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什麼

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5:07

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什麼(四歲讓梨的孔融)1

“孔融讓梨”,對于80、90年代的人來說,是教科書式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然是很多道德教育的範本。然而,曆史逐漸浮出水面,長大後真實的孔融卻讓人大跌眼鏡,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對教育的反思。

1、重溫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大家都誇他是神童。四歲時,他就能背誦許多詩詞,還懂得禮節,父母非常喜愛他。

一天,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着他。”

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孔融讓梨的故事,四歲小孔融因此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樣。

2、四歲的孩子,真的可以這麼“懂事”嗎?

還原當時的場景,我們家四歲孩子的表現應該是這樣的:

對着一盤梨子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比比大小,然後指着最大最好的那個說:“這個是我的!”如果有人要他把大的讓出來,他會不高興;如果強行拿走他挑的那個,他會哭鬧或者幹脆哪個都不要了。

這個版本是不是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有沒有對号入座的?

好,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融四歲,能讓梨”,他是怎麼做到的?

據史書記載,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代孫,是典型的禮儀家族後代。他們家家風嚴謹,崇尚孝道,世代父慈子孝、兄弟友愛。孔融雖小,卻耳濡目染,平日裡總看到大家彼此謙讓,還看到兄弟們因為謙讓而受到長輩的誇獎。

小孩子都喜歡被誇,孔融也不例外。如果喜歡吃梨,誰心裡不想要大的?正常來說,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喜歡的東西就想據為己有,面對選擇的時候會本能的挑大的選好的,這是人的“本真天性”,就是我們所說的“私心”。

但是,小孔融憑以往的經驗知道:如果他選了大的,可能會被指責或嘲笑,但他要是選了小的,一定會得到誇獎和贊賞。果然,他不僅得到預料之中的誇獎,還被大誇特誇,四處傳揚。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有點不對勁了?是的,問題就從這裡出現了。孔融做出這樣的選擇源于家長的态度,而不是他本來的意願。

3、孔融因“不孝”之名而死

按理說,以“讓梨”聞名的孔融,長大後一定謙恭謹慎、仁義禮孝俱全吧!然而,真相卻是這樣的:

建安九年,袁紹的兒子袁譚率兵圍困青州,形勢十分危急。時任青州刺史的孔融正在城内,因為擔心有損自己處變不驚的名士形象,故作淡定,并堅持飲酒作詩,絕不督戰。但在敵軍攻破青州之時,他丢下妻兒,自己逃之夭夭,妻兒卻喪命敵手。保名也好,保命也好,性命攸關之時,他沒有考慮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

書上說孔融是因恃才傲物得罪曹操而被處死的,但曹操殺人總得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曹操派人搜集證據,為孔融定下了“不孝”的罪名。

據當時的罪狀,孔融的不孝言論有兩條,一是說:“父與子,有什麼恩?論其本義,不過當時情欲發作而已。”“子與母,又有什麼愛?就像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裡,倒出來後就什麼關系都沒有了。”二是說:“鬧饑荒時,有點吃的,如果父親不好,甯肯拿給别人去吃。”

在當時以孝治天下的時代,這種言論無異于“反動标語”,人人得而誅之。曹操就是抓住這一點,處死了孔融。

這樣的真相真讓人唏噓。不禁想問:這還是那個四歲讓梨的孔融嗎?想他自幼被教育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到頭來卻抛棄百姓妻子、抹殺父母養育之恩,縱然是才華橫溢,學貫古今,也隻是個地道的僞君子。

4、孔融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我們不妨追溯到他的家庭教育。

孔融四歲讓梨絕非偶然,這是長輩言傳身教的結果。在面對“分梨”的拷問中,任何一個孩子,如果他選大的會被批評,選小的就會被表揚,這就給他一種啟示:要想赢得大人的青睐,就要違背自己最初的意願,去做違心的事情。長期處于這樣的環境,孩子會學會說謊,學會欺騙。

孔融自幼就每天都接受成人标準的教育,被要求謙讓有禮、忘我無私,否則就不配為他們孔家的子孫。因為他很聰明,很懂得察言觀色,所以很快領悟了“做人”的道理,為了被表揚被關注,他學會了隐藏真實的感受,慢慢變成習慣,長成一副虛僞的面孔。

他為了迎合别人而壓抑的自我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被扭曲,及至成年脫離家庭,這部分變态的自我就以另類的形式展現出來。于是,就有了這個我們看到的“不仁、不義、不孝”的孔融。

5、怎樣看待“争梨”與“讓梨”?

