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老爸玩手機玩累

老爸玩手機玩累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12 02:18:00

老爸玩手機玩累?哪個瞬間,讓你覺得父母老了?是以前勤勞溫和的媽媽,現在變成了沉迷手機的網瘾老人?是過去有想法、講道理的父母,現在張嘴就是“微信上說……”?還是父母為了免費蘋果,每天定鬧鐘在虛拟果園裡施肥澆水、在家庭群裡“轟炸”?自從換上智能手機就變成了低頭族,熱衷于刷短視頻到淩晨、用遊戲金豆換糧油……采訪中,不少子女評價:“這就是我家老爺子本人”玩手機,已經成了老年人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相關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其中有近2.6億是“銀發網民”而讓老年人花時間最多乃至成瘾的APP大緻是社交和消磨時間兩類現在,如何與互聯網相處,是新一代老年人的必修課,如何幫父母戒網瘾,則成了一些年輕人的新課題,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老爸玩手機玩累?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老爸玩手機玩累(父母抱着手機一玩一整天)1

老爸玩手機玩累

哪個瞬間,讓你覺得父母老了?是以前勤勞溫和的媽媽,現在變成了沉迷手機的網瘾老人?是過去有想法、講道理的父母,現在張嘴就是“微信上說……”?還是父母為了免費蘋果,每天定鬧鐘在虛拟果園裡施肥澆水、在家庭群裡“轟炸”?自從換上智能手機就變成了低頭族,熱衷于刷短視頻到淩晨、用遊戲金豆換糧油……采訪中,不少子女評價:“這就是我家老爺子本人”。玩手機,已經成了老年人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相關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其中有近2.6億是“銀發網民”。而讓老年人花時間最多乃至成瘾的APP大緻是社交和消磨時間兩類。現在,如何與互聯網相處,是新一代老年人的必修課,如何幫父母戒網瘾,則成了一些年輕人的新課題。

超過10萬老人日均在線超10小時

微弱燈光從房門縫隙透出,伴随着一陣笑聲。林晨知道,父親又在刷手機了。他輕輕推開門,低聲說道:“都淩晨兩點了,怎麼還不睡! ”像是做錯事被抓包的孩子,老林迅速将發亮的手機藏進枕頭下,假裝入睡。透過一張屏幕,老人的休息時間被不斷吞噬。而作為子女,林晨感到無可奈何。

“都已經63歲了,還這麼貪玩!一點不注意身體。 ”林晨順手關上了燈,剛往外走了幾步,房間裡又傳來視頻外放的聲音。自從迷上短視頻後,老林一改以往嚴肅的老幹部形象。家庭群裡,一天能轉發二十多條養生短視頻;為了看自己喜歡的主播,甚至跟孫子搶起了手機的使用權。 “老年人刷起短視頻來,簡直比現在的小年輕還瘋狂。”回想起小時候跑網吧上網,被父親抓的樣子,林晨哭笑不得。風水輪流轉,“父母沉迷手機怎麼辦?”如今已成為年輕人社交的熱門話題。一批老年人在成功追上互聯網浪潮後,與當年他們口中的“網瘾少年”一起,跌入了同一條河流。

“我爸媽該不會染上網瘾了吧?明明眼睛不好,戴上老花鏡也要廢寝忘食地看。一點小事,也要幾乎天天發短視頻,幾十條留言評論必須逐個字斟句酌地回複。但如果看到同學老友群裡别人發了什麼,還特别敏感非要往自己身上‘搬’;最擔心父母受到網絡詐騙方面的不良影響。 ”這是林晨的心聲,也是現代兒女們共同的憂慮。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其中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比提升至26.3%;《2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中的結論更為驚人:超過10萬老人日均在線超10小時。當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觸碰到互聯網,他們被吸引、被裹挾、甚至被控制,沉入這個虛拟交流世界,迎接他們的,會是什麼。

爸媽的網絡圈子内容五花八門

王珍的母親一天能刷五六個小時短視頻,不帶歇息。平日做好飯菜,第一反應是掏出手機錄上幾段,時不時還會出聲誇贊下自己的手藝。在她關注的用戶中,從所謂的健康科普、搞笑視頻、家庭調解,到各式各樣的心理雞湯,“品類”衆多。起初,王珍并沒有留意,直到母親常常因為上網太沉迷,導緻幾次延誤了接孫女放學,延誤了正常做飯時間,眼睛也越來越看不清晰。“母親還開始在同城頻道裡尋找好友,甚至把自己的私人電話留在公開簡介裡,隻為有人陪着聊聊天。”林晨覺得,老人們是傾向于用娛樂、情感内容來充實生活。

“我嘗試過各種方式阻止母親越陷越深——換老人機、删軟件、甚至是開啟青少年模式,但這些辦法都招來了母親的情緒反彈。 ”王珍回憶道,她打開母親的手機後,發現了最容易踩的兩個“雷”:被各種情感短視頻洗腦、被各種營銷手段套路。“沒想到精明了一輩子的老媽屢屢中招,現在我每天都要提醒她凡是涉及錢财的,千萬不要相信。 ”王珍苦笑道。

曉年的媽媽則沉迷全民K歌一年多了,家裡衛生間成了錄音室,耳機不離耳,一首歌一晚上循環二十幾遍。還加入了專門的K歌交流群,每天至少耗費4個小時用來數别人給她送了多少好評,自己做了多少任務,她有個專門的記錄本。 ”最終,曉年明白了,媽媽沉迷的不是唱歌,而是點贊、播放和排名。

手機成情感寄托健康卻頻亮紅燈

“咱不玩手機了好不好,我陪您下下棋”、“走,吃飽飯散散步去”,為了幫父親戒網瘾,林晨決定多花點時間陪陪父親。但很可惜,大多數子女都付不起這個時間成本。

起初是怕父母被時代落下,給他們換了最新的智能手機,本以為讓玩手機作為一種無聊的消遣,可一旦沉迷上瘾,長時間刷手機帶來的身體危害在很多老年人身上也體現了出來。他們會抱怨頭暈、眼花、視力模糊、脖子酸痛、身體疲勞……年輕人都不能熬的夜,更何況上了年紀、“三高”俱在的他們。

而除了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網絡虛拟交流空間、不良信息對老人的精神和心理的影響同樣需要重視。唐威的母親就是如此,她不像很多同齡老人在退休前就能熟練使用手機,她是直到被兒子從農村老家接到青島看孩子後,才剛開始學會使用智能手機。 “母親性格比較内向,不喜歡交際,思想保守,也沒什麼興趣愛好,平時白天幫我們看孩子,晚上就回到專門為她買的同小區的房子内休息。 ”唐威回憶起,最初給母親買了智能手機後,母親很高興,加了很多親人群、朋友群、鄰居群、團購群,因為對搬來新環境不熟悉不适應,也沒有朋友可以傾訴,積滿了各種情緒的母親,就幹脆和手機做起了“最好的朋友”。

但是随着使用手機時間越來越長,唐威的母親開始對網絡上各種各樣的信息難以辨别,本身敏感的她開始自我懷疑。 “看到一些不權威的養生視頻,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病;看了别人轉發到群裡的婆媳關系的文章,會猜測别人說的是自己。結果睡眠越來越不好,每次看完情緒就很低落,動不動生氣甚至哭……”最終唐威陪着母親走進了心理診室,被診斷為抑郁症。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來源: 青島早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