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诩為萬物之靈,可以說是最合群的了,沒有任何一種動物形成了像我們這樣複雜的社會。但同時我們也是最孤獨的,現代人——即在生物學上的智人,是人屬動物僅存的一種,現存最近的親戚黑猩猩也與我們分化700萬年之久了。
曆史上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古老人種——直立人、能人等,如今都已經滅絕了。這些史前人類中最廣為人所知的當屬尼安德特人(即穴居人,我們下文中會有時簡稱為"尼人")。
不同人種的演化關系
尼安德特人是現代人類最近的親戚,他們與我們在74萬年前還有着共同祖先,因此有的人類學家甚至将他們作為智人的一個亞種,不過更多學者還是傾向于他們是人屬的一個獨立物種,這實際上取決于智人作為一個漸變種如何去定義。尼人從距今30萬起雄踞歐洲,又于4萬年前悄然滅絕,他們的消失使我們智人成為除海島上的佛羅勒斯人外,最後一個幸存的人種。
尼安德特人有多優秀?尼安德特人曾被認為是一種低等、野蠻的猿人,一場失敗的進化,但這些說法與真實的尼人相去甚遠。事實上,他們與智人太相似了,如果他們還活着,将很難與現代人區分開。總的來說,尼人腦袋大、前額低、五官更加突出而下巴不明顯,與智人相比他們肩膀寬、身體粗壯而且四肢粗短。
尼安德特人的顱腔很大,這意味着它們有一個大的腦子,甚至比現代人還要大,尼人的腦容量為1200-1750立方厘米,而現代人為1100-1600立方厘米,這說明尼人同樣具有非凡的才智。
智人(左)和尼安德特人(右)頭骨對比
與整天提心吊膽、食不果腹的早期直立人不同,尼安德特人是歐洲的頂級掠食者,他們學會了使用火,并能制造石器作為工具和武器,狩獵赤鹿、山羊、野牛、野驢,甚至猛犸象和披毛犀,當時歐洲的大型食肉動物包括洞獅、劍齒虎和洞熊,都已經不是他們的對手。
尼安德特人集體狩獵圖
我們不得不佩服尼安德特人,他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向世間萬物展現了人類最優秀和進步的一面。他們在進化過程中經受了無法形容的考驗,他們必須适應地球幾千年前一次的氣候變化。當他們在高緯度的歐洲對抗冰河世紀的嚴寒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還躲在有"動物避難所"之稱的溫暖宜人的非洲。憑借堅韌不拔和聰明智慧,尼安德特人活了下來,并遍布歐洲和西亞。
尼安德特人遺址的分布
距今約6萬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在黎凡特地區與尼安德特人初次交鋒。到4.5萬年前,智人已經把前線推進到了歐洲,5000年以後,尼安德特人消失了。曾經雄踞歐亞20萬年的尼安德特人為什麼敗亡得如此迅速,我們的先人又在尼人滅絕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智人(深灰)對尼安德特人(淺灰)領地的蠶食
部落戰争:智人的人多勢衆和技術代差在狩獵和采集時代,部落之間的暴力沖突很常見,尤其是在自然災害導緻資源緊張的時期。因此,當尼人和智人相遇必定會爆發暴力沖突,論赤手空拳地單打獨鬥,體魄強健的尼人一定可以摔斷智人的胳膊,但智人不會空手與他們單挑。
在舊石器時代中期(25萬至6萬年前)和晚期(6萬至1萬年前),尼人和智人的部落規模具體有多大已經不可考。但通過遺址發現和遺傳學分析可以确定的是,尼人的部落規模比同時代的智人小得多,而且分布也更加分散。因此當兩個人種相遇,人多勢衆的智人将會占很大便宜。
智人和尼安德特人
在武器方面,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代的差距。尼人的石器制造技術堪稱精湛,而且具備了反複加工相同樣式的工具的能力,但直到滅絕他們的工具在多樣化及制造方法方面并沒有多大進步,技術慣性現象很明顯。他們使用的武器包括石制長矛、砍刀以及木棒,都隻能用于近距離攻擊。
