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園裡的有福德紅、耀州紅、土橋紅等一百多個品種。每年花開的時候,來着觀賞的人多得很。”4月13日,華商報記者來到了耀州區董家河鎮土橋村84歲村民趙再慶的牡丹園中,放眼望去,成片的牡丹競相綻放,蔚為壯觀。據了解,趙再慶從1975年開始,就在自家地裡種植牡丹。40多年裡,他成功培育出100多種牡丹新品種,被附近的村民們都稱為“牡丹王”。
治病救人 他與牡丹結緣
牡丹不僅是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貴與繁榮,而牡丹幹燥後的根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丹皮。在70年代,趙再慶是農村的赤腳醫生,行醫的過程中,需要經常用到這一味藥。他便開始自己種植,并與牡丹結下了不解之緣。“我的第一株牡丹是從耀州區南街幼兒園得來的,從這以後我騎上自行車,從渭南市富平縣到銅川市印台區北關,哪有牡丹就從哪兒往回采。”趙再慶說。
“在剛開始種植的時候,我的親戚朋友,甚至是我的父親,都認為我在胡弄,将好好的糧食地不種,而去種了牡丹。”面對質疑,趙再慶毫不在意,繼續潛心研究。為了自己的牡丹事業,他不惜花錢,曾經到山東菏澤、河南洛陽等多地參觀學習,引進新品種。他也到書店裡購買了許多關于牡丹種植的相關書籍,在自家園裡反複試驗。
百折不撓 繼續潛心研究
在種植牡丹的過程中,趙再慶也曾遇到不少困難。剛開始的時候,他對牡丹的生物學特性、習性掌握不夠,因此往往就栽下不能成活;牡丹種植換性需要三年,采購培育困難;牡丹繁殖培育的5種辦法掌握度不夠。為解決這一系列問題,他不斷去看書研究、請教專業人士,攻克困難。
“我父親在世的時候,把我叫到跟前說,‘我原來認為你是胡弄,現在根據你這幾年弄的,你這事業還可以,你就要繼續堅持下去。’我父親的态度由反對轉變成支持,我更加堅定了自培育牡丹的信心。”趙再慶說。
如願以償 精神激勵後人
在牡丹園中記者看到,有紅的、黃的、白的、綠的各色牡丹,有福德紅、耀州紅、土橋紅、太和紅等他自己命名的品種,各種牡丹争奇鬥豔。趙再慶向記者介紹,目前四畝的田裡,有觀賞價值的牡丹品種200種以上,其中近百種左右具有銷售價值。現在陝西省除了榆林、安康、商洛沒有他的牡丹,其他地市均有他培育種植的品種。西安土門地區的許多牡丹,都是從他這裡購買的。
趙滿良作為趙再慶的大兒子,談到父親一輩子熱愛的牡丹事業,他也是感受頗深。“最開始我們也不理解,也不支持。最後他根據自己的愛好培育了許多新品種,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爸這一輩子不管幹什麼事情都非常的認真,風風雨雨堅持四十多年。他的精神對我們子女的影響也非常大。”趙滿良說。
(華商報記者 袁小鋒 編輯 張晨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