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陽泉日報
垃圾轉運站,是在垃圾産地(或集中地點)至垃圾處理廠之間所設的垃圾中轉站。在這裡将各收集點清運來的垃圾集中,再換裝到大型運載車輛中運往垃圾處理廠。我們的城市每天都會産生很多的垃圾,垃圾轉運站的作用不言而喻。
一提到垃圾轉運站,不少市民腦海中可能會浮現這樣的場景:蒼蠅亂飛,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然而,這些情況在城區、開發區升級改造後的垃圾轉運站都沒有出現。如今,幹淨、整潔、無異味,成為了垃圾轉運站的代名詞。
升級舊站 美出顔值
外牆光亮整潔,内部地面清潔平整,站内工作人員有的在使用高壓清洗槍沖洗地面,有的使用刮闆将殘存在地面的水刮走,有的在噴灑除臭消毒劑。整個垃圾轉運站内外幹淨利落無異味,看不到垃圾、污水存留。這是日前記者在大陽泉垃圾轉運站看到的一幕。
大陽泉垃圾轉運站建于2008年10月。由于該垃圾轉運站長期超負荷運行,設備老化嚴重,作業時噪音大、氣味大、環境髒,給周邊居民及單位帶來了不便。去年,城區政府和陽泉中環潔按照創衛标準對其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後,大陽泉垃圾轉運站徹底改變了過去髒亂差的面貌,整體衛生環境大幅度提升。
“以前的水磨石地面換上了地坪漆,殘存的污水和垃圾不再難以打理。機器設備進行升級并更換密封條和液壓管後,噪音小了,餐廚污水和液壓油不再滲漏了。就連垃圾轉運站外圍的土路也進行了硬化,汽車經過不再是塵土飛揚。”大陽泉垃圾轉運站站長張衛華說。
同樣,開發區垃圾轉運站也在升級改造後展現出新面貌。記者看到,經過整改,兩台垃圾壓縮機已粉刷一新,地面重新鋪設,工作人員有的在操作機器,有的在沖洗地面、噴灑消毒液和除臭液。陽泉中環潔開發區負責人羅亞南說,他們将繼續按照開發區創衛督查組制定的管理标準,嚴格日常管理,确保垃圾轉運站繼續美出顔值、美出氣質。
建設新站 方便市民
在城區濱河和後底溝,去年夏天,兩個垃圾轉運站閃亮登場。幹淨整潔的環境、環保高效的操作流程,令人不由地感歎,垃圾轉運站原來也可以這麼“高大上”!
3月25日早6點,城區濱河垃圾轉運站剛開門,就有商戶拉着垃圾桶進入站内倒垃圾。轉運站工作人員王拴昌協助商戶将垃圾倒入垃圾壓縮機内。“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不斷有商戶和附近居民來倒垃圾。”王拴昌說,他們的工作就是負責站内地面、設備的清潔、消殺,等垃圾填滿後,随時啟動垃圾壓縮機進行壓縮。
濱河垃圾轉運站于去年7月建設完成,将原先設置在這裡的幾十個垃圾箱進行了拆除,把原來破舊斑駁的外牆進行了粉刷整飾,“中環潔”标識和“濱河垃圾轉運站”字樣設計大方得體,整個垃圾轉運站的外觀形象美觀大氣。說起垃圾轉運站的變化,前來倒垃圾的一位商戶指着旁邊的空地說:“之前所有的垃圾都堆在這裡,晚上才有大車過來集中拉走,白天這裡臭氣熏天的,環境很不好。這個垃圾轉運站建起來後,我們随時過來倒垃圾,垃圾可随時進行處理,再也沒有了異味。”
作為新建的垃圾轉運站,後底溝垃圾轉運站占地面積更小,隻有30平方米。來到這裡時,一名環衛工人正駕駛一輛小型箱式車趕來,将收集的垃圾倒入垃圾壓縮機内。其間,不少路過的市民也将垃圾丢入壓縮機内。機滿後,工作人員按下啟動鍵,垃圾開始壓縮。“自從有了這個垃圾轉運站,大家都不亂扔垃圾了,自覺扔到這裡。而且有工作人員随時打掃衛生、清洗地面,和我想象中的垃圾轉運站不一樣。”一位居民說。
添置設備 垃圾“不落地”
為了實現清運過程中的垃圾“不落地”和“零中轉”,陽泉中環潔還從徐工集團和福建龍馬集團引進了新型移動式垃圾轉運站。該設備是一個集垃圾收集、壓縮處理、垃圾轉運為一體的移動式垃圾中轉系統,像個方方正正、普普通通的集裝箱,占地不到20平方米,日處理垃圾25噸,是目前我國最先進的垃圾收集壓縮裝置。箱體上方帶有防止揚塵的活動蓋,确保在垃圾壓縮和轉運過程中無遺漏、無臭味擴散和揚塵。此外,設備采用智能化操作,箱内剩餘容量等數據都是液晶顯示,便于工人更直觀地了解箱内情況。
按照我市現有的環衛作業模式,環衛工人收集垃圾後,由壓縮式垃圾車經過初次壓縮,再運送到垃圾轉運站進行再次壓縮後填埋處理。新型移動式垃圾轉運站投用後,可直接收運生活垃圾進行壓縮,既縮短了流程,又節約了成本,特别是其全封閉的處理流程、運輸環節可有效落實“垃圾不落地”的要求,杜絕抛撒滴漏等“二次污染”現象。與傳統垃圾轉運站要配備多名工人相比,新型移動式垃圾轉運站操作方便,隻需1人就可實現正常的垃圾處理,壓縮時間較以前大為縮短,省時省力的同時,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投入試運行以來,每個站點25噸的垃圾日處理能力不僅較好地滿足了周邊商戶和居民的需求,更以其美觀、清潔、環保的形象,收獲了周邊居民和商戶的無數點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