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通訊員 沙姝慧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西湖邊》欄目回歸,第一期我們給大家帶來的是鴛鴦寶寶們的最新消息(專題報道戳這裡:《西湖邊》2.0上線,帶你探尋西湖的逸聞轶事、人文秘境、一花一草)。
今天(4月22日),西湖邊又傳來好消息——6座“愛心橋”正式開始搭建,就等着鴛鴦、斑嘴鴨等水鳥寶寶來了。
資料圖
西湖裡搭建“愛心橋”,是從2017年開始的,至今已是第6個年頭。
為什麼要搭“愛心橋”?
原來,為了保護荷花嫩芽不被草食性魚類啃食,西湖荷區都設有攔網。可是,剛剛出生的鴛鴦、斑嘴鴨等水鳥寶寶,個頭咪咪小,很難翻過攔網,有時候,跟着水鳥媽媽進入荷區嬉戲覓食時,總有幾隻小不點會因為翻不過攔網和大部隊脫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7年5月,杭州市西湖水域管理處的養荷人們在孤山北荷區搭建了第一座“愛心橋”。
資料圖
這6年來,為了不斷提升“愛心橋”的顔值與質感,西湖養荷人們也是費盡了心思,設計、取材、制作一條龍服務,純手工打造。從木闆式簡易1.0版“愛心橋”到“本塘”荷杆2.0版“愛心橋”,再到純手工毛竹片3.0版“愛心橋”,師傅們的創意和手藝年年精進,“愛心橋”美觀度、結實度、耐用度都在不斷提升,如今的愛心橋,不僅有過橋的功能,旁邊還添加了一塊專門給水鳥寶寶們停留休憩的空間。
2017木闆式簡易“愛心橋”
2018“本塘”荷杆2.0版“愛心橋”
2019純手工毛竹片3.0版“愛心橋”
今年這6座愛心橋,再次進行了升級——工作人員在表面光滑的竹片上加裹了一張綠色無紡布,稍微降低了一些傾斜度。
“這樣處理是為了防滑,毛竹片入水時間久了容易打滑,加上無紡布就和做了防滑地毯一樣。”西湖風景名勝區水域管理處柳浪管理中心俞陽洋介紹說,愛心橋的材質,特地選了冬天的毛竹,相比春天的嫩毛竹要牢固。搭建的時候,他們還會在橋下插入6根毛竹做固定,今年特地追加了一根橫向的,穩固性更好了,水鳥們在上面會很安全。
今日愛心橋安裝現場 沙姝慧 攝
今年的6座橋,分别搭建在北山街、平湖秋月和後孤山三個荷區。預計過不了幾天,大家就能在這裡和鴛鴦、斑嘴鴨等水鳥寶寶們見面啦。
西湖水域管理處在此也呼籲:來西湖邊看鳥,千萬記得要遠觀,盡量帶上望遠鏡。對這些小精靈,最好的保護,就是不要抓捕、不要喂食,不要去驚擾它們的生活,讓水鳥寶寶們和媽媽擁有屬于自己的幸福小時光。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