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從白居易的身上,看到唐朝知識分子心态的變化。在盛唐時代知識分子往往是努力進取追求兼濟天下,而到中唐時代,到了白居易這裡,則追求享受生活。而中唐知識分子心态的變化,正是白居易引領的。
其實,白居易還引領了唐朝文化的另外一個潮流,那就是文人填詞的潮流。白居易晚年閑居洛陽的時候,曾經深情地回憶起自己在杭州、蘇州做官的快樂時刻。白居易是北方人,看慣了白馬秋風,到了杏花煙雨的江南,一下子就沉醉在江南那靈山秀水畫船碧波之中。他用《憶江南》的詞牌,創作了三首詞,成為中唐文人詞中的王者。
《憶江南》的詞牌,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等。這個詞牌,相傳是唐朝名相,牛李黨争中李黨的核心人物李德裕,在浙江為官期間為他的亡妓謝秋娘所作,本來的名字叫《謝秋娘》,也許這個名字不吉利不雅緻,後來改成了《憶江南》。我們來看看白居易的這三首《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谙。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這是一幅生機勃勃的江南春景圖,日出之時,江花盛開,燦爛如火;春來之時,江水如夢幻一樣晶瑩透徹,一切都充滿了向上的力量。
第二首是回憶在杭州做官時的感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第二首是寫杭州的秋天。白居易選取了杭州最典型的風物,靈隐寺中尋桂子,錢塘江聽潮聲。特别是“山寺月中尋桂子”一句,暗藏了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杭州靈隐寺桂花很多,香氣撲鼻,靈隐寺的僧人說這是月亮中的桂樹,每到月圓之時,月中的桂樹就會落下果實,寺中的僧人曾經拾到過,這也給杭州蒙上一層神奇浪漫的色彩。
第三首是回憶蘇州的生活。
江南憶,最憶是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醉舞芙蓉,早晚得相逢?
第三首寫的是白居易蘇州的浪漫生活,“吳娃”很顯然不是西施,而是與自己歌之舞之的歌女。幸好,白居易還寫到了吳宮,假裝自己是在發懷古之幽情,讓人有一些曆史滄桑感,否則這首詞,就變成豔詞了。
假如我們用宋朝詞人詞風和流派來劃分的話,白居易應該算是婉約派,你看他的《長相思》寫的是清麗婉約,用《花庵詞選》的評價就是,“非後世作者所能及”。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這首詞寫相思之情,那是意味深長清麗婉轉。白居易這是想誰呢?據說,這是送别他最愛的歌女樊素的時候,寫的一首詞。樊素善歌《楊柳枝》,因又名柳枝。後來,樊素非要離開白居易,回老家杭州。白居易是一千個舍不得,他在《别柳枝》中說:“兩枝楊柳小樓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可見白居易對于樊素的離去十分傷感。于是,白居易就說,自己的相思就像水流一樣無限,望着樊素遠去的方向,望着吳山的點點綠色,而愁思悠長。下阙繼續寫佳人離去的哀愁。“思悠悠,恨悠悠”,這兩個“悠悠”,說明白居易的思念之深。但樊素是真的離開了他,他縱然是盼着她回到自己身邊,那也是無謂的空想了,而他也隻能在月明之夜倚樓而望,以回憶昔日的歡樂而已了。
其實,這個樊素,也隻是白居易家中的歌姬而已,白居易年輕的時候,居住在離徐州不遠的符離,就是現在盛産符離集燒雞的地方。在這裡,他還有一個一見鐘情但後來愛情無疾而終的初戀情人,這個女孩叫陳湘靈。陳湘靈出身算命先生家庭,與白居易家族相差太大,有情人終未成眷屬,這給白居易巨大的打擊,據說,白居易後來結婚很晚,就是思念陳湘靈的緣故。白居易寫下過一首非常朦胧難懂的詞,據說就是紀念他們約會時候的美妙時光的。《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有人覺得這首詩很空靈很朦胧,覺得這是一首禅詩,說白居易體悟到的是世事無常,因為一切色相皆是空。但我們為什麼不能把它看成是白居易對愛情的一種祭奠呢?白居易是經曆過一場苦戀無果的愛情的。“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難道不能看成是白居易和初戀情人私下約會的情景嗎?“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很可能是說,白居易的愛情最終沒有抵抗過世俗,緣分也抵不過時間,最終一場春夢夢醒之時,如一場秋雲,聚很難散容易,一切都如浮雲消散了。
這就是白居易,一個介于詩仙和詩魔之間的極為自戀的人;一個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價值觀,玩到極緻的文人;一個在詩與詞兩界都享有盛名做出巨大貢獻的詩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