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琴書自娛,有“移床就日檐閑卧,卧詠閑詩側枕琴”、“七弦真得趣,萬卷足生涯”的詩句,讓人心馳神往。
在遼甯鞍山就有這樣一個地方,素牆青檐,院内池塘不大,蓮下魚兒追着水中雲影引人駐足,門前一叢茂盛小毛竹映着牆上刻有『虛琴室』的小木牌顯得格外不同。虛琴室的張岩老師介紹道,『虛琴室』取自《道德經》“緻虛極,守靜笃”,是自己十年前從外資企業辭職創辦的古琴傳承工作室,很小衆,也很有性格,有着“四不收”的規矩,即小孩不收、人品不端不收、嘩衆者不收、求名利者不收。古琴館應該想辦法多去吸引學員才是,虛琴室“規矩”不少,頗顯另類。
筆者了解到,虛琴室作為中國古琴知名流派——泛川派顧氏古琴傳承人創辦的琴館,不乏出演宣傳機會,但它很少參加活動,也鮮見其宣傳。張岩老師透露,這樣做是因為古琴的品性使然,我們應該尊崇古琴的清微淡雅,敬重撫琴與聽琴之人和靜恬淡的情韻與高節,仔細品味琴聲裡面蘊含着古代文人的清雅意境。琴和書在古代就是文人的符号,或者說是文人的兩種精神寄托,都是不能割舍的。琴和書都飽含文人的情感,琴就是古琴,書有書籍和書法兩層含義,它們在精神上相互促進相互升華,“琴書相和”就是這個意思。古琴和靜清遠、古淡恬逸,凝聚着文人的精神追求,有着“齊萬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般的灑脫,聲音與格調無不透着文人的風骨。作為文人音樂的代表,随着文人階層在中國的消失,古琴藝術也逐漸被邊緣化,甚至被社會遺忘。
2003年,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這個過去對中國文化有着深刻影響的藝術形式,開始被人們重新認識。短短二十年,古琴從不為人知,到飛入尋常百姓家,熱鬧之餘,卻發現如今很多人已無古人習琴的心境,粘染了當下社會浮躁習氣。教授者,沽名釣譽胡亂創新有之、脫離基礎吹噓速成有之、冠以各式協會名頭博人眼球有之,不一而足;習琴者,趕時髦追時尚者有之、求登台求考級者有之。很少有人在意古琴的人文精神,安安靜靜潛心讀書,追求“琴以修身,書以立命”,思考古代文人追尋“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先天下之憂而憂”心系蒼生的精神情懷。二十年來,古琴經曆着尋根、創新、傳承的輪回,如今最需要我們做的就是堅持秉持傳統古琴理念,内斂深沉,感受古人意趣,把最本源最傳統的古琴傳承下去。
虛琴室每年都要在内部舉辦多場雅集,形成了“乘物遊心”“琴書相和”“蜀脈薪傳”等雅集主題系列,為鞍山、遼甯愛好古琴、愛好詩書的人們提供更多交流機會。讓人們在琴聲中體會“放浪形骸之外,樂琴書以消憂”、“激清響以赴會,何弦歌之綢缪”的清雅意境。
(中國日報遼甯記者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