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近日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2022年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全球第11位,較10年前提升了23位。其中,創新産出多項指标長期處于世界前列,包括勞動力産值增長等9項細分指标排名全球第一。
十年來,我國區域創新發展成效顯著,共計22個科技集群進入全球百強,這其中,長三角就有四個,可以說,是中國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
創新投入上海最高、安徽增長最快
在今年的世界區域創新集群百強榜單中,合肥排名第55位,雖然相比長三角其他幾個創新集群,仍有所差距,但合肥的進步無疑是最快的,相比去年的排位,進步了18位。
如果從省級層面來看,合肥所在的安徽省,也是長三角研發經費投入增長最快的地區,2018-2021年的同比增長分别達到14.9%,16.2%,17.1%、13.9%。盡管目前研發投入強度并不突出,但安徽的基礎研究投入占比達到了7.4%,在長三角僅次于上海。
當然,若論在科技創新上的投入,上海在整個長三角可說是一騎絕塵,是目前長三角唯一一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超過GDP4%的省級區域,并且,已經連續四年超4%。 2021年,上海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1700億元左右,占到全市GDP的比例為4.21%。
這個比例與紐約、東京、蘇黎世等全球重要科創城市的研發強度不相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用于基礎研究的費用投入也最高,2020年基礎研究費用投入占到整體研發費用的8%。上海還提出,到2025年基礎研究經費支出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比例達12%左右。而民營經濟活躍的浙江,來自企業的研發經費投入占比高達90%。
從全社會研發人員數量來看,上海每萬人的研發人員數量達到129人,在三省一市首當其沖。江蘇近兩年的研發人員規模擴充較快,2020年同比增長了18.7%,每萬人研發人員數量達到108人。
創新産出各有千秋
如果仔細分析長三角三省一市的科創結構和能力,就會發現各有特長。
上海的特色在于集聚了大量資本、有豐富的技術應用場景,屬于“碼頭型”的城市。因此,代表技術中介服務和技術商品經營的技術市場占GDP的比重,上海是三省一市中最高的。2018年,這一占比就達到了3.4%,而江蘇、浙江、安徽則分别為1.06%、1.02%與0.94%。在2020年,上海市技術市場成就金額占GDP比重達到4.09%,是其他三省的2至3倍。
而江蘇作為制造業大省,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産值(簡稱高新總産值)處于長三角領先位置。2018年江蘇省高新總産值便達到39550億元,是安徽省的3.9倍、上海市的2.9倍、浙江省的1.6倍。2020年,江蘇省高新總産值達到49682億元,同比增長12.6%。不僅總産值最多,江蘇省高技術産業新産品的銷售狀況也最佳,高技術産業利潤最多。
浙江省的專利總數是長三角地區最多的,2020年接近5萬件。并且近三年來,其增幅也是最大的。相比2018年,浙江省專利數量同比增長53.27%,增加了近17000多件。浙江省高新技術産業占GDP比重也最多。2020年浙江省高新總産值占GDP比重達到50.69%,而江蘇省則為48.4%,上海市與安徽省則分别為39.5%與33.8%。
同時,在新産品收入上,浙江省的增幅最大,2020年新産品收入為5697億元,同比增幅達到41.4%。而上海市與安徽省則分别為1605億元、2425億元,同比增長13.9%、35%。
相較之下,上海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穩定,2020年高新總産值為15087億元,同比增長9.9%,占GDP比重的39.54%。2020年利潤總額為430.51億元,占高新總産值的2.9%。
雖然高新技術産業總值少于浙江省與江蘇省,但這也符合上海在長三角的定位。
由于土地資源有限,無法發展大規模的工業生産,因此上海更多扮演着創新策源與創新統籌的角色,以研發中心為主,而生産工廠則分布在周邊城市。從産業結構上來看,上海市以第三産業為主,2020年第三産業增長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73.39%,而第二産業僅占26.33%。江蘇省與浙江省第二産業的占比都超過40%,分别為43.41%與40.75%,遠高于上海。
最後,雖然安徽省各項指标都處于三省一市的隊尾,但高新技術産業在飛快發展。雖然2020年安徽高新總産值僅有13102億元,但增速是三省一市中最快的,2020年同比增長18.18%。
上海穩坐創新龍頭,江浙緊随其後
為了更好地衡量技術創新對長三角三省一市的推動力,上觀新聞記者從創新投入和創新産出兩個方面出發,對三省一市的創新經濟指數進行計算。由于上海與江蘇2021年相關數據尚未公布,因此以2020年三省一市數據為主。
在創新投入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地區當年全社會研發(R&D)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全社會研發(R&D)人員數量;創新産出方面則涉及不同地區當年的發明專利授權數量、技術市場成交金額、高技術産業利潤總額和新産品銷售收入、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産值等多個數據維度。通過将以上數據作标準化和加權處理,并考慮不同地區的經濟規模總量和人口規模總量影響,最終我們得到三省一市的創新經濟指數。
上海無疑是長三角地區的創新龍頭,創新經濟指數為81.6,排在第一。江蘇、浙江緊随其後,安徽位列第四。
總結而言,長三角各地在創新投入、産出和成本上各有優勢:
上海科技創新投入強勁、集合研發設計等高附加值環節、産業層次較高,可以擔負引領整個長三角地區科技與産業創新的角色;
江蘇的實體産業基礎最為堅實,科技創新的産業産出總量矚目;
浙江則是由企業主導的創新活力最強,同時科研轉化的能力最強;
安徽目前的創新增長勢頭最猛,在先進制造業的要素資源集聚方面具有後發優勢。
同時,長三角各地的創新産業發展也體現出極強的協同性和一體化趨勢。特别是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三省一市相互間的技術交易合同輸出達1.4萬項,交易額540多億元,共同在上海搭建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建設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等動作不斷,未來如何進一步加強區域創新協同、形成産業鍊的深度合作值得期待。
欄目主編:張陌、尤莼潔
來源:作者:何書瑤 連俊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