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語文閱讀教案詳案

語文閱讀教案詳案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30 05:33:48

語文閱讀教案詳案(語文閱讀教學設計記錄卡)1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設計記錄卡,輔助展開閱讀實踐活動。學生在記錄卡上可以記錄下讀到的精彩詞彙、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想象和思考、可以記錄下從文章中感受到的情懷,也可以記錄下親子閱讀過程中家長和自己的不同感悟。這些方式都能使學生借助記錄卡促進閱讀實踐活動。


一、記錄點滴,積累豐富詞句

積累對于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記錄下其中的精妙詞句,并嘗試給卡片歸類。在學生嘗試寫作時,便可以通過翻閱記錄卡的方式找到有用的素材,并将其運用到寫作中,提高作文效果。


在學習古詩《遊園不值》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閱讀其他古詩詞作品,并精心設計記錄卡,積累豐富的詞句。在設計記錄卡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卡片中記錄下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然後記錄下該詩句選自哪個作品,其作者、朝代是什麼。其次,還可以對好詞好句進行分類,分門别類地收藏。對于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在卡片中嘗試寫下自己的閱讀感言,寫下自己從中收獲到什麼。如有學生在記錄卡中寫下了自己喜歡的古詩詞名句,并将其按照景色、情感、動物、花草、節日和食物等進行分類;同時,該學生還在記錄卡中記錄下了自己對該詩詞作品的感悟。如有學生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卡片上寫下:“大雪紛飛的場景不是任何人都能欣賞的,隻有勇于面對惡劣環境的人才能真正欣賞到這種‘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景象吧。”通過這種方式積累古詩詞,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積累效率;同時,也促使學生多誦讀、多品味,感悟古詩詞的獨特魅力。


二、記錄快樂,放飛不羁想象

在組織小學生設計記錄卡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記錄下自己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的快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記錄卡中記錄下自己感興趣的内容,又或者記錄下自己覺得困惑的内容,然後鼓勵他們展開合作讨論活動,并将自己的探讨結果記錄下來。這樣的記錄卡不僅能記錄下學生的閱讀感受,更能記錄下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感受到的快樂。


在閱讀了《三打白骨精》後,教師組織學生閱讀《西遊記》中的其他内容,并将自己的閱讀感悟記錄下來。在學生嘗試記錄的過程中,教師還鼓勵學生展開想象,挖掘出感到困惑或有興趣的地方,在主題讨論中進行分享交流。如有學生在記錄卡中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孫悟空在被壓在五指山下後,不将自己變成小蟲子逃出來呢?被套上緊箍後也可以将腦袋變小啊!”還有學生提出:“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如此威武,但是,為什麼在西天取經的過程中卻屢次受挫,還要找天兵天将幫忙呢?”又如:“牛魔王曾經變成豬八戒欺騙孫悟空,可是孫悟空不是有火眼金睛嗎?白骨精變化多次都沒有騙過孫悟空,為何牛魔王就能成功欺騙呢?”這些問題都有一定的趣味性,也體現了學生在閱讀《西遊記》後對其的理性思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趣味《西遊記》”的專題讨論活動,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探讨,并将自己的收獲寫入記錄卡,在再次閱讀《西遊記》時便可以回顧自己的想法。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與閱讀有關的活動,并嘗試将自己在活動中感受到的快樂記錄下來。如可以組織主題閱讀活動,并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閱讀記錄卡,将自己參與活動的快樂感受也記錄下來。


三、記錄靈感,點燃不俗才情

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突發的靈感;然而,不少學生對此較為忽視,常常讓這些靈感瞬間消失。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記錄卡中記錄下自己的靈感,學生可以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也可以記錄自己仿寫、創寫的成果,點燃自己的才情。


在閱讀《林沖棒打洪教頭》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水浒傳》的閱讀活動,并在閱讀的過程中嘗試記錄下自己的閱讀感言。如果能嘗試圍繞文章中的留白部分進行補寫、續寫等活動,或針對某些主題深入探究,則能更好地展現學生的才情。如有學生閱讀了“智取生辰綱”一段後,對其中的一個詞語很感興趣,那就是“椰瓢”,學生感到很困惑,在記錄卡中記錄下自己的想法:“椰瓢是什麼,是椰子殼做的瓢嗎?古人交通很不發達啊,南方的椰子殼又如何流傳到北方呢?”學生在課餘閱讀時還專門了解了相關的内容,并在另一張記錄卡中寫下了自己對于椰瓢的感悟:“真的是不看不知道,原來宋朝人早就已經将椰子殼作為酒器了,而且還有不少和椰子有關的詩句呢。如‘金絲發裹烏龍腦,白兔脂凝碧玉漿’,這句詩說的也是椰子殼。我仔細看了一下,原來《水浒傳》其他内容中也出現過椰子呢,如‘風雨山神廟’中如此寒冷的地方也出現了椰瓢呢。”學生在記錄卡中寫了自己的探究結果,用富有文采的詞句寫下了自己的探究心得。


學以緻用是課外閱讀的重要步驟。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記錄卡中記錄自己的點滴想法。這樣,在具體寫作的過程中,就能從記錄卡中得到啟發,将自己的想法擴展開來,寫出更具有創意的文章。


四、記錄差異,鼓勵親子共讀

親子閱讀是很好的課外閱讀方法,能讓學生在與父母共讀一本書的過程中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同時,也從和父母的交流中獲得啟迪,對自己的閱讀有所幫助。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親子記錄卡的設計活動,針對同一部作品,寫下家長和孩子不同的閱讀感言。這樣,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閱讀感受與父母的閱讀感受的差異,能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閱讀中。


在指導學生學習《孔子遊春》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和家長一起閱讀《論語》,并嘗試在記錄卡中寫下親子感悟。由于孩子和家長的生活閱曆和思維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所記錄的内容會有一定的差異性。如果讓學生對比閱讀,則能給學生更多的感悟。如有學生和家長一起閱讀了《克己複禮》部分的内容,在了解了其中的意思後,學生在記錄卡中記錄下自己的感受:“作為年輕人應該有闖勁,如果一切都拘泥于禮,那麼如何追求創新呢?”家長則根據孩子所寫的内容寫下了自己的閱讀感言:“不管是怎樣的社會,都需要有秩序,古人有禮,今人有法律,如果一味追求個性而破壞規則,則社會反而不能進步。”學生在對比閱讀後,發現了自己認識的淺薄,這對于學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教師可以給學生家長提供一些啟發,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展開親子閱讀,如何充分利用記錄卡,如何利用閱讀活動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發展孩子的個性,促使孩子樹立良好的思想品德。這些方式都有助于學生體會到親子閱讀的樂趣,進而更主動地設計記錄卡輔助閱讀實踐活動。


結 語

閱讀記錄卡的設計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樂趣,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更能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交流閱讀收獲。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積極運用記錄卡,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率。

作者:李紅衛(江蘇省如東縣雙甸小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