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鼻子流黃水?蒼耳散【配方】,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鼻窦炎鼻子流黃水?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蒼耳散
【配方】
黃芩15至20克,連翹15至20克,蒼耳子15克,白芷12至15克,桔梗12至15克,川芎12至15克,防風12至15克,辛夷12克,甘草6克,細辛6克。
【主治】慢性鼻窦炎(亦稱“鼻淵”“腦漏”)。
【用法用量】
1.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
2.依年齡劑量做适當加減。
【方解】
1.方中蒼耳子、辛夷兩味皆入肺經,均善通鼻竅,前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後者有收斂鼻黏膜之功,所以對急性鼻炎、肥厚性鼻炎、下鼻甲肥大、過敏性鼻炎及上颌窦炎療效顯著,當為主藥;
2.桔梗升提肺氣,載藥上行,以達宣肺排膿之功效;
3.白芷除止痛、消腫排膿作用外,對革蘭陽性細菌、痢疾杆菌、傷寒杆菌及結核杆菌等有抗菌作用;
4.川芎性善疏通,能活血化瘀,祛風行氣,能并能散,上達巅頂,下行血海,旁達四肢,對多種革蘭陰性杆菌有抑制作用,且能擴張血管;
5.防風能祛風解痙,解熱鎮痛,有利于炎症病竈消退;
6.細辛助其開竅止痛之功;
7.連翹清熱解毒,也對多種細菌有抗菌作用,故與黃芩相配對加強殺菌消炎作用,有相得益彰之效;
8.黃芩善清肺經濕熱,能對抗多種細菌,又能鎮痛及降低血管壁之滲透性;
9.甘草一則解毒,二則調和諸藥。
【特别說明】
慢性鼻窦炎,中醫學稱為“鼻淵”。病程長,以鼻内常流青黃濁涕、鼻塞、頭痛、腦漲為主,故有“腦漏”之稱。多因外感風寒或風寒侵襲,郁而化熱,熏蒸清竅而緻。也有因肺氣虛寒,津液不得下降,并于空竅而成。
慢性鼻窦炎是常見的鼻窦黏膜的炎性病變,重者不僅影響鼻窦黏膜,累及骨質,而且還可引起周圍組織和鄰近器官的并發症,中醫學稱為“鼻淵”。
本方具有抗菌消炎、消腫、止痛、收斂黏膜及降低滲透性等作用,故用于治療慢性鼻窦炎能起到改善鼻腔通氣度及疏導排膿的功效。
本方無明顯不良反應。
【摘錄】王紹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