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号。如果您喜歡本頭條号發布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蟄蟲驚而出走,故曰驚蟄,古稱“啟蟄”。
驚蟄,意味着融融春光的正式到來。
驚蟄有三候:
一候桃始華。
此時桃花感受到了春的氣息,漸次開放,三月桃花始盛開。
二候倉庚鳴。
庚,又作鹒,即黃鹂。黃鹂感受着春天的清新之氣,發出愉快的啼鳴。
三候鷹化為鸠。
鷹,鸷鳥;鸠,即如今的布谷鳥。
《章龜經》中記載:仲春之時,林木茂盛,鷹幼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故名鸠。
即是說,因為此時節難以看到鷹的蹤迹,而布谷鳥卻漸漸多了起來,古人于是想象,這些布谷鳥都是由鷹化成。
三月,萬物驚蟄,天地複蘇,但願這明媚的春光,可以祛除世間一切的陰霾,但願我們可以快些再快些在陽光下相遇,聽鳥兒啼聲婉轉,看桃花灼灼燦爛。
《觀田家》
唐 韋應物
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禀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闾裡。
一場春雨,所有的花兒都煥然一新;一聲春雷,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都被驚醒。人們在度過幾天悠閑的日子後,又将開始忙碌的春耕。人間大地,一片生機。
詠廿四氣詩 驚蟄二月節
唐 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鸠。
時候争催迫,萌芽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驚蟄至,陽氣生,大地上是一片明媚春光。桃花開滿了蜀錦,蒼鷹化作春日的布谷鳥,人間開始了繁忙的春耕。
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
宋 張元幹
老去何堪節物催,放燈中夜忽奔雷。
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
一聲春雷,響徹天地,于是潛伏一整個冬天的蛇、蚯蚓、蝦蟆都紛紛爬了出來,呼吸新鮮的空氣。詩人的語言極質樸,卻莫名有種打動人心的力量,讓人覺出萬物萌芽的生機與驚喜。
文章來源:詩詞世界,版權歸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觀點。
聲明:如有侵權,造謠,請聯系我們及時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