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會給未來更高級的教育打下基礎,所以良好的幼兒教育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這裡牽涉到人的年齡階段的劃分和教育對象的階段劃分問題。人一生按年齡可分為若幹階段,如嬰兒期(0~3歲)、幼兒期(3~6歲)、兒童期(6~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年齡特征、不同的需要。因此,要适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教育必須分階段進行。
過分寵愛
一些家庭過度寵愛孩子,凡事包辦代替。孩子吃飯,一家人來哄,出門怕寶寶走路累着,忙着抱或用車推。生活上什麼都不讓孩子做,對孩子百依百順,要什麼給什麼。專家提醒:包辦代替會造成孩子的動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對外面的社會。而過于溺愛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愛,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将來很難适應社會。
過多管制
有的爸媽認為管教寶寶,就要從小做起,讓寶寶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寶寶沒有任何可選擇的餘地,不聽話就會挨批評。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寶寶,就會變得膽小、怕事。還有的家長對孩子的缺點看得很重,總是挑毛病,而對優點卻視而不見,極少表揚,甚至經常打罵孩子。這樣的孩子自卑感很強,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強,性格較為孤僻。
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盡量尊重,不要把成人的思維強加給孩子。孩子和家長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應該采取民主方式。
幼兒教育小學化
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下,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遊戲少了,作業多了,考試更頻繁了,升學壓力層層傳遞到幼兒身上。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征兆在孩子入園時已經顯現。為了篩選優質生源,在激烈的行業競争中取得優勢,許多幼兒園不斷提高入園門檻,2、3歲的孩子就開始學習數數、背詩、寫字、記單詞。
進入幼兒園後,小學化傾向更是明顯。據報道,天津河西區一所幼兒園已開始應父母要求教孩子用豎式算3位數的加減法,而這是小學二年級的課程。“橘、凳、醬、藕、墨”這些原在小學三年級才會學到的字,也出現在《學前500字》之中。哈爾濱某幼兒園的一塊小黑闆上,寫着幼兒們周末應完成的作業:抄寫古詩《靜夜思》三遍并背誦、默寫漢語拼音字母、父母出20道退位減法題。
這樣的幼兒教育的惡果之一就是讓孩子(尤其是男孩)從一開始就畏懼學校、讨厭學習。在他們應該遊戲、唱歌、跳舞、繪畫、到處跑、到處玩、胡思亂想的年齡,孩子們不得不規規矩矩地坐下來學習、讀書、寫字。這會讓他們認為,學習是枯燥的,甚至是一種懲罰,從而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對學校心生厭倦。
更多幼兒教育誤區>>
幼兒教育中的三大常見誤區幼兒教育的誤區及相應對策
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區别
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是相互銜接的兩個教育階段。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在教育性質、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有所不同。
1.幼兒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而小學教育屬于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普及性”等特點,即讓每個适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因此,家長必須将适齡孩子送到學校接受小學教育。
2.幼兒教育“教養并重”,小學教育則“以教為主”。
幼兒教育除了對兒童進行全面、和諧發展的啟蒙教育外,還要給兒童以生活照料和養育等。
小學教育則要依據一定的培養目标和課程标準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德、智、體等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每門課程都有明确、具體的教學目标與教學要求。還特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3.幼兒教育課程與小學課程都是綜合課程為主,但對幼兒教育“整合”的程度相對小學和中學教育來說都要深,力度要大得多,因為幼兒最初需要的是對世界總體的最基本的認識。幼兒園課程主要是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而小學的課程相對來說要多些: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4.幼兒教育以遊戲為主,注重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小學教育則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除采用講授的形式教學外,還非常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論、表達等方式進行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
更多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區别>>
莫錯過幼兒教育的重要時期幼兒教育中的六大要點
幼兒教育的好處
德國幼兒早期教育家威特說:“對孩子的教育開始得那麼早也不會過頭”。目前國内外多數專家認為,幼兒早期教育重點是指3到5歲前的教育。對幼兒進行早期教育究竟有哪些好處呢?
幼兒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抓緊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學習效果。例如有人認為,幼兒在2-3歲期間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年齡;外語學習最遲也不能超過4-5歲,因為在這時幼兒學習外語不會與本國語言相混淆;5-5歲半則是掌握數概念的最佳年齡;6歲是發展大小、方位知覺最佳年齡。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1964年出版了《人類特性的穩定與變化》一書,提出了有名的智力發展的假設:5歲前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日本學者木村久一認為,兒童的潛在能力遵循着一種遞減規律。即生下來具有100分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一出生就進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從5歲開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隻能成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從10歲開始教育,就隻能成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進大腦的發育。一些家長擔心,對孩子實施早期教育,會累壞孩子的大腦,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經用動物的大腦和生化的變化。事實說明,早期豐富的環境刺激與學習機會不但不會傷害大腦的發育,而且還會促進大腦的發育
更多幼兒教育的好處>>
母親文化水平對幼兒教育有突出作用幼兒教育之植物情感培養
幼兒教育的要點
采取表揚教育還是批評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個永遠的論題。在某些情況下絕不縱容孩子,這是可以肯定的。要采取孩子易于接受的方法來教育孩子,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總結出以下六大要點,涉及到“心靈教育”的方方面面。記住這六大要點。可以使母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得心應手,取得良好的效果。
▲不要盯着孩子的缺點
如果能對孩子的優點給予很好的表揚和贊許,缺點就會自然消失。
▲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變化
不要認為孩子的表現已經定型。當前的表現,隻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他償會不斷地成長。
▲不要完美主義
有的家長給孩子設定了極高的标準,從一開始就要求孩子做到十全十美。對于孩子來說,很多事情都是人生的頭一回,可能會做得不好;而在這麼多做不好的可能中,孩子漂亮地完成了一件事,是多麼了的了不起,家長一定要進行表揚。這樣,家長也不會太在意那些做不好的的事情。
▲不要和别的孩子作比較
家長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較。自家的孩子隻要按照自己的個性發展就非常令人滿意了。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家長要相信,隻要孩子能發展自己的特長,在自己專長的領域具有一技之長,就可以成長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不要把培養的學習能力作為教育的重心
學習能力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一味地以此作為教育的重心會使整個教育出現傾斜。必須把對心靈的教育作為教育的重點,以培養孩子的EQ作為重點,重視心靈教育,學習能力自然會大大提高。
▲現在就是最好
不要盯着孩子的缺點不放,隻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長處,對他們小小的進步給以肯定和贊揚,就可以讓那些缺點消失。家長越是努力想去糾正孩子的缺點,就越有可能适得其反,缺點會越固執地留在孩子身上。與其這樣,不如把現在的孩子當做最好,肯定他的優點,表揚他的長處,孩子會自然地變得優秀起來。
更多幼兒教育的要點>>
英全國幼兒教育計劃遭質疑幼兒教育裡的7大注意事項
幼兒教育常識
讓小孩學會1歲6個月單獨走路,1歲8個月學會單獨上廁所;
2歲要學會穿内衣,培養良好的習慣;2歲6個月能單獨吃飯,自己穿衣服;
2~3歲穿有鞋帶的鞋,訓練小孩複雜思考的能力;每天至少吃3種顔色的蔬菜,訓練孩子的統籌能力;
4歲要教育孩子學會自尊,自愛;
5歲要訓練孩子的自重意識;
6歲要教育孩子團結,競争的能力,強弱對比;
8-13歲要使孩子明白學習的目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