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六年堅守深山?六安新聞網訊 王蕾蕾是金寨縣青山鎮八河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雖然走上工作崗位僅有幾年,但是她已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的殊榮一位安慶姑娘是如何在革命老區的深山裡安心當起了老師?她又是如何從學生們喜愛的“知心姐姐”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記者進行了采訪,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鄉村教師六年堅守深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六安新聞網訊 王蕾蕾是金寨縣青山鎮八河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雖然走上工作崗位僅有幾年,但是她已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的殊榮。一位安慶姑娘是如何在革命老區的深山裡安心當起了老師?她又是如何從學生們喜愛的“知心姐姐”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記者進行了采訪。
大學畢業紮根深山
2009年,王蕾蕾從安慶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以後,經過考試來到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金寨縣青山鎮八河中心小學做特崗教師。
這是一座高寒偏遠的山區小學,海拔近千米,距離金寨縣城200多裡路程。八河中心小學11年都沒來過一位年輕老師了,王蕾蕾的出現受到了村民們的熱烈歡迎。然而對于王蕾蕾本人來說,來到這樣的深山裡教書,她真有點不适應。王蕾蕾的父親也是一位老教師,看着女兒遠赴山區教書,他雖然心疼,但依舊鼓勵孩子:“潛心從教,悉心育人。”
就這樣,王蕾蕾在深山紮下根來,“每當打退堂鼓時,我就想到爸爸的鼓勵,還有村民們的熱情,更讓我難舍的是孩子們那渴求知識的眼神。”王蕾蕾告訴記者。
小紙條打開心扉
是什麼讓王蕾蕾跟孩子們之間拉近了距離?王蕾蕾告訴記者,她的秘密法寶就是一張小紙條。
“我剛到學校教書時,發現這些孩子都特别害羞。連自己叫什麼名字都不敢回答我。我想,要想跟他們有交流,就必須先打開他們的心扉。”于是,王蕾蕾開始了她的“暖心”教學方式,她先鼓勵孩子們寫紙條,說出心裡話,用愛暖化孩子們的羞澀與膽怯。漸漸地,孩子們開始在紙條上寫着:王老師,我叫某某,我喜歡的是畫畫;我叫某某,我喜歡打乒乓球,如此等等。孩子們慢慢願意和王老師交流了。
通過多次的溝通交流,由紙條演變為孩子們主動和王蕾蕾談心。她根據孩子們的特點,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一個個為什麼充滿了教室的每一個角落,一個個解答填滿了孩子們天真的笑臉。她班級裡的孩子甚至走出大山,參加縣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演講比賽,榮獲二等獎并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
知心姐姐無微關懷
在孩子們的眼裡,王蕾蕾既是一位可愛的好老師,更是一位知冷知熱的親人。班裡有一位名叫昌盛的小男孩,總是在體育課或是課下活動時安靜的坐在一邊,很少參與。王蕾蕾注意到了小昌盛,于是從其他老師和周邊群衆打聽情況,得知昌盛患有先天性心髒病。
一天,愛笑的小昌盛竟然哭着向她的房間小跑過來,王蕾蕾慌忙地說:“不要急,老師在這,别跑啊!”看着哭的像個淚人的小昌盛,王蕾蕾連忙問到:“别哭,怎麼了?是哪裡不舒服嗎?”“老師,同學們說不能和我玩,因為我的心髒病會傳染,他們現在都不再和我講話了,老師心髒病真的會傳染嗎?”看着滿含淚水又充滿疑惑的神情,王蕾蕾肯定地告訴他:“放心,不會傳染的!”聽完王蕾蕾的話,小昌盛又露出他那甜美的笑容。但王蕾蕾知道事情還并未結束,她及時召開了一次班會,講解了有關先天性心髒病的簡單常識,告訴孩子們要相信科學,關愛同學。課後,同學們都主動和小昌盛成為了朋友,看着小昌盛臉上的純真笑臉,王蕾蕾也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不斷進取成就夢想
溝通交流不僅拉近了王蕾蕾和孩子們的心靈距離,也為她改變孩子們的現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山區比較閉塞,孩子們的視野不夠開闊,為了解決這一棘手問題,王蕾蕾放棄周末和晚上的休息時間,想點子、搞策劃,做好了一系列的計劃安排:利用每周一、周二的午休時間,用自己的電腦鍊接電視給學生們播放世界各大名勝古迹、山川河流等資料和圖片,使孩子們學習到書本之外的知識,認識到大千世界的魅力所在。
王蕾蕾的家遠在安慶,一年隻有寒暑假才能和父母相聚,帶着對父母的深深牽挂和愧疚,她在大山堅持任教了數度春秋,在這裡辛勤澆灌着她的“花朵”們。大山裡的村民和學校老師都稱王老師為孩子們的“知心姐姐”。她愛大山,愛大山的孩子們,她說她的夢想就是希望做孩子們的鋪路石,為他們鋪出一條雖不寬廣,但很平坦的成才道路。讓他們走出大山,走向未來,将來為更多的貧困偏遠山區的孩子送去希望。(記者 方吉傑 來源大别山晨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