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面食,盡在三晉”,在山西,沒有什麼事情是一碗面解決不了的,山西面食,除了用料廣,以及各種面的混搭,加上别出心裁的制作,讓很多人都對山西面食青睐有加。
在山西,沒吃過刀削面,便算不得吃過山西面。山西刀削面和北京的炸醬面、河南的燴面、武漢的熱幹面、四川的擔擔面,同稱為“中國五大面食”,享有盛譽。
刀削面起源于元代,是山西名聲最大、影響力最廣的面食,因其内虛、外筋、口感爽滑、好消化,深受人們的喜愛,即便是在五花八門的美食層出不窮的今天,山西刀削面在美食圈依舊占據着重要的席位。
刀削面對和面的技術,水、面的比例,要求嚴格,一般是一斤面三兩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團,然後用濕布蒙住,饧半小時後再揉,直到揉勻、揉軟、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時容易粘刀、斷條。最後把面揉成尺餘長的桶狀。
山西刀削面的妙處在于削面師傅的刀工,削面使用的刀,不是我們常用的菜刀,而是特制的、弧形的削刀。隻見削面師傅站在沸騰的大鍋前,一手托面,一手拿刀,手腕靈活,出力平穩,用力均勻,刀不離面,面不離刀,手端一條線,一棱趕一棱,面條就像是一條條銀魚兒,整齊有序地跳入水裡。用刀削出的面條,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參觀師傅削面,無異于欣賞一場藝術表演。
有些飯店甚至“雇傭”了削面機器人,不但提高了削面的效率,還讓前來的食客覺得非常新奇有趣,都趕着嘗嘗機器人削出來的面是什麼味道。
如果說面條是一碗面的靈魂,那麼臊子就是一碗面的精髓了。刀削面的臊子又稱“澆頭”、“調和”,也是我們常說的“面鹵子”,在山西,各地的臊子也不盡相同,刀削面最常用的是搭配湯汁較多的鹵子,如肉臊鹵、炸醬鹵、西紅柿雞蛋鹵等,有些面館還會搭配上新鮮香菜、胡蘿蔔絲、黃瓜絲、青菜絲、鹹菜絲,再澆上酸爽的山西老陳醋,真可謂是色香味俱全,讓人忍不住口水蕩漾。
刀削面不但可以澆鹵子吃,還可以炒着吃,不論是素炒、蛋炒還是肉炒,都筋韌、利口,口感極佳。吃面的同時,食客們都會搭配一些小吃,比如獅子頭、鹵雞蛋、鹵豆幹、熬小黃魚等等,加在面裡配着吃,味道完全不會沖突,反而相輔相成。
吃完面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喝一碗熱乎乎的面湯,可謂是“原湯化原食”,在山西,幾乎所有的面館都會有一個大的免費的面湯桶,吃碗面再來碗面湯,簡直不要太美,還有些人喜歡把剩的鹵湯兌着面湯喝,味道不會很鹹,溫度也是剛剛好。
山西人就像是一碗樸實無華的山西刀削面,色香味美、價格實惠、用料紮實,一碗刀削面帶給你的不僅僅是味蕾的盛宴,胃的滿足,還是有内心深處的溫暖。走,一起咥碗面!(黃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