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網融合技術?作者:鮮棗課堂,題圖來自:視覺中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雲網融合技術?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作者:鮮棗課堂,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大家好,今天小棗君想和大家聊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雲網融合”。
這些年來,随着雲計算的快速發展,還有5G建設的全面啟動,“雲網融合”這四個字頻繁出現在我們面前,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今年,國家把新基建作為戰略發展方向,雲網融合也随之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更加引人矚目。
那麼,到底什麼是雲網融合?雲網融合和數字新基建有什麼關系?雲網融合對于我們通信行業來說,究竟意味着什麼?接下來,我們一起尋找答案。
什麼是雲網融合
所謂“雲網融合”,雲就是雲計算,網就是通信網。
準确來說,雲計算包括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以及相關的軟硬件。而通信網,則包括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等電信網絡的方方面面。
從本質來看,雲是計算,網是連接。從企業主體來看,雲是雲服務提供商(亞馬遜、谷歌、阿裡、騰訊),網是電信運營商(移動、電信、聯通)。
雲網融合,站在技術的角度,就是雲計算中引入網絡的技術,通信網中引入雲計算的技術。站在行業的角度,就是IT企業和通信企業互相掐架、搶飯碗。
小棗君個人認為,雖然雲網融合看似是兩邊公平競争、對等融入,但實際上,雲更強勢,網更弱勢,網正在被雲滲透。或者說,網在逐漸雲化。
站在我們傳統通信的角度,雲網融合這種叫法,是一種比較委婉的表達,多多少少能照顧一下自己的面子。
什麼是網絡雲化
那麼,究竟該如何理解網絡雲化?
核心網的同學已經踴躍舉手了。是的沒錯,5G核心網是目前網絡雲化最典型的代表,也是雲網融合最徹底的案例。
作為通信網絡的核心功能實體,核心網已經做到一點專有硬件都沒有了,完全采用x86通用服務器硬件。隻看外表的話,你根本不知道它是5G核心網。
5G核心網設備
5G核心網所有的服務,都構建在虛拟機和容器上。虛拟機和容器,全部都是來自雲計算的技術。容器更是雲原生技術之一。
核心網虛拟化(NFV)
核心網已經全部雲化,緊随其後的是承載網。承載網引入了SDN(軟件定義網絡)技術,把所有的路由器“劈了一刀”,功能一分兩半。
SDN的架構
路由器淪為單純的轉發節點。它的管理控制功能被剝離,全部集中在SDN控制器。同樣也可以引入虛拟化技術,讓SDN控制器構建在雲平台上,向上層用戶提供接口服務。
最後的接入網,同樣難逃厄運。
5G接入網AAU、DU、CU,除了AAU之外,DU和CU都是可以構建在虛拟化平台上的。說白了,皆可雲化。
5G基站
遲早有一天,除了射頻天線那塊闆子之外,移動通信網的所有組成部分,都是雲化的。
通信設備的全面雲化,讓通信設備商瑟瑟發抖,但對于運營商來說,是喜聞樂見的。畢竟設備開源開放,可以進一步降低集采價格和建網成本。
不過,如果運營商想因此認為雲網融合是一件好事,那未免有點太天真了。
對于運營商來說,雲是一把讓人既愛又恨的雙刃劍。
愛,一方面因為雲化可以降低設備成本,另一方面,雲可以帶來新的業務,新的收入增長點。
近年來,雲計算的市場規模逐年增加。從大型企業到中小企業,都在上雲,将自己的IT系統和業務平台遷往雲端。
相比于寬帶網絡,或者4G/5G這樣的移動網絡,雲計算作為基礎設施,投資回報速度更快,回報率更高。
雲計算中心
恨的是什麼呢?
