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嘉興日報-嘉興在線】
兒子在裹粽子 攝影 季小英
從小對于端午節的來曆,從書上得來最多的是傳說愛國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丢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于是,因屈原而起的好多故事也風一樣被刮起。粽情濃香,艾葉飄香,龍舟賽技,香包挂身等與這場紀念有關的習俗就這樣根植在每一個人的心間了。
而我,對端午節最多的記憶,自然是粽子,而最深刻的莫過于母親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的我,生長在物質還比較匮乏的年代,農家子弟孩提時代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便是口腹之欲的滿足。平常緊巴巴地過日子,家常便飯味道之寡淡是沒經曆過那個年代的人無法想象的。
在那個什麼東西都要憑票購買的年代,連粽葉也是緊俏商品,沒辦法,母親隻好提前去水岸邊的蘆竹叢裡采摘,算是充當粽葉了。然後一把把用繩子紮好後串起來涼在屋檐下,到用時在水裡煮過後洗幹淨,一張張粽葉又綠又清香。紮粽子用的是稻柴,那年代多的是,不像現在都用線紮了。母親包的四角粽大小得體,四個角勻稱,三道柴整齊,簡直就是個藝術品。當掀開鍋蓋,香噴噴的粽味滿屋彌漫時,我和弟弟總是迫不及待地伸出持碗的手等着母親剝着滾燙的美味肉粽或是紅豆棗子粽放到我們的碗裡,而後是痛快淋漓地美美享用這難得的美食了。
那時的端午節不隻飽含着母親的艱辛,還見證了母親内心美好的期許。
天亮了,一大早起來,隻見母親用菖蒲、艾葉插在屋檐下,挂在門楣邊,嘴裡念念有詞,意為辟邪趨鬼。我們不急着吃粽子,而是按照母親的吩咐,用艾葉等浸泡的植物熱水洗臉,清香氤氲,驅除瘟疫。這是祈福的方式,意味着一年到頭全家人沒病沒災,皮膚幹幹淨淨,炎夏不長瘡,不長痱子。
端午節這天,母親照例是忘不了在我和弟弟的脖子上挂上一個精美漂亮的香囊,還在我倆的手和腳上系上五彩線,這五彩線是用五種不同顔色的絲線,擰在一起搓起來後,戴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腕上。聽母親說這五彩線代表着五色龍,可以降服妖魔鬼怪。而香囊是母親用平時收集貯存的碎布零料手工縫制而成的,裡面裝些雄黃、蒼術外,還放上香草配成的香料,截在身上起着驅蟲除穢的作用。直到年長後讀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和屈原的《離騷》,想象着屈原佩戴香囊的高傲樣兒和明初太學裡那些“左佩刀,右備容臭,烨然若神人”的纨绔子弟,一直認為他們的香囊,沒有母親親手縫制的香囊來得更溫情。
自然,我和弟弟就在母親的這種年年歲歲的祈禱中健康快樂地成長着。
如今,我們早已長大成家立業,也有了自己的孩子,關于我們那個年代的端午記憶以及由此而帶來的童年快樂和相沿成習的“五黃”慣例,則是我的孩子所無法體驗到的。如今,端午裡滿大街的節日應景物品,都能買回家享用,多了些許便利而缺少的卻是母親親手制作的溫暖。
但心中隻要謹記,不管走到哪裡,隻要嗅到粽葉飄香,就不會迷失自己,更不會迷失回家的路,因為順着粽葉的香氣,總能喚起許多深刻而難忘的記憶,在記憶裡又總能找到母親的影子。
(作者系平湖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工作人員)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