看完孔融的故事,家長可能會糾結了:難道就不能教育小孩謙讓、分享的這些美德嗎?那樣他們長大之後會不會自私自利、目中無人呢?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何止謙讓分享,父母當然要一一教給孩子,但是,怎麼教才是問題的關鍵。

同樣的事情用不同的态度去對待,會發生不同的結果。還是從“分梨”這個事來分析:如果孩子選了小的,我們可以贊揚他的友愛禮讓精神;如果孩子選了大的,我們便稱贊他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如果都要争大的,那就引入“公平競争”的機制。這樣做,既鼓勵了謙讓的精神,又保護了孩子的天性,給孩子留下成長空間。

别看孩子小,他們一定能夠捕捉到家長的态度傳遞的信息,并且竭盡全力表現對自己有利的行為方式。

6、“成熟和懂事”的背後,是怎樣的心酸?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講一個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女孩,開學沒多久,媽媽被老師約談。

老師跟媽媽舉了幾個例子:

中午吃飯,老師并沒有說她吃得慢,但她看到老師走過來就說:“老師,我在加油吃飯,我會好好吃的,加油!”

她第一次在幼兒園上廁所把褲子弄濕了。老師教了她一次,她就會上了,但是以後她每次都要跟老師說:“老師,今天我沒有弄濕褲子。”

下午睡覺,别的小朋友都要求老師拍拍,希望老師哄哄自己。她會說:“老師,你很辛苦的,很累的,你不用拍我了。”而她的眼神分明天透露出對老師安撫的渴望。

不僅如此,這個孩子還說謊,并且在說謊的時候鎮定自若、毫無愧色。

老師說:“我從教二十年,沒見過這樣的孩子,不哭也不鬧,這麼會看臉色,會讨好人。小小年紀,這樣太辛苦了,壓力會很大,對今後成長可能不利。”

不得不說,這個孩子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老師。在很多人看來,這樣懂事的孩子多好呀,多省心啊,但老師的經驗告訴我們,過于“成熟和懂事”是不正常的。

這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文中給出了答案。

原來,孩子是由外婆帶的,而外婆是個非常強勢的人,家裡所有人都必須聽她的,就算女兒已經成家了也不能違抗她的意願。孩子在外婆面前沒有一天不挨罵,隻要孩子的行為不合外婆的心意,就會招來外婆的脾氣。所以,孩子這麼小就懂得看臉色,懂得讨好取巧以保護自己。

不管是孔融的故事,還是這個小女孩的事例,都在告訴我們:對孩子天性的壓抑一定會帶來不良的後果。

後記:尊重孩子的天性是家庭教育的關鍵

為人父母,我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不僅身體健康,更要心理健康,因為我們知道,健康的身心是孩子未來幸福的保障!

可是,該怎麼做呢?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說:教育兒童必須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征,否則就會導緻不良後果。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會腐爛。

時代在進步,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天生性格的差異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引導,沒有哪本教科書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教育孩子的問題。

我們要相信:孩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會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嘗試,我們不必擔心他們學不會成人世界的道德品質,常常糾結于孩子行為的細節。年幼的孩子,不分享沒關系,不必跟自私挂鈎;不愛叫人也沒關系,不必貼上沒教養的标簽。他們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随着年齡的增長,他們自然會權衡利弊去适用這個世界。

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需要給孩子自由成長的時間和空間,不管是知識還是品德,都不能過度的灌輸。“過猶不及”,在這裡也是适用的。如果我們過于強化美德,總是刻意教導孩子按照标準去執行,反而會刺激孩子走向美德的反面。

我們在教育引導孩子的時候,要尊重孩子的天性。遇事先了解孩子的感受,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即便他的真心不符合我們的處事原則,也不要輕易的責備和批評。

當孩子的行為與家長的觀念發生沖突的時候,就是家長教育孩子和自我反省的最佳時機。父母都是從孩提時代走過來的,我們要常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追問一句:“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

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我們能夠以身作則,用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道德品質規範自己的言行,孩子每天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們一定會朝着我們期待的方向發展,甚至超過我們的預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