同時期智人的工具遠比尼人更先進,他們制造工具的效率更高,浪費更少。雖然他們也以石塊為原料,但已經開始把石頭和其他材料結合使用,如骨頭、鹿角和木頭。他們将石制刀片和木柄綁在一起,做成了投擲的長矛。他們還發明了一種更有效的工具,叫投擲标槍,這種武器大大提高了投擲的距離和精度,是一種可以在更安全的距離外使用、更加緻命的武器。
尼安德特人的長矛和智人的投擲标槍
杜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史蒂芬·丘吉爾對伊拉克境内發現的一具尼人骨骼進行了分析,發現這具骨架的主人是被智人殺死的。兇殺案發生在距今5-7.5萬年前,遇害者是一名40-50歲的尼人男子。丘吉爾發現,這名尼安德特人的緻命傷是左側第九根肋骨被投擲武器刺穿,當時智人已經擁有了這種武器而尼安德特人沒有,因此兇手應該是智人。
被智人殺死的尼安德特人Shanidar-3
在法國發現的另一具尼安德特人骨骼可追溯至距今3.6萬年前,其頭部的傷痕顯示其生前曾被智人的武器擊傷。
人數上的優勢和技術上的代差,使暴力沖突的雙方實力相當不平衡,智人具有壓倒性優勢。
取代性競争:生存能力和文化的較量同一生境中可以容納兩種老鼠、兩種羚羊,但容不下兩種人。像人類這樣對相近生态位的其他物種幹擾性極大的,在生态學上叫做"強幹涉種"。當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相遇必定會發生激烈競争,這場競争的結果是尼人滅絕,智人勝利。
1、環境适應能力
尼安德特人身材矮而粗壯,膝蓋和腳踝的關節連接處較厚,與智人相比他們長于短跑和跳躍,短于耐力跑,因此更适合在森林中生活,而智人是從草原裡走出來的。在末次冰期(距今11.5萬至1.17萬年前),歐洲和西亞變成一片植被稀疏的草原和半荒漠,在這種環境下尼人競争不過智人。
在溫暖的伊米亞間冰期(距今13萬至11.5萬年前),尼安德特人走出了歐洲向西擴散,智人也嘗試着入侵歐洲。結果是尼人成功殖民西亞,而智人遭到了慘敗,進入南歐的那一夥全軍覆沒。
因此,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生存能力的此消彼長,部分取決于環境變遷。看起來間冰期森林擴張對尼人比較有利,而冰期草原擴張對智人更有利。我們的先人就是在末次冰期走出非洲,走向世界的。
晚期智人占領全球(數字為到達時間,單位千年前)
2、資源利用的有效性
尼安德特人以大型食草動物為主要狩獵對象,他們的遺址中總是有大量這些動物的殘骸,這些動物數量少、繁殖慢。
智人的食譜更多樣化,他們不僅圍獵大型動物,還攝取更多的野兔、魚類和貝類,這些小動物更豐富而且能快速繁殖。其中,狗的馴養使智人在捕捉野兔等小動物方面有很大優勢,看來狗真的是我們智人最忠實的朋友。此外,智人也吃很多植物性食物,如谷物、堅果和蔬菜。智人的食物來源更可靠,補給更穩定。
舊石器時代晚期,智人男女已經有了男主狩獵、女主采集的分工,而尼人還沒有,他們男女都參與狩獵。
智人的人口具有更強的流動性,再加上語言的生成,他們形成了發達的社交網絡,因而能從更廣闊的區域獲取食物資源和制造石器的原料。而尼安德特人通常局限于一個地區,他們的石器95%的原料都是就地取材的。
上述種種因素使智人對資源的利用更加優化和高效,為智人集合起更大規模的部落、更密集的人口奠定了基礎。
3、文化和語言
尼安德特人的腦雖然比智人更大,但負責抽象思維和語言表達的空間比智人小,因此他們在文化藝術方面的表現遜于智人。在智人遺址中司空見慣的裝飾品、藝術品和洞穴壁畫,在尼人遺址中很罕見。尼人的石器工具絕大多數都是些實用性的,很少具有象征性意義。
語言對智人發展起了很大作用,我們知道至少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智人就已經掌握口語了,但沒有人清楚尼安德特人會不會說話。研究表明,尼人有與智人相似的聲道,有負責生成語言的大腦"語言中心",也有對語言能力至關重要的"語言基因",因此他們擁有表達口語的能力。但由于尼人生活在小而稀疏的群體中,他們可能不需要也從來沒有發展出真正的語言。