運營商恨的是自己的雲能力不足。面對龐大的市場蛋糕,占據先天資源優勢的運營商,硬是搶不過阿裡、騰訊這些民營科技企業。
起初,按照通信網絡建設的套路,運營商拉着華為一起“合作”建雲。所謂合作,基本上就是華為出技術,運營商出市場和渠道。
結果,運營幾年之後發現,效果不甚理想,差距越做越大。華為一看形勢不對,都跑去另起爐竈了。
眼瞅着蛋糕搶不過,一部分運營商選擇了放棄,另一部分選擇了堅持,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其實對于運營商來說,雲計算是不能放棄的。
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未來如果沒有雲的支撐,網絡會更加難賣。運營商的市場,分為兩塊。一塊是C端,也就是我們普通手機用戶。還有一塊是B端,也就是政企用戶。
B端市場,運營商以前習慣了賣專線,可以說是躺着賺錢。
但是随着5G的到來,行業市場需要的是場景應用,是圍繞雲和網的整體解決方案,不是單純一張網絡。
雲和網就像鍋和鍋蓋。離開了雲,網是很難賣出去的。
現在的政企用戶,其實既需要雲(雲計算、雲存儲),也需要網(專線、VPN)。本來運營商依靠網的優勢,搭配雲一起賣,是挺好的一件事。
結果,自己的雲不給力,市場部門也不給力,一把好牌給打爛了。
相反,SD-WAN(軟件定義廣域網)等新技術崛起,反而搶走了運營商專線的既有蛋糕,讓運營商局面更加被動。
運營商不能放棄雲計算的第二個原因,是自身對雲計算業務的需求。
換句話說,運營商自己,也是雲的用戶。
運營商目前管理通信功能網元的運維網絡,包括OSS(運營支撐系統)、BSS(業務支撐系統)、MSS(管理支撐系統)等,看似強大,其實很多都是割裂的。省與省之間割裂,接入網與承載網之間割裂,根本做不到統一調度和管理。
缺乏統一平台的支持,新業務上線的速度會很慢,客戶業務開通速度也會很慢,服務保障也受影響。
各個平台打通,消除煙囪效應,把所有的服務構建在雲上,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如果維持現狀,就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投入,還會錯過商機。在未來的激烈市場競争中,這些是無法忍受的。
所以說,盡管很難,但運營商在雲這條道路上,無路可退。
雲是如何看待網的?
前面是站在網的角度看雲,接下來我們站在雲的角度看網。
對于以亞馬遜、微軟、谷歌、阿裡、騰訊、華為為代表的雲服務提供商來說,局面是非常有利的。
這些企業在雲技術上占有絕對的優勢,而且很多都是自研雲技術。随着時間的推移,技術優勢會越來越明顯,行業的準入門檻也越來越高。後面再想有新人加入,就不可能了。
對于雲服務提供商來說,網是一種工具,一種改進自身服務能力和質量的工具。
雲服務提供商的核心資産是DC(Data Center,數據中心),他們會想方設法提升數據中心内部的網絡能力,數據中心與數據中心之間的網絡能力,還有數據中心與用戶之間的網絡能力。
所以,像SD-WAN,還有現在很火的DCI(Data Center Interconnection,數據中心互聯),以及光傳送網最關鍵的400G光模塊等,都是雲服務商非常關注的網絡技術。
阿裡展示的400G光模塊技術
雲服務商雖然在技術上是強項,但有一個方面是短闆,那就是資源。在邊緣計算領域,這一點表現得非常明顯。
邊緣計算其實就是雲計算的一個分支。将一部分算力從雲計算剝離,下沉到離用戶更近的位置,就是邊緣計算。
誰離用戶近?當然是網絡。網絡一直延伸到用戶身邊,是離用戶最近的角色。
邊緣計算可以下沉到地級市、縣級市,也可以下沉到小區、大樓,甚至可以下沉到你的家門口。
在基站機房裡,可以放一個x86服務器小機架,就是邊緣計算節點。光纖寬帶的光貓裡,加個邊緣計算芯片或子卡,也是邊緣計算節點。
雲服務商想要進入這個領域,就必須依賴運營商,獲得運營商的許可,或者與運營商合作,換取通信網資源。
運營商大量的基層站址空間資源,是雲服務提供商夢寐以求的。這是運營商的一個優勢,如果能夠利用好這個優勢,未來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好了,洋洋灑灑說了那麼多,最後再總結一下。
雲網融合,名義上的最終目标是雲中有網、網中有雲。但實際上,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雲把網給融合掉。這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目前來看,走到最終目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其中既需要雲能力的不斷提升,也需要網資源的不斷改造。短期内,應該是先實現雲網協同,等到後面時機成熟,才會是真正的雲網融合。
對于通信人來說,如何在這場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新位置,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作者:鮮棗課堂
本文源自虎嗅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