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賴聲川經典對話

賴聲川經典對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3 13:34:41

賴聲川經典對話?1983年,賴聲川在美國獲得戲劇學博士學位那時候的台灣,是一個真正的戲劇荒漠戲劇市場一片荒蕪,沒有像樣的劇場,也沒有什麼人看戲,連大學裡都沒有開設戲劇專業,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賴聲川經典對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賴聲川經典對話(你做過的每一件事都好像有人在記賬)1

賴聲川經典對話

01 亞洲劇場之翹楚

1983年,賴聲川在美國獲得戲劇學博士學位。那時候的台灣,是一個真正的戲劇荒漠。戲劇市場一片荒蕪,沒有像樣的劇場,也沒有什麼人看戲,連大學裡都沒有開設戲劇專業。

那一年,賴聲川回到台灣執教,成為台灣現代劇場最早的一批拓荒者。在他看來,那不是一個糟糕的時代,反而是一個戲劇拓荒、文藝複蘇的黃金時代。

最早的嘗試是組織學生集體即興創作。賴聲川根據學生真實的生活經驗,和他們一起完成了第一部戲劇作品《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1984年,十五個演員在非常簡陋的劇場演出,連演兩場。台下坐着二百多位觀衆,其中有楊德昌、侯孝賢、吳念真、金士傑等。人們訝異于他們表演的自然流暢,以及他們與以往戲劇截然不同的表演風格。

同年11月,賴聲川就和李國修、李立群一起,成立了在後來鼎鼎有名的表演工作坊。

1985年,舞台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上演,台灣相聲因它起死回生。

1986年,賴聲川執導的《暗戀桃花源》首演,引起巨大轟動,直到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它依然是經典之作。這兩部劇的真正意義并不在于票房,而在于讓許多觀衆第一次走進劇場,領略到戲劇的魅力。

2000年,他完成了自己從事劇場工作二十多年來最具突破、最驚人的作品《如夢之夢》。該劇長達八小時,形式大膽創新,被稱為“華人戲劇的重大裡程碑”。

賴聲川所創造的嶄新的劇場美學,以及深刻的人文情懷,使他成為當之無愧的“亞洲劇場之翹楚”。

02 生命最初的挫折和打擊

賴聲川出生在美國,在他12歲時,父親調回到台北。

他在美國是個資優生,能跳級,可到了台灣就變成了最差的學生。一次考試,他成績單上全部是紅字。滿分100分制,數學隻考了9分,語文20分左右,被全班笑。

大概一個月以後,他實在是受不了了,就跟父親說,“我不行了,我要轉美國學校。”

父親一口就回絕了他。最後沒辦法,隻能留級。

接下來,他父親生病了,得了癌症。

在他14歲那一年,一天他在台北的醫院裡,母親跟他說,“父親不會好了。”他完全愣住了,母親的話猶如晴天霹靂。他知道自己即将要沒有父親了。

父親離世的打擊,把他的整個路線都改變了,令他對未來感到茫然,意味着他将要面對未來人生巨大的考驗。

很多事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賴聲川後來初中、高中、大學都是在台灣完成的。

他讀完大學就認識了他的太太丁乃竺。他們申請到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賴聲川讀戲劇,太太丁乃竺讀教育。他們為了這個計劃工作了兩年去存錢。

去了美國不到一個月就得到消息,他們存的那筆錢被朋友拿去投資公司,然後公司惡性倒閉,就是破産了,錢全部沒有了。怎麼辦?

他父親有一個老同學在舊金山開餐廳,他們就打電話過去,父親老同學聽完就一句話,“過來吧,到餐廳去。”

03 打工學習5年拿到博士學位,還生了女兒

賴聲川說從來沒有那麼累過:五點半一直走動,走到十一點半,上廁所的機會都沒有,一直在收東西,一直在幫忙鋪新的桌布,等等。

賴聲川說每天幾乎都有被客人訓斥的事兒,那個地方消費很高,有的客人脾氣很差,他來花錢,就是要被服務的感覺。

他(客人)會說:“過來!你這怎麼怎麼……”“對不起。”“對不起什麼?”然後就開始罵你訓你。然後就隻能說:“對不起,我們錯了。”

賴聲川被問到為什麼這麼能忍呢?

他回答道,“人生中要感謝,你要感謝這些人,他對你那麼壞,你要從他身上學會一些東西,好比說忍辱。客人帶着女朋友來,他就想要在他女朋友面前賣弄一下他的權威。好的,我配合你。”

客人的心理都被賴聲川穿看得透透的,他把那些經曆當看戲和配合演戲。

時間久了他發現一個很妙的事情,就是客人喜歡跟跑堂的聊天。

他們說,你的背景是什麼?賴聲川回答:“我在伯克利念戲劇博士。”這句話一出,沉默。沒有人會接話說戲劇好有意思,對方突然會覺得很不自在,小費也不會給多。

後來人家再問:“你的背景是什麼?”

賴聲川就說:“我們家在唐人街開洗衣店。”

對方說:“這樣子,那你們很辛苦啊。”最後小費都會給得很多。

很多經曆讓人覺得真正珍貴的地方,就是你會從中看到人性。

在那個餐廳打了5年工,也學習了5年。也是在那5年裡賴聲川以最快的速度拿到博士學位,還生了女兒。他感慨道:“這是我人生中非常懷念的一段日子。”

04 奇特的緣分

在賴聲川後來很多劇目當中,從《暗戀桃花源》到《寶島一村》再到《水中之書》,裡邊都很細膩地刻畫了一些奇特的緣分。

賴聲川第一次去印度是1988年。印度北部的一個山城叫比爾。那裡沒有水,沒有電,連路都沒有,那是從德裡坐車十八個小時才能到的一個地方。

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太太丁乃竺就說想洗個澡。過不久他們就看到一個老太太從山上頂了一大桶水下來,然後丁乃竺很不忍心浪費,就用那桶水洗了澡,洗了頭,洗了衣服,還不舍得倒掉,覺得水太珍貴了。

後來他問了一些當地的朋友,通水要多少錢,通電要多少錢,把路修好要多少錢,那個時候大概是三萬美金可以完成這一切。

1988年賴聲川回到台北找了一些朋友說,“我們籌點款。”然後真的就把路鋪了,水電也通了。第二次去就有水也有電了。

2009年,賴聲川女兒要結婚了,女兒和她的丈夫是在印度認識的,他們決定舉行婚禮的那個小鎮,就叫比爾

然後他們去參加婚禮,所喝的水,用的電,走的路,都是賴聲川當年弄的。時隔差不多20年。

賴聲川的經曆告訴我們,這是一種很深刻的教育,人活在世界上,一分、一秒、每件事情都要更珍惜。因為你當時做的所有事情其實都好像有人在記這筆賬,環繞輪回的事總有一天回到你身邊來。

正如董卿所說:沒有一個人是一座孤島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我們總是和周邊所有在發生關系。

所以,對人好一點吧。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