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唯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母愛是人類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天山雪蓮沒有母愛的聖潔,浩瀚的宇宙沒有母愛的深遠,遼闊的海洋沒有母愛的寬廣。母愛如山,母愛似水,母愛無邊。
母愛是深沉的,讓你感激不已;母愛是含蓄的,讓你琢磨不透;母愛是濃郁的,讓你感受頗深;母愛是甜美的,讓你心曠神怡。母愛讓我們在成長中更堅強!古詩中有不少藝術水平很高表現母愛的作品,現選擇八首描寫母愛的古詩,和大家一起來欣賞,看看它們的詩眼在哪裡?
第一首詩:唐代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慈愛的老母為即将出門在外的兒子縫制衣衫,兒子就要遠行了,老母親手中的針線細細密密地縫啊縫,心裡就怕兒子遠行在外遲遲難歸。誰說像柔弱小草一樣的兒女,能夠報答像春天陽光一樣的慈母的恩澤呢!
這是一首滿含深情贊頌母愛的詩,孟郊一生孤苦貧困,早年隐居山林,近50歲才中進士,随後隻擔任溧陽縣尉這麼一個小官。寫這首詩時,孟郊還在溧陽任上。由于孟郊長期與母親分離,到處漂流,慈母的深情常年萦懷于心,對母親的愛和對母子分離的痛苦感受很深,這些促使他寫出了這首生動贊美母愛、表達母子之情的詩篇。全詩語言清新淳樸,感情真摯深厚,千百年來脍炙人口,廣為傳頌,尤其為背井離鄉的遊子所喜愛。
這首詩的詩眼是“寸草”二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這是全詩的升華,在贊美母親的同時,也表達了子女對母親誠摯的愛和無限的感激之情。用 “寸草”比喻子女,用三春晖比喻母愛,以“寸草”不能報答春天陽光的照耀比喻子女盡管對母親有孝順之心,卻也難以報答得了母親深厚的愛和母親所給予自己的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無私的奉獻。
作者簡介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人 ,唐代著名詩人。四十六歲時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後任職河南。因其詩作多寫世态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
第二首詩:唐代李商隐《送母回鄉》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将車子停下來,茫然地回顧周邊,感覺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頓窘迫。憂愁傷感從中蓦然升起,悲傷的眼淚如鲠在喉。慈母剛剛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訪名醫。可是就在當車子急迫接送時,蒼天就無情地帶走了我的慈母!母愛無邊,無所為報,那麼人生在世還有什麼可以追求的呢!
這首詩抒發了李商隐對逝母的懷念和懊悔,武宗會昌二年(842年),李商隐重入秘書省不到一年,母親去世,因為小時候與母親相依為命,他與母親的感情很深厚,母親的去世對他打擊很大,所以寫了這首“送母回鄉”詩來表達喪母之痛。全詩構思新奇,風格俊麗,纏綿悱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這首詩的詩眼是“報”字,“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如果不能回報母愛,人生在世有什麼意義呢?這是在懷念母親,同時也是對子女的警醒和勸誡,如果在母親生前不能盡孝,去世後有再多的思念,寫再多的語言,又有什麼用呢?
作者簡介
李商隐(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荥陽。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第三首詩:唐代陳去疾《西上辭母墳》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甯囑早歸。
高蓋山頭映射在落日餘晖下,黃昏時我獨立林中,隻有幾隻鳥兒歸宿窩巢。在母親墳墓前祭奠幾滴白酒,止不住淚水流了下來,再也聽不到母親叮囑我早早回家的聲音了。
這是詩人回鄉給母親上墳所作的一首詩,描寫了黃昏時在母親墳墓前祭奠的情景,回想起母親叮囑自己早早回家的過去,現在再也不會出現了。此情此景描寫的細緻入微,感人至深。
這首詩的詩眼是“囑”字,“不見丁甯囑早歸。”母親已經去世了,以後再也沒有人叮囑我早早回家了,想起這不禁傷心落淚。母親的恩情真是無法報答,隻有上墳祭奠才能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
作者簡介
陳去疾(約公元835年前後在世)字文醫,唐代侯官人,約唐文宗太和末前後在世,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舉進士及第。曆官邕管副使。去疾所作詩,今存十三首。(見《全唐詩》)。
第四首詩:宋代王安石《将母·十五》
将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帶着母親來到了邗溝,但家尚留在白紵。母親在月圓之夜突然聽到杜鵑的聲音,想起離家在外的兒子。雖然天南地北相隔萬裡,但心中依舊是深深的牽挂。
這首詩是描述母愛的,這種題材與類型的作品在王安石詩中獨樹一幟。這首詩寥寥數語,刻畫出月圓之夜聽到杜鵑啼叫,母親和兒子深深牽挂對方的動人情景。
這首詩的詩眼是“聞”字,“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詩人與母親所在之處,一個在南一個在北,母親留守在家自己漂泊在外,母親是留家白邗,十五的月亮伴随着杜鵑的聲音,空曠而寂寥,夜深時母親牽挂着遠方的兒子,母子連心令人動容。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第五首詩:元代王冕《墨萱圖》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着萱草,搖擺着為誰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親倚着門盼望着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對母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擡頭看着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萱草花是我國古代的一種代表母愛之花,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母親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這首詩寫盡了天下母親的偉大,也寫盡了天下遊子的心聲,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母愛那都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難以忘懷、最令人感動、最是令人無以回報。寫得情深意重,令人讀了感慨萬千,是描寫母愛的一首非常經典的作品。
