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改變了世界局勢,雖然這句話我唠叨了許多次,但許多人僅僅理解為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的改變,忽略了對經濟的影響。這才是最大的改變,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經濟出現巨大變化,許多國家的政治也将随之發生變化。不過本期内容不讨論政治,因為那是未來要發生的事情,重點聊聊經濟上的巨變。
德國人或許沒有想到一件事,31年的貿易順差局面會被打破,東德和西德合并以來首次出現了貿易逆差,今年6月,德國貿易逆差高達10億歐元,而其此前連續10年都是貿易順差,實際上從4月份就開始有征兆了,4月德國貿易順差13億歐元,這是1992年東德和西德合并以來最低值,5月份貿易順差5億歐元,再次打破最低值,結果就徹底為負數了。關于這一點大家可以看我上期内容。
日本就不用說了,已經快一年的貿易逆差了,日元都快貶值到不認識自己了,不過依然有許多人相信那句話,日元是主動貶值,有利于出口,結果是日本經濟越來越糟糕,比如5月份貿易逆差高達177.9億美元,6月數據還沒有公布,這是日本有數據以來第二高的逆差數據。如果日元貶值真有利于出口,那為何日本經濟還這麼糟糕呢?
除了德國和日本外,還有多個國家的貿易出現逆差,比如韓國時隔14年再次連續三個月出現貿易逆差,4月貿易逆差為26.6億美元,5月貿易逆差為17.1億美元,6月貿易逆差為24.7億美元;又比如印度、越南、法國、西班牙、英國、意大利和美國等,都出現了或大或小的貿易逆差,其中又以印度最為老火,2月份貿易逆差208.8億美元,3月份貿易逆差185億美元,4月份貿易逆差為200.7億美元,5月份貿易逆差為242.9億美元,這創造了印度貿易逆差的曆史,不過好消息是我們依然貿易順差。大量工業強國出現貿易逆差,代工國家也出現貿易逆差,為何會出現這一幕?我就以韓國為代表,給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韓國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很繁榮,而這繁榮的背後實際上離不開中國,中國對韓國經濟有兩個巨大作用,一是市場大,韓國連續多年對中國貿易是順差,這就是背靠中國這個大市場的好處,日本曾經也是這樣,但是由于日本喜歡挑起矛盾,所以在華市場一點點被其他國家蠶食,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了,當然還有其他原因,等會結合韓國的情況來分析。二是依托中國建立了強大且穩定的供應鍊,韓國本土容納不下那麼多制造業,所以許多企業到中國建廠,并建立了龐大的供應鍊體系,依托中國安全的環境,廉價的資源和高效的生産,他們在中國生産商品輸出到全球賺錢。
但韓國并沒有珍惜這個優勢局面,他們也跟日本一樣沒事找事,結果中韓關系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結果是韓國手機、汽車等在華份額不斷下降,曾經韓國僅三星手機就占我國手機市場20%以上,如今早已市場份額不足1%,又比如汽車曾占我國7%的市場,如今隻有不到2%。韓國不斷失去中國市場,這是他們經濟最大的風險,他們從哪裡去找這麼大的市場來彌補了,特别是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局面下。各位想一下德法等國家又失去了哪些大市場,或正在失去哪些市場。給大家一個提示,大衆CEO就抨擊德國政府,嚴重低估中國對德繁榮作出的貢獻。而他們現在還失去了俄羅斯的市場。不過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各國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答案是全球通脹。
俄烏沖突以來,全球能源價格暴漲,帶動更多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引發了全球通脹,而韓國為了配合美國,不得不減少從俄羅斯采購能源,比如僅5月份,韓國從俄羅斯原油進口量就同比暴跌84%。減少了便宜的石油,自然要去買高價的石油,除了要高價買石油外,韓國許多原料都需要高價購買了。
