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一般的周記?Stacy按:昨天出去玩兒回來就感冒了,午覺睡了好久,還是有點兒昏昏沉沉的腦袋不怎麼轉了,本周周記就随便寫寫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比較一般的周記?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Stacy按:
昨天出去玩兒回來就感冒了,午覺睡了好久,還是有點兒昏昏沉沉的。腦袋不怎麼轉了,本周周記就随便寫寫吧。
1
Thinker or Doer?
在新的職位上做了也有段時間了,新項目慢慢步入正軌。最大的成就感來自于把紛繁複雜的事情理出頭緒,心裡的焦慮感減少了一些。
曾經有個老闆和我說,我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是,思考和執行兩方面都比較平衡。
有些人擅長思考規劃思考,但可能會有點兒飄不夠着眼于現實,方案落地會有點困難;有些人善于推進落地,但可能想得不夠清楚,這樣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之前沒有料到的問題。
我其實兩方都不夠突出,但也有這樣的好處,作為thinker的時候考慮到doer的問題,作為doer的時候跳出來做一會兒thinker。
做的新項目,我在事情上反應是略為慢的,讓自己浸泡在事情中很長一段時間,收集那些反饋和花費比較多的事情,然後再開始整理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
當我整理完某一塊的方案走出公司,已經是深夜,有點兒疲倦,但心裡是雀躍的。
2
自控力
本周我還注意到了自己的一個現象:當我比較累的時候,自控力會變差。
這段時間事情比較多,常常會比較晚才離開公司。平時我是個很少刷朋友圈或者微博的人,但最近刷得有點多。
一開始我沒明白這是為什麼,後來分析這大概是因為比較累的時候,精力已經消耗了,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克制自己了。
這就和以前說過哪個實驗中做完多個選擇題之後再去做事情效果會打折扣,因為做選擇題就消耗了精力。
對我來說最好的狀态其實是一個平衡的狀态,過忙和過閑都會讓我覺得心很累。
想要做到狀态好,就要了解自己在什麼樣的條件下自己的狀态能夠達到最好,并且盡可能地為自己創造狀态好的條件,讓狀态好多次重複再現。
所以我打算下周提高工作效率,盡量恢複之前有規律的生活。
3
賣相很重要
我司倡導的一些工作方法其實還挺實用主義的:比如用scalable的方式做事,盡量尋求簡化、自動的解決方案,講求實用和效率。
這種大的方向很好,但時間久了也會産生一種相反的作用:那就是大家會都以為内容很重要,形式沒那麼重要,隻要内容好,什麼形式都可以被接受。
比如有時候我會發現報告裡的格式、字體、表格比較亂,或者是小朋友要在部門會議上分享内容, 直接就是白版的PPT。我提出來之後,小朋友會覺得那我還要花時間美化PPT,浪費時間,那還不如不弄。
我當時解釋道:可以套一個現成的簡潔的設計模闆,但不能就這樣白版上。我們所說的要少花時間在這種形式上,是指不必花好幾個小時弄得特别fancy,但不是指完全不做。
還有一句我特别想說的其實是:這是我司不在意這樣的細節,但是養成了這樣的工作習慣,未來你去到别的公司,也許完全不一樣,那個時候才會發現要吃虧的。
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會覺得一個方案我的老闆讓我不停地改改改,很煩躁,都是一些細節,哪那麼重要,浪費時間在這些方面。
這一年過去,我看小米的《參與感》,才知道雷軍直到發布會前二十分鐘都還在讓團隊改PPT。
喬布斯曾經打電話給Google的創始人,抱怨他們的某個app圖标放到多少倍之後有一個像素不對,影響了IOS上這個圖标的美觀。
今年我才能夠真正扭轉過來這種思想,把握大局最重要,但這種細節也很重要。
起碼如果一個人在做presentation的時候言之無物,如果Ta的PPT好看,我會覺得Ta至少很尊重大家的時間,做了精心的準備,可以耐心多欣賞一會兒。
(完)
周記是每周日推送的欄目,可能會寫主題文章,也可能是過去一周的回顧。
回複“周記”可查看過去周記。
今日互動
你是Thinker 還是Doer呢?歡迎留言讨論~
公衆号所有曆史文章(包括舊号文章)請查看公衆号菜單目錄。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光速成長》,請大家收貨閱讀後,賜電商、豆瓣評論,筆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