尼安德特人的石器
在智人戰勝尼安德特人這件事上,穿衣服和蓋房子很重要。在尼人遺址中從未發現過任何制衣工具,隻有能用于制作毯子的刮刀。這與同時代的智人遺址形成鮮明對比,智人遺址中有豐富的骨針和骨錐,證明他們已經穿上了衣服,這大大增強了禦寒能力。
舊石器晚期,尼人的居所大多限于天然形成的洞穴和岩棚,而智人已經開始興起了"建房熱",很多智人到開放的空間建造居所,其居所還劃分為不同區域。與尼安德特人相比,智人的生活更有組織性。
智人的石器
人種間的雜交和融合與智人的雜交是尼安德特人種群數量銳減的又一個原因,但種間雜交隻可能發生在局部地區,均勻地吸收整個物種是不現實的。
根據分子遺傳學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生活的現代人其基因組中不含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而歐洲和亞洲的人口中尼人基因占整個基因組的1-4%。這證明尼人和智人的雜交發生在黎凡特地區,這裡是智人走出非洲的第一站,他們從這裡走進歐洲、中亞和東亞。
現在含尼人基因最多的不是歐洲人,而是東亞人,後者的尼人基因占比高于歐洲人10-20%。這說明智人在北進和東遷過程中與尼人發生了多次雜交,而其中一次隻有東亞人的祖先參與了。
在東南歐發現的一些史前智人殘骸,既有現代人的特征,也有現代人及其非洲祖先都不具備的尼人特征。由于尼人和智人沒有直接的演化關系,出現這種情況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雜交。2015年在羅馬尼亞發現的一具約4萬年前的智人骨架,其基因組中尼人成分比現代人的比例更高,據推測雜交僅發生在4代以前,也就是說這具骨架主人的高祖父母或外高祖父母就有一個是尼人。
尼人的基因隻存在于現代人的細胞核中,而不見于線粒體DNA中。靈長動物的線粒體DNA都是母系遺傳的,也就是說雜交隻發生在尼人男子和智人女人之間,有專家推測這是因為尼人女子和智人男子無法交配或子代不可育。
個人更相信的一種解釋是,尼人女子的後代都留在了尼人部落中,最後與尼人一起滅絕了。當時智人仍處于母系氏族階段,人人隻知其母不知其父,隻有智人女子的後代才能與智人一起生活。
盡管尼安德特人的部落與文化已經消亡,但在嚴格生物學意義上,他們并沒有滅絕,而是以另一種方式活了下來,我們的身體裡至今仍流淌着尼人的血。
雖然尼人和智人屬于不同人種,但由于沒有生殖隔離,從社會與文化的角度來說,他們和智人的不同民族并無本質區别。因此,尼人被人口更多、技術和文化更發達的智人消滅和同化是必然結果,就像我國古代的匈奴、鮮卑和契丹等少數民族,早已堙沒在了民族融合的汪洋大海中。據專家估計,兩個人種交鋒時尼人約有15萬人口,而智人已經有200多萬了。
尼安德特人女子和智人女子
尼安德特人滅絕的一點啟示尼安德特人大約在4萬年前滅絕,他們的滅絕看似突然,實際上他們已經越來越跟不上自然選擇的節奏。他們的石器制造技術在一開始就達到了很高水平,之後就陷于停滞。尼人似乎隻相信曾為其所用的東西,他們從未偏離給他們帶來成功的軌道。由于他們面對環境拒絕做出改變,他們終将為自然選擇所淘汰。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智人的出現隻不過是加速了他們的消亡。
先進的技術使智人戰勝了尼安德特人,使白人在"大航海"之後征服了世界,也使今天的中華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科幻片中的尼安德特人劇照
今天的科技進步已經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然而宇宙和地球環境變化莫測,就像尼安德特人從未想過他們會遇上智人。如果發生大規模的火山活動或小行星撞擊這樣的災難,就算人類用上現有的所有技術,也無法戰勝這樣的災難。在未來,科學技術将是人類如何生存下去的關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