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中老年人講述自己後背疼痛,稍微受點涼,或是天氣晴轉陰,就覺得疼痛加重,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女性居多。這種疼痛感在肩胛骨的内側緣,尤為明顯,僵硬、緊張,就像背了個包一樣的沉重,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應該如何才能緩解?我們一起聊一聊。
您有這樣的症狀嗎?
往往有這樣症狀的人,來到醫院看診時,已經是疼痛得特别厲害,經過自己忍受了好長一段時間,還不見好轉,沒想到是越來越嚴重。在檢查觸診時,有3個點會在手下發出“咯吱咯吱”的硬結聲,那個酸疼也是夠夠的啦!
但凡有肩背痛的人,以上3點基本都會出現明顯疼痛不适,即便您沒有體現症狀出來,現在可以自己找個人按按試試,也絕對是酸疼得不行,若是不早點處理,後期出現勞損、硬結、疼痛也是早晚的事。
1.為什麼這幾個點會如此容易疼痛呢?
主要是跟它們自己長的位置有關,我們具體來看一看它們的解剖位置:
痛點1,就是肩胛提肌所長的位置,這塊肌肉另一端長在頸椎前4節上,若是低頭或肩胛骨往下降,均會被動拉長這塊肌肉,常見于頭前探的人。
痛點2,就是菱形肌所長的位置,另一端在中間的脊柱上,若是肩胛骨往兩側移動打開,就會被動拉長這塊肌肉,常見于含胸的人。
痛點3,就是小圓肌、大圓肌所長的位置,另一端在手膀上,特别是小圓肌長在肩胛骨外側緣的附着處,疼痛較為明顯,常見于圓肩的人。
而大家在生活工作中,經常習慣如下圖中的體态姿勢,此時的您是不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上介紹的幾個點所長的肌肉結構都被拉長,若是長期維持這樣的姿勢,反複的牽拉、刺激,就會在這些結構肌肉與骨頭連接處出現勞損,慢慢地就會形成瘢痕組織、條索狀的硬結。
2.為什麼寒冷會加重疼痛呢?
很多疼痛的患者朋友,總喜歡描述,隻要天氣變冷、吹到冷風或是受涼,肩胛後背的這些位置就會疼痛,總問是不是受涼導緻的?
其實,這不是受涼的問題,主要是肌筋膜(肌肉和筋膜)早已經存在問題了,在受涼時,肌肉和血管都會遇冷收縮,血液循環差才導緻疼痛加重。這就像小年輕人在冬天可以穿短T恤一樣,可精神了;再反過來看看,中老年人,少穿一點都會覺得關節、骨頭縫裡邊疼得不行;這說明您身體是有問題才怕冷,并不是冷了才痛。
一旦觸發肌筋膜的觸發點,就會引起圖中實心紅色區域為主要疼痛點,而點狀紅點區域則是牽涉性疼痛位置。
肩胛提肌筋膜觸發點模式圖
菱形肌筋膜觸發點模式圖
小圓肌筋膜觸發點模式圖
看了這些肌筋膜觸發點模式圖的您,是不是也覺得自己有這方面的疼痛,特别是紅色區域的位置處。
怎麼治療?其實,若您真是認真閱讀的話,到這裡已經基本清楚最核心的治療原理是什麼了。方法很多,若隻是想為了緩解您的疼痛,很簡單。
1.在肌筋膜觸發點進行幾分鐘的點按壓放松處理。
2.目前用得比較火的,沖擊波治療,一般在康複醫學科和疼痛科都有應用。
以上方法,僅是為了緩解疼痛症狀,但不用幾天,稍不注意,疼痛症狀還是會反彈出現,因為都是在幹治标不治本的事。
3.若是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好到康複醫學科,找到專業的康複治療師,他們會根據您的情況,從人體力學以及肌動學詳細分析評估,找出您的問題是來源于哪,再根據每一個人不同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方法治療。
①根據不同問題,給予不同的手法處理。
②為了防止症狀反彈,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姿勢管理和自我鍛煉。
以下圖片顯示的是大多數人都存在的體态姿勢,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娛樂時,最好都注意理想狀态下的姿勢,不然即便您通過任何手段治療緩解的疼痛都一定會再次出現。
那麼,有人又要問了,要保持理想狀态的姿勢,對于大部分人是做不到,這不是瞎扯嗎?想起來的時候可以保持住,想不起來的時候,還不是随便怎麼舒服就怎麼維持,一天到晚不可能都想着姿勢吧!
那是當然,有問題的肌筋膜是不會随着您的主觀意願而改變維持;真正能助您不要反彈的還是姿勢,要維持理想的姿勢就是鍛煉,想一想一些年輕女性,經常泡在瑜伽館或普拉提館的人,她們長年累月的通過自己的努力鍛煉,有以上說的這些體态嗎?答案是:沒有頭前探、圓肩、含胸體态。
所以,若您有這些疼痛不适症狀,最核心的辦法就是努力堅持鍛煉!下面介紹幾個針對這些問題的自我鍛煉方法,供大家參考:
外旋肌鍛煉,看拇指的方向很關鍵哦
外旋肌鍛煉的同時拉伸胸肌,注意肩外展90°,肘屈90°哈
下斜方肌鍛煉,注意下拉到底,速度宜慢哦
前鋸肌鍛煉,看雙側拇指的指向和雙手是斜向前上方啊
外旋肌鍛煉,肘和身體間的枕頭不能掉哈,速度宜慢
頸深屈肌鍛煉,下颌平緩前向後移動,眼睛看着前上方,并不是平視前方哦
我是帶您學習健康科普知識的孔醫生,碼字不容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說法,請幫忙點個贊或是點個關注;分享是一種美德,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謝謝轉發分享給需要的人!
#生命擺渡人##醫生來辟謠##養老手冊#@頭條健康@健康中國@頭條号@頭條辟謠@頭條财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