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楊劍橋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中心副主任,營養醫師、中藥藥師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運用食療學、營養學方法,調理各種偏頗體質狀态和亞健康狀态,例如:怕冷、倦怠、便秘、超重/肥胖、孕前調理、産後調理等。
門診地點: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營養門診726室。
小滿不滿,還未大滿,小滿節氣,推薦膳食——烏梅三豆飲。
『小滿』
《月令七十二候解》有
四月中
小滿者
物緻于此小得盈滿
小滿不滿
還未大滿
逢此節氣
夜莺輕啼
雨打芭蕉
梅黃杏肥
恰是一幅
生機勃勃、夏滿人間的美好景象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
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今日小滿
小滿·三候
一候 苦菜秀|苦菜就是蒲公英。黃花散落,白絮飛舞,随遇而安卻最具韌性,這是小滿時節絕妙的風景。
二候 靡草死|靡草本為感陰而生的植物。小滿為四月至中氣,方氏曰:“凡物感陽而生者,則強則立;感陰而生者,則柔則扉。”,靡草至陰所生,故不勝陽而死。
三候 麥秋至|雖然小滿時值夏季,但是對于麥子來說,卻仿佛到了成熟的“秋”,安靜地等候着收獲的呼喚,故有“麥秋”之說。
小滿·食養
清爽少油|小滿時節萬物繁榮,人體的活動也處于旺盛的時期,消耗的營養也比春天多,飲食上可适當做一些補充,以清淡、清爽、少肥甘厚膩為宜。高糖、高鹽、高油飲食罹患代謝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部分癌症風險增高。
苦菜當令|小滿養生,向來推崇“苦菜當令”,包括苦菜、苦瓜等,苦菜久服,能夠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菜來治療熱症。
健脾養胃|小滿後氣溫不斷升高,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緻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失眠、口舌生瘡,食欲不振、口腔潰瘍都時有發生。
忌生冷|《内經》中有:夏傷于暑,秋必痎瘧。意思是,你夏季吃生冷,害了暑熱的病,秋天就會有痎瘧。瓜果類的生冷食物是天然的,大家可以等伏天之後再吃,适量吃有清熱利尿之功,但是雪糕、冰水這種人工的生冷食物建議一整個夏天都不要吃,特别是中老年人。
忌燥熱|燥熱的食物,一方面是食材本身是熱性的:比如羊肉、榴蓮、胡椒等,另一方面是烹饪方法是熱性的:煎、炸、烤。夏季本身氣溫高,還食用這些熱性食物,會使人燥不能忍,還會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對一些慢性病人,還會引起便秘、痔瘡、腸脹氣、尿少、尿痛、腎痛等,吃太多還會引起口角炎、咽炎、結膜炎、痱子、中暑等。
推薦膳食:
烏梅三豆飲
1. 材料準備
主要食材:制烏梅(藥用)5~10顆,黑豆、黃豆、綠豆各20g,白糖/冰糖适量。
2. 制作方法
黑豆、黃豆、綠豆提前浸泡,将烏梅與豆子一起倒入鍋中,加約2000毫升的水,大火燒開,改成小火繼續熬煮2小時以上,以白糖調味食用,可長期食用。烏梅三豆飲制法關鍵在于“久煮”、“濃煮”。
膳食點評
三豆飲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中醫鼻祖扁鵲的知名藥方,黃豆和黑豆養肝木,補中氣,降肝膽經相火;綠豆清肝熱;烏梅和白糖酸甘化陰,滋補津液。
烏梅三豆飲有清熱、補中、生津、降虛熱的功效,對身體虛火過旺,皮膚瘙癢、出疹、口唇嘴角潰爛、脫皮、唇舌疼痛、口周濕疹等虛火濕熱上炎、及尿頻,腰膝酸軟等中氣與腎氣不足的現象有食養作用,可長期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豆子是産氣食物,不宜多吃豆子;三豆飲宜趁熱食用,既養脾胃又有助于毛孔打開,消暑;又,夏季炎熱,細菌滋生,飲品不宜隔夜食用。
圖片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