我們還是以5月份的數據為例,因為6月份許多數據還沒有公布,韓國一般要在次月中旬才公布,韓國5月進口煤炭總額27.8億美元,上月澳大利亞産煤炭的進口價格為每噸404.77美元,是去年同期價格的3倍。除了煤炭價格暴漲外,其他資源價格也暴漲了,韓國5月份進口鋁錠價格比去年同期增長50.2%,銅礦石進口價格同比增長25.7%,鋼制品進口價格同比增長51.2%,這還不算石油、天然氣、糧食、蔬菜價格的上漲。兩年前國際油價40美元一桶,5月國際油價約120美元一桶,這又是三倍的價格。試問韓國手機價格在三年裡漲了3倍沒有,汽車銷售價格漲了3倍沒有?答案是沒有。
那麼問題來了,所有原材料價格暴漲,但是商品價格卻沒有大幅上漲,甚至被迫降價搶市場,這就意味着利潤大幅減少甚至虧損,有人說虧損了就不進口制造了,那工廠就要停工了損失會更大,所以哪怕虧損也要高價進口生産。所以韓國對外貿易自然要逆差了。最近三個月裡(3-5月),韓國在原油、煤炭和天然氣進口價格同比激增87.5%,結果導緻進口這三大資源額外多付了400多億美元,如果不漲價,就可以節省400多億美元,那韓國上半年就不會出現100多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了,反而會使貿易順差。
韓國大量資源靠進口,和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等一樣,隻要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那麼這種國家對外貿易大概率要出問題,但也不絕對,隻要商品具有壟斷優勢,上遊漲價自己也跟着漲價,由于具有壟斷優勢下遊不得不買,那自己經濟就不出現問題了,這一點德國就做到過,比如2008年國際原油價格暴漲,帶動大宗商品價格暴漲,但德國就扛了過來沒有出現貿易逆差,就是因為他們在許多領域有壟斷優勢,說直白一點就是能賣高附加值産品彌補損失。
那為何這次他們不能繼續賣高附加值商品度過危機呢?答案是優勢不在了,這些年亞洲許多國家制造業開始崛起,德日法英等老牌工業國優勢不再,韓國這個後起之秀的許多優勢也在喪失,所以他們難以漲價應對危機。
以德日韓為例,韓國汽車和手機銷量下滑,背後反映的實際上是中國汽車和手機産業崛起,這也是為何這次日本和德國貿易這麼糟糕的原因,如果放到以前,他們可以向中國大量出口汽車等高端商品彌補損失,甚至大規模漲價銷售。但現在不行了,中國電動車崛起,燃油車也在崛起,他們被内卷而且卷得很嚴重,别說漲價了降價都拉不起來銷量了,所以不出現貿易逆差才怪。又比如德國機械設備出口過去長期位居世界第一,但現在中國也能排第一了,背後是中國機械設備的崛起,意味着德國無法壟斷了,也難以靠漲價傳遞危機了。
全球通脹怎麼來的呢?是美國這幾年超發美元引發的,導緻石油價格率先暴漲,然後開始向鐵礦石、煤炭等更多大宗商品領域蔓延,此後美國又引爆俄烏沖突,結果全球能源價格就居高不下了,結果全球通脹就出現了,這才是導緻這次大規模貿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所以罪魁禍首是全球通脹,而導火索則是美國濫發美元和俄烏沖突。
大家可以發現一個事實,出現貿易逆差的國家基本是制造業為主的國家,而且基本都是配合美國制裁俄羅斯的國家,這就導緻他們進口能源價格比别國高,所以貿易逆差不奇怪,這也是我們能能貿易順差的原因,又有高端商品出口,又能買到相對廉價的能源,關鍵還有産業優勢。
那有人肯定會說,印度沒有制裁俄羅斯,為何貿易逆差這麼高呢?其實印度和越南一樣,都是初級代工國家,他們對價格傳導的優勢不明顯,也就是上遊原材料大規模漲價後,他們生産的商品卻沒有能力漲價,一漲價就要被其他有優勢國家的商品給取代,所以導緻他們出口越多虧損越多。另一個原因是他們依然受全球通脹的影響,6月份印度石油進口價格同比去年上漲94.17%,黃金進口價格同比去年增長169.45%,煤炭進口價格同比去年增長241.81%,這自然推高了生産成本,所以他們必然出現巨額貿易逆差。而且大宗商品價格若持續暴漲,這些國家的貿易逆差還會擴大,而且是出口越多逆差越大,越南也是如此。
如果全球能源價格暴跌,回到3年前的價格,那全球通脹自然回落,這些國家大部分又會恢複貿易順差了。而有的國家想要恢複就難了,比如日本,因為要大量進口資源,無資源國家如果維持不了一定數量的産品的優勢技術,必然會帶來貿易逆差,日本曾經半導體、汽車和數碼很厲害,現在僅剩汽車的被電動車沖擊,半導體也隻剩上遊材料占優勢,所以日本貿易逆差不奇怪,下一個将會是韓國和德國,不過他們出現日本這種長期逆差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當然如果德國執意不用俄羅斯能源,那步日本後塵就很快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