的印記。
由此看來,“中世紀即黑暗時代”的觀點還是不完全準确的,中世紀并非隻有單調的色彩,而應看作“黑暗前期”與“輝煌後期”的結合體,這樣想必會更易于理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