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後旗于1650年建旗,曆史悠久,民風淳樸,位于内蒙古通遼市東南部,總面積11570平方公裡,人口40.18萬,有蒙、漢、回等19個民族聚居,其中蒙古族占75.17%,是全國縣域蒙古族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這裡是英雄上馬的地方。
這裡遊牧文化、農耕文化相互交融,賦予了這方土地厚德仁和而又慷慨俠義、浪漫多情的性格。
這裡是清代著名愛國将領僧格林沁的故裡;這裡走出了中國第一個馬王紮那,136塊國家級賽馬獎牌見證着馬背民族的驕傲;這裡擁有蒙醫正骨療法、好來寶、蒙古族馬具制作技藝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經過千百年提煉升華的民族瑰寶璀璨奪目;叙事民歌《達那巴拉》深情再現達那巴拉與金香的愛情故事,《敖包相會》《雕花的馬鞍》被人們廣為傳唱。
“草原聖谷,北方雨林”——神奇大青溝,形成肇始于遠古時代,760多種動植物和諧共生,構成動态平衡的生态系統;繁花似錦,古樹蒼翠,霜葉流丹,雪映萬泉,四季更叠,将那靜止了億萬年的山水,繁衍了千百年的生命息數呈現,描摹出古代科爾沁的大緻模樣,美不勝收。
阿古拉“一帶一路”敖包相會文化旅遊主題小鎮坐擁一山一寺,與濕地、湖泊、沙漠交相輝映。屹立于雙合爾山頂的白塔,建于清朝雍正年間,珍藏着大昭寺活佛薩木瓦的舍利子,與北京北海公園白塔遙相呼應。古刹雙福寺始建于康熙年間,香火不斷,護佑着全旗百姓的平安。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千林落木,斑駁疏影,烏旦塔拉原生态七彩園林流光閃閃,五角楓大森林年逾千歲的五角楓、蒙古栎廣為分布,連續舉辦三年的“烏旦塔拉國際楓葉節”讓國内外遊客流連忘返,青睐有加。
草甘沙漠裡,沙漠越野愛好者盡顯本色,縱橫馳騁。
冰天雪地中,草原兒女英雄豪邁,激情飛揚。
乘着改革的春風,科左後旗順勢而發。支柱産業,競相發展,園區建設,日益壯大;文旅交融,風景秀美,高鐵時代,四通八達。“黃牛之鄉”“馬王之鄉”“綠色水稻之鄉”“旅遊之鄉”“民歌之鄉”“蒙古文書法藝術之鄉”六張名片講述着這裡的自豪和驕傲。
肉牛産業、旅遊産業、蒙中醫藥産業、物流産業、沙産業、生态産業、馬文化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八大産業邁開了這裡改革和前進的步伐。
這裡資源富集 物産豐富
糧食産量逐年增加
這裡緊抓契機 力争發展
融入東北振興步伐
(高鐵開通後,甘旗卡到沈陽僅需1小時)
這裡外部打通 内部貫通
實現路網四通八達
這裡深度挖潛 文旅融合
全域旅遊多點開花
這裡建管并舉 彰顯特色
城鄉面貌天地變化
這裡宜居宜業 宜遊宜覽
是興業者溫暖的家
這裡是“黃牛第一旗”——科左後旗以打造全國黃牛第一旗為目标,全旗肉牛飼養量達81萬頭,被列入全國首批養殖大縣名錄,基礎母牛繁殖率提高到90%,黃牛冷配率、重大疫病防疫密度均達到100%。
這裡是“國家級衛生城”——進一步提升城鎮品位,努力營造适宜創業的發展環境和适宜生活居住的城鎮環境,增強科左後旗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輻射力,讓群衆實實在在的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實惠,發力創城。
“鼎新革故宏圖遠,求實複興花影豐”。如今的科左後旗,在改革與發展的道路上勵精圖治,永不放松。
“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知名的肉牛産業強旗、區域知名的全域四季文化生态旅遊目的地、全市對外開放融入東北先遣地,建設東部知名的蒙中醫藥産業基地、國家級生态示範旗、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旗”,科左後旗育好梧桐,靜待鳳凰。
這裡是科左後旗,英雄上馬的地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