這首詩的詩眼是“倚”字,“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這兩句可以說是這首詩的點眼之筆,也是這一整首詩中,最為動人的一句,那慈祥的老母親時常是會倚着門框,雙眼盼望遠方的孩子,誰能夠有母親明白,那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清苦。詩人在這裡把母親的形象給塑造了出來,讓人看到了一位年邁的老母親,倚在自家的門框邊,雙眼望着遠方的路,盼望着自己的兒子回來。
作者簡介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農,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紹興市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迹有《南枝春早圖》《墨梅圖》《三君子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明史》有傳。
第六首詩:元代與恭《思母》
霜殒蘆花淚濕衣,白頭無複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籴米歸。
看到寒霜把蘆花摧殘,不禁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着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時節,家中糧斷,隻好典袈裟籴米回家,奉養母親。
這是一首飽蘸生活氣息,充滿真情實感的思母詩。與恭出家之後未久,其父去逝,唯留老母貧苦獨守。恭公雖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負母恩。雖然自己過的也是清貧淡泊的生活,仍時時接濟老母。現在母親也走了,留下的隻是滿腔懷念。這首詩并沒有華美的詞藻,隻是用極普通的詞語,叙述極平凡的往事。
這首詩的詩眼是“典”字,“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籴米歸。”去年五月歸家省親時的情景:那是一個陰雨連綿的季節,僧人典當了法衣,買了些粗米拿回家侍奉母親,而白頭的母親就是在柴門邊盼望着兒子的的歸來。這似一首低回沉婉的曲子,響着餘韻,久萦心間。然而,詩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讀來令人深為感動,惋歎不已。
作者簡介
與恭字行己,号懶禅,上虞人。馀姚九功寺僧。
第七首詩:清代黃景仁《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門簾依依不舍地與母親告别,愁容滿面,凄切悲涼,欲哭無淚。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感歎: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公元1771年(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黃景仁外出為官府辦事,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他拜别老母,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來表達分别時的悲傷心情。全詩用白描手法表達了詩人與母親分别時的憂愁、無奈、痛苦與感傷,語言清切,音調極佳,使人回腸蕩氣,極受感動,是愛母作品中不朽的絕唱。
這首詩的詩眼是“慘慘”二字,“慘慘柴門風雪夜”,詩人表述了告别老母的時空環境,表明自己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凄楚難熬的無奈。此情此景,風雪因柴門而更為肆虐,柴門因風雪而更為難忍,此時向老母告别,除了“慘慘”還有什麼可說呢?最後,詩人集愧疚、自責、痛恨于一身,發出了“此時有子不如無”的感慨,使個人情感得到升華,告誡世人,養子無用,不如不養。因此,更具感染力。
作者簡介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镛,一字仲則,号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著有《兩當軒全集》。
第八首詩:清代蔣士铨《歲暮到家》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歎風塵。
母親的愛子之心是無窮無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遊子過年之前能夠返家。她為我縫制棉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家書裡的字迹墨痕猶如新的一樣。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呼叫着我細問旅途的艱難。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忍訴說漂泊在外的勞累辛苦。
公元1746年(乾隆十一年),蔣士铨于年終前夕趕到家中,深感母親對自己的關懷之情,故有此詩。可謂情真意切,語淺情濃。該詩是一首表現骨肉親情的詩作。詩中通過描述久别回家的遊子與母親相見時的情景,頌揚了母愛的深厚和偉大。
這首詩的詩眼是“愧”字,“低徊愧人子,不敢歎風塵。”這裡通過直抒詩人的慚愧心情表達出母子之間的深情。在慈愛的母親面前,詩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充滿了對母親的感激和敬愛,另一方面也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出門在外未能在母親膝下承歡盡孝,深感未盡到人子的責任,從而辜負了母親的拳拳之心;所以詩人感到非常慚愧,表現了複雜的思想感情。
作者簡介
蔣士铨(1725—1784)清代戲曲家,文學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園,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鉛山(今屬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乾隆二十九年辭官後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書院講席。所著《忠雅堂詩集》存詩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其戲曲創作存《紅雪樓九種曲》等四十九種。
詩眼是詩之眼,是點睛之筆,是指一句中或一篇中最有靈氣的一筆。一字妥貼,則全篇生色。一字傳神,能使全篇達到一種新的藝術境界。好友們:您認為呢?請發表高見。歡迎一起分享、